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李振华:脱离不了语境的艺术

2016-09-20 09:32

  不可见替代消失,空间和物件替代记忆和情感,机器替代成长,死亡成为终极的想象,并建构了艺术的宗教。艺术在很多时候成为充满空间的感受,或是微小到看不见的物件,或是一瞬间。如杜尚对小便池的挪用,如果在当时的语境看来是一种大胆的挑衅行为,而不是观念艺术的时候,到研究发展杜尚想象的力量,以及美术馆捐赠所达成的来自观者认知的意念力量,最终汇集出来一个图景,就是杜尚成为那个时代反叛的英雄,并对抗着当时艺术的种种谄媚和俗气的倾向,最终战胜了时代吗?反观这些往往能让我微微有些走神,就是当代艺术的某些节点真的如此重要和不可或缺吗?谁在这些节点的后面推动着凯旋门?

  当然另外一个线索则应该是历史不会说艺术是否是好的或是坏的,只会客观的阐释一个艺术类型的出现,如观念上的转换,如材料的变化,如技法和针对时间、空间理解的转型,都会构成人理解艺术的知识系统。当伦勃朗和同时代艺术家在一起展出的时候,他的好往往来自于细节的个人情感传递,细腻的笔触,对光和反光的处理,而同时代的艺术家显然没能把握住这些细节,或是当时有一些人不愿意过多的呈现细节。而如果去讨论绘画的政治、画面和时间,以及更多的涉及到当代的话题,在当时会被接受吗?这也就自然地揭示了自由和创新的有限性。如当时的静物画所传递出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人物的时代感,都在加强人对古典浪漫的想象,一个贵族的妇女,或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小女孩,她们眼神忧郁,凝视着你的时候,你为之感动,却不曾想那个时代还有众多劳动者、妓女和画匠的生活方式。而是很容易沉浸在这一真实的表面,一种自我催眠的贵妇生活,或是那种忧郁的一丝同情,不过是委托创作绘画的一个消费品应该有的“美”。

  对过去所赋予的浪漫想象同样出现在对百年来艺术的史学研究中,如不断出版的梵高传记,如杜尚的谈话录,如安迪沃霍尔的生平,还有这些人的图像,其实早已经成为艺术想象圣殿中的圣母、圣子和圣灵,而很少有人能够再次依循艺术更迭的线索去认知,那些隶属于大众文化的潮流,去思考如何变革,通常人简单的区分了古典和现代,当代也就变得模糊不清,或身分不明,而忽略了文化自身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不断更新的特性,及其出现的偶然性。

  当Sissel Tolaas将气味作为从新认识这个真实世界的一个方法,其实我们早就忘记了真实世界的味道,因为工业化生产对味觉简单化的滥用,我们很容易判断出城市生活中被简单归类的“臭”,通常也就联通于那些日常生活被遮蔽的现实,如同食品工业对食物加工的精细化,导致人甚至无法判断吃下去的是合成物,还是真的来自于某只动物。在Marc Lee的作品《狗肉联盟》中,挑战的不再是文化差异,而是全球化带来的道德感差异,这一排他性的不可见的暴力,需要通过某种互动的方式,让人从新获得和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传统尊重的同时,带来的全球化集体道德之压迫,或者这些都被转化为潜在的压力,而无法释放。相对道德主义也许是一个有趣的课题,同样也可以成为对艺术的理解。很多人的工作已经在超出艺术家这一概念,同时也在“关于人和人之间”这一简单描述的艺术关系之外,正在引导着对这个世界认知上的讨论。如果将这些讨论纳入到今天的时间,艺术在此时此刻可以是一种精神上的调剂,也可能创造出最特别的物品和现象,显然都会在视觉画面,或是艺术史之外。这可能就是今天艺术的价值或是创新,而这些种种语境关系所制造的艺术、时间因素的共同体,最终回归展览厅的时候,也就预示着对外扩展的死亡,艺术通过这样的循环,再次回到艺术史的怀抱,并被贴上标签。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李振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