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郑路 而今耳且

2016-12-05 00:00

  时间不可分,而季节可分。绵延的时间被每秒钟分割,无异于芝诺悖论中运动被分割成无数静止的瞬间。时间无始终,但季节轮替。秋尽冬来,转眼又到年末,似乎是到了在火炉旁思考和回顾的时刻。 2016年对于郑路来说,也许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年。四月份在芳草地展览馆,郑路携众多新作亮相展览“唯止”。十月底在上海,在龙美术馆郑路则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知,展览“耳且”中的同名作品《耳且》体量惊人,一万个钢制滴落所形成的声音,仿佛宇宙意识的合唱。“ 声音元素一直很吸引我,在龙美术馆的展览,最终也将声音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呈现出来了。此外,龙馆的空间很难驾驭,我必须通过具体的空间来设计作品。可以说,空间和声音使我这些年理出的两大线索。”谈到展览“耳且”时,郑路如是说。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来到郑路工作室,工作室的门口有几名焊工正在工作,溅出的火花开启了我们近距离的观察。工作室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靠外侧的房间被改造成展厅,之后会被作为独立空间使用。东侧的区域,是郑路的设计工作室,作品的设计工作均在此处完成。二楼则放置了郑路的几套架子鼓,印证了他作为鼓手的另一重身份。

  郑路住在工作室,他的居住空间在工作室院内南侧的二层楼上,房间整洁,下午光线照射在客厅内,温暖惬意。郑路介绍说:“经历过两次拆迁后,我搬到这有三年了。这边相对稳定一些,门口有一条河,之前没有人治理的时候,这里杂草丛生。感觉就像我漂泊,居无定所。为了清理这条河流后,来把岸边的草全部剔除干净了,但施工的进度很慢,夏天一来,草还是会长出来的,而且越长越茂盛,这种生命力正如现在工作室的状态。”

  郑路的房间里,有很多模型。这些模型都与战争相关,有坦克、士兵、军营、汽车等等,每组模型都在讲述一个故事。郑路收藏了太多这样的模型,以至于“房间已经被塞满了”。很多人会将郑路看作是一个大男孩,玩音乐,收集模型都是他的兴趣爱好,但并不尽然。应该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向内的世界,是难以与他人分享的私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个体依旧保持了他顽强的主体性,并与外部的客体世界对抗。在自我世界的营造和闭合中,个体性被不断的辨认和扩展。

  在展览“唯止”中,可以看到近几年郑路不断的将时间、空间、文字、水、等概念纳入自己的语言谱系中,在实践中构建出蔓延的精神世界。“耳且”中,郑路在装置中更增加了声音,也尝试了其他形式的媒介,将内心的矛盾,和自我与自我中形成的潜在张力进一步表达与呈现。如果说向外看,我们可以看见庞大的宇宙,奥秘无穷,物态多样,事物按照既有的完美规则和谐共存。那向内观看,我们则可以看见自我,这是一个新的宇宙,生命不息,思考不止,主体存在亦自我超越,向外和向内是同一条道路。

  郑路是和团队合作进行工作,每天工作生活,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室内。“雕塑都是我自己的团队在做,几乎没有外包到别的工厂。我们的工作不是那种做完模具了,就可以翻制的那种。我的作品大都是由手工焊接,因此我需要助手可以直接面对我,直接和我沟通,我也可以即使控制作品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郑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艺术史中也出现过的工厂/作坊型艺术家,但也屈指可数。和郑路沟通的时候,他谈到很喜欢大地艺术家克里斯托,有一次在米兰附近的小镇,郑路碰巧看见了克里斯托的作品,“十几天的一个项目,他用黄色的飘浮材质将一座小岛给包上了。亲身去体验这个作品,意识到除了作品之外,克里斯托强大的协调能力”。

  而今,郑路也逐渐具备了这种更加复杂的能力,它不仅仅需要美学价值和艺术造诣,这种能力还需要驾驭作品的时间、空间,与资本和具体的人发生关系。郑路是一名鼓手,低音大鼓、踩镲、军鼓、嗵鼓、镲片在他鼓锤的敲击下,发出悦耳的节奏。这种协调性也延续在他的艺术中,在郑路的节奏里,不同的事物和谐共存,并完成物质间的转换,而韵律则如水如风,终将进入一切事物的全部缝隙。

来源:HI艺术人物 作者:朱赫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