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扼杀“工匠精神”的罪魁祸首,不是伪匠人变多

>>>> 德国,搞工业化的时间比英、法晚了足足半个世纪,而当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但是如今,在这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

日本,这个只有弹丸之地的岛国,却拥有3146家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为世界最多。而中国,在这个数据上,只有区区不过5家

曾几何时,我们这个国家也是一个盛产能工巧匠的国度。中国之所以在长达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绝对不是因为“物美价廉”,而是因为科技领先、工艺领先。

曾几何时,中国匠人们创作的陶瓷、丝绸风靡西方国家、引发热捧,比之如今的LV、爱马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彼时的中国,哪有什么“物美价廉”?

实际上,“物美价廉”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美物的创作定然要比一般物品花费匠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心思,而其成本也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这个时候,还怎么保证“价廉”?

因此,“物美价廉”就是个营销口号,其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而偏偏我们的消费者却偏偏疯狂的热衷于追求“物美价廉”。

这就导致当下的中国市场形成了一个“怪圈”:消费者越追求物美价廉就越买不到“美物”,匠人们越要迎合物美价廉就越做不成“美物”。

时代变坏的本质不是因为“伪匠人”变多,而是追求“物美价廉”的人变多了。如果一门好手艺根本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市场的认可,那么谁又能保证不去做个“伪匠人”?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都在追求“物美价廉”,那么谁又能踏踏实实的去提高自己的手艺呢?不饿死街头就不错了。

所以,在聚焦于匠人的“工匠精神”之前,我们首先要聚焦于消费者的“物美价廉”心理,只有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消弭了贪小便宜的陋习,“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获得培育的土壤。

中国真的缺“工匠精神”吗?从来都不缺。当下的中国,缺的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土壤,而“物美价廉”就是扼杀“工匠精神”的慢性毒药!

“物美价廉”,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