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1-08 18:11
可以说在2018新年伊始,《Memory5D+》刷屏了京城演艺界大咖和热爱舞台艺术的观众朋友圈,大家在口口相传的介绍下,三两相约,来到北展剧场,倒是要看看这传说中在美国获奖无数、观众起立鼓掌二十几分钟的非遗艺术创意秀到底牛在哪里。
1月7号,本次北京巡演的最后一场收官之战结束,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甚至舞台的纱幕落下之后观众还是涌到前台自发拍照,为主演争相献花,在台口久久徘徊不愿离开。到底好不好,看一下见多识广的京城观众的反馈就不难得知答案;而到底好在哪里,这个就要从头说起。
总导演乌兰雪荣自己是学西洋美声唱法的,但是越学越觉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可非遗项目那么多,美是美,之所以成为非遗,就是因为曲高和寡,离市场的厮杀较远,这种情况下办一场传统的非遗艺术音乐会肯定应者寥寥。这个时候正是国外各种炫目的大片冲击国内市场最厉害的时候,经常去美国游学访问的乌兰雪荣突然想到,为什么老祖宗的东西一定就是老土的,为什么不可以用最时尚的理念包装?为什么不可以用世界上最炫目的舞台为中国的非遗服务?有了这个想法的乌兰雪荣像疯了一样,在国内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寻访最地道、最正宗的非遗艺术和传承人,又在多个国家寻找最先进同时又最具人性化的技术来为中国的非遗艺术服务。历时两年多的打造,《Memory5D+》终于在一片期待以及一片质疑声中诞生了。
在国内的试演大获成功,在美国的首演出乎意料的圆满,这次在北京的演出更是异常的成功。这一切成绩呼应了期待、打消了质疑。观众完全看懂了这个唯美的东方故事,也完全被中国文化的平衡、圆融、对立统一的哲思所征服。整个演出几乎没有旁白和字幕,完全靠音乐、歌唱和舞蹈推进。讲述的黑白精灵,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两种力量,更是主宰宇宙万物的能量,如何平衡地发展,而不是激烈的对抗,这是摆在全球各种文化面前的难题。《Memory5D+》用中国故事,圆满的解答了这个问题,让观众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情绪随着音乐走、情感随着故事走、情怀随着人物走,到最后的一刻,深深懂得,又留有自己的一份遐想空间,很多观众甚至表示,这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瞬间,也想通了自己生活中很多一直较劲的地方。
好的故事离不开好的手段呈现。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遇到60多年的老剧院一定会打折扣,但是依然让观众叹为观止。视觉一定是最重要的,否则没人愿意听一个教化人的故事。
《Memory5D+》邀请了《功夫熊猫》《冰雪奇缘》的视觉创意总监约翰·修斯操刀,所有的场景既充满中国的禅意和哲思,又浸透浓浓的国际范儿,中国人觉得新奇,外国人觉得神秘。无论是宇宙混沌、还是竹林清幽;无论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还是月夜独酌睡莲盛放;无论是鹊桥相会还是茉莉飘香,无论是阴阳合璧天人合一 ,还是雪域善歌直指人心,每一处的场景和体验都让观众目不暇接,大家都沉浸其中,忘了这是一场人造的演出,忘了周围还有其他的观众,仿佛自己进入到时空交错和问天问地的对话当中,这种感官的享受过去只能靠高超的情商自己去在文学作品里体悟,而如今真实的铺陈在眼前,那种震撼,那种美妙,就像当无数只雀鸟从四面八方飞向舞台中央那一刻一样,让很多观众惊叹,也更加热爱非遗,更加热爱传统的表达。
而作为演出中同样重要的青年艺术家们,大家台前幕后就像一家人一样,怀着共同的目标去传承非遗艺术,他们甘于寂寞清冷的艺术领域并深耕多年,每个年轻的躯体都有着别样的厚重和沉稳,所以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一唱一奏当中,中国味道那种独有的沉淀和情怀,被表达的淋漓尽致。观众在最后谢幕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先走,都满怀热情的听主持人讲述每个乐器、每段故事、每位演员的台前幕后,并用数不清次数的掌声为古老的艺术、精妙的故事喝彩。
很多观众认为,这场创意舞台秀一点儿不输太阳马戏团,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自己的故事。中国有那么多的故事,在一个故事里讲完讲透本身就是奇迹。还有的观众表示,呼麦一唱起的时候,眼泪唰的就掉下来,即便没有去过草原,可那种根植在血脉当中的文化基因是无法取代的;还有的观众对古琴、箜篌这样的几千年的乐器极其感兴趣,他们觉得,就这样一把琴,不疾不徐,从容淡定间可以气吞山河,这是何等的中国气派啊!
观众懂了,这就是主创最欣慰的时刻。而对于很多这几天没有买到票的观众来说,主创也正在考虑在北京加演,此次四天五场只是用非遗和中国传统哲学故事在北京市场的一次尝试,精彩程度出乎团队意料,但是这远不是最后的成功,接下来,主创团队表示要组织热心观众研讨评论,让《Memory5D+》里的这个“+”号,充分的赋能各方的力量和声音,让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丰富我们中国人血液里的情感记忆——《Memory5D+》。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