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0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董大为注意到墨水在纸上长时间晕染产生的效果。以一位艺术家的敏感,他觉得那效果“十分惊人”,并意识到晕染作为绘画的技术在艺术史中被严重忽视了。他决心严肃对待这一技术,并开始用马克笔在吸墨纸上开始了一系列的试验。
晕染是颜料与纸张的深层结合,颜色不再浮留于介质的表面,而是渗入并充满介质的纤维,与介质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一对物理现象与客观存在的尊重行为,给董大为带来了巨大的回报。董大为从晕染的一点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创作出了丰富而精彩的作品。并随着试验和对媒介了解的不断深入,一扇扇意想不到的门向其打开。他越来越善于甄别不同晕染过程中颜色的差异,与不同纸张纤维的差异,如同一位科学家用显微镜揭开了原子内部的微观世界。这些由细微观察得到的成果不断给他的作品以新的营养,激发新的形式,使这个系列的作品一直处于一个活力的试验与创造阶段。
董大为的这些马克笔晕染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个点开始,一个接触纸面的小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大,然后是下一个点,在墨水湿润的情况下与上一个点衔接,或者许多点同时落笔,一起慢慢长大最终结合成一片。因画面的需求不同,艺术家设计出不同的流程甚至辅助工具来完成特定的作品。作品制作的时间被明白无误地显露和凝结在作品之中,时间和过程成为作品重要的向度之一。艺术家一直想用录影的方式记录并展现一幅幅作品从空白的纸上生长出来的过程。恰巧作品往往是在纸的一面落笔,而要呈现的特殊效果要通过墨水浸透到纸的另外一面才会得到,这就允许摄像机在完全没有遮挡的角度完美地记录作品的形成过程,并同时成为一个独立的影像作品。
作品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点都和其他点同等地留在了纸面上,期间不允许修改和重新涂抹,从开始到结尾,如同时间线一样不允许往复。同时,当笔触离开纸面,墨水却没有停止继续长大,以及与临近的色点接触以至融合,于此同时,慢慢滲透纸张纤维的墨水由湿润慢慢蒸发干燥,随之颜色变浅并稳定。画面所提示的一个个点依次排开的时间线,无法提示这另外的两个伴生的变化过程。而录像将更忠实地记录和更直观地展现这三条编织在一起的时间线,在捕捉艺术家的行为之外,捕捉到大自然的奇妙行为。
在“亚洲视野”项目的展览中,艺术家将把纸本作品与录像一一对照展出,屏幕和画面保持完全相同的尺寸与构图,并以作品制作的真实时间拍摄和播放(即一件作品两个小时完成,那么录像的时间也为两个小时)。纸本作品凝结了过程、呈现了结果,录像又把凝结的过程还原和展开。观众看到的录像的任何一个瞬间都可以在旁边的纸本作品中找到相应的对照。Insights项目将是艺术家的这个规划中的作品的首次呈现。
关于艺术家
董大为,1981年生于中国大连;2011年毕业于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获国家造型表现学位,并获评审最高嘉奖;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其近来的个展包括:可见之光(亚洲当代艺术中心,台北,中国,2017),尘归尘(Hadrien de Montferrand 画廊,北京,中国,2017),普通读者(杨画廊,北京,中国,2016),云的理论(空间站画廊,北京,中国,2015),奇点(贝浩登画廊,香港,中国,2015)等;也曾参加由Boghossian基金会、泰康空间、成都当代美术馆、A4当代艺术中心、香港K11艺术空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莫斯科现代美术馆、法国布尔日文化中心、法国伊苏丹圣劳克美术馆等机构举办的群展。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