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笔墨之外的再思考

2018-10-29 17:25

w7Q6GgHdAbXV1cfc0Bn4Xm5LSmOJbrFZwJJm2QMg.jpg

秋林远眺(国画) 清  任伯年

​中国当代学者常把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重要的认识观而倍加推崇,并认为这是一种中国艺术精神的再现,有着不可缺失的文化意义。诚然,笔墨表现的特性造就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貌,树立了经典艺术的丰碑,形成了千年沿袭的拥有广大受众的文化气场,但细品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后会发现,中国画从表现到内蕴都非常讲究文化感及品质追求,它综合全面的艺术涵养,仅仅用笔墨这一概念是难以将其全面概括的。当今一些概念含混的笔墨观,很容易让人错将技术化的笔墨表现与艺术创作全过程中富有思想感情的、具有整体思维构想的品质追求割裂开来,以单方面的表现特性去取代整体的审美创造,让人以为有了所谓的笔墨就有了一切,有了技术就具有了艺术品质,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传统,拥有了笔墨就拥有了传统艺术。这一片面的认识,造成当今绘画只注重技能性而忽略了思想表达的重要性,也忽视了文化给养、生活体验、品质追求等综合要素的结合才是绘画风貌形成的重要前提。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当前对笔墨理论的探讨过于随意化,对笔墨表现性质的认识没有明确的定性,将思想境界之美下沉于通俗的市井文化之中,造成了人云亦云的各种虚玄之论横飞。

笔墨的初级功能就是以技术表现为手段去完成图式的描绘,去服务于富有艺术表现性的效果追求。因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及审美习惯的传承性,绘画表现中的文化感所带出的鲜明形式特征,被定格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在长期的切身实践中,学者们通过对中国画笔墨基本概念及内涵的深入探讨,在笔墨二字的理解上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认知,对笔墨的概念认识也随之进行了放大和延伸,让笔墨之美从依附于描写对象的被动状态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系,并将其固化为具有传统品质的特殊表象符号去区别于其他画种,将笔墨表现提升到高格的认识中。但与此同时,笔墨这一概念的副作用也在日益显现。过多地强调笔墨,无意中会让人们对中国画优美的内在品性及综合文化特征的表达产生淡忘。正如《文心雕龙·情采》中所指出的,应“为情而造文”,而非“为文而造情”的观点,就是对这一“采滥忽真”的学风的严正抨击。而单就笔墨观来看,在客观上也存在着对文与质之间关系认识不当而造成的误判。尤其在实践中,更将对笔墨的认识停留于感性的状态之中,以感觉的方式去实现着图式的审美表现,这种无理念支撑的状态也造成了笔墨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面貌出现。当人们借助于笔墨去塑造形象时,却忽略了传统艺术的形成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以自然的方式去传承而不是刻意化,忽略了笔墨总是被动地接受着艺术思想的支配这一重要环节。如果笔墨没有审美思想与感情的主导,没有外在形象的承载,笔墨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人们从创作之始就已经在规划与构思如何以艺术的手法去展现人的精神、感情中富有生命律动的心绪变化,已经开始接受所含藏的对情性与精神状态的调动,当随画家个人的秉赋爱好将其转化成具有视觉表现力的艺术图式时,艺术表达已不仅仅只是停留于笔墨表现的特性之中,而是整体地去服务于构思的需要、形象的搭配及内在气质状态的形成。在中国画的绘画全过程中,虽然笔墨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但在笔墨运用之前后,一直都被统率在思维的联想与审美触动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思想追念之中,而思想品质及传统文化认识的高度才是当下需要重点打造的课题,这是单一的笔墨表现所不能胜任的。苏东坡在《琴诗》中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就深刻地指出若无妙造,何有妙音。人的思想感情所带出的技艺造化才是首要条件,人的内在因素才是第一位的。因此,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强化传统文化的认知才是最为重要的培养方向。

各种技能与物质要素只有在思想感情的支配下才能有机地整合而发生作用,因而,很多与绘画表现相关的特性都是在各种综合要素的配合中去决定着绘画的品质,其中最大的特性就是通过对事物、情景的观察、体会、理解而融化形成的以外象与内因相结合的心造之象,所包含的受传统文化影响形成的审美意识,所带来的具有以精神追求与感情宣泄为目的的表现内容。其形成过程不能只望单一的笔墨技能所能解决,而在所形成具有品质认识的初衷中,却早已孕育着画家的艺术观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准,代代传承与养育形成的具有诗性美韵的审美品质的共识在动笔之先便开始形成,之后才通过笔墨形式的表现去达到审美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从而成为具有传统文化品质的图画。其过程也具有提升人的精神情操的作用。

通过个性的审美感受所产生的感情诗意化、图画文化化的过程,才是促使图画中的笔墨韵味与品质提升的关键,从而才能传达出对境界的追求,并在精神的提升过程中常以格调的高低而显示出来,它包括着画家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准、审美认识、生活体验的深度及笔墨感情的倾向性,这些不是简单的笔墨技能所能包含的,但又是通过笔墨去实现的。

绘画过程也是反映画家的思想品行及精神状态的过程,也是自然与心灵沟通的认知和检验过程,如果只重视笔墨的外在表现,而没有内蕴的思想感情作支撑,笔墨化将会把绘画引向技术化,也将会把中国画带入空壳的形式化之中,让绘画中的文化性大大降低,从而失去的是中国画特有的对文化精神的表述。

作者:杨必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