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首期理解未来讲座
科学与艺术新的合作可能性
时间:2019年1月6日(周日)14:00-17: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嘉宾:
张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马兆远(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
*本次讲座报名请扫文末二维码
宇宙中的僵尸—中子星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向太空的探索。宇宙中有许多奇妙的天体,比如中子星,研究他们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公元1054年,正值北宋至和元年,人们目睹了一次超新星的爆炸,并在多部典籍中做了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载:“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
中子星是超新星爆炸形成的残骸之一。它密度极大,漂浮在太空中,是恒星死亡后的遗体,但又没死透。因为它还会活动,发射脉冲甚至相互碰撞引起新的爆炸,所以是太空中的僵尸。仅在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数千颗“僵尸”中子星,正在共同演奏着一曲“诈尸”交响乐。
中子星是高能天体物理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张帆教授也在做关于它的研究,本次张帆教授要和大家分享:
- 什么是中子星?
- 为什么研究中子星?
- 在地球上如何研究中子星?
演讲嘉宾:张帆
张帆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理论天体物理。他是北京师范大学引力波激光干涉实验室和 FAST 射电望远镜北师大数据中心的筹建人员之一。2001-2005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学士与硕士学位,2008-2013于加州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
理性能把科学推多远?
科学界一直努力在排斥主观情绪
David Hilbert (图来自Google)
上个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和罗素(Bertrand Russell)等人,希望把数学完全公理化,就是在数学界建立一套完全客观的体系,数学不应该再有歧义。首先将所有数学内容形式化,用毫无含糊的符号代替模糊的自然语言,第二来证明数学的完备性,所有为真的陈述都能被证明,所有伪命题都能被证伪。这栋完美的数学系统将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想法,成为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来作为人类认知的出发点。
希尔伯特的数学大厦还没建好,哥德尔(Kurt Gödel)横空出世,将他的计划终结,他说明在任何逻辑系统中,总可以找出一个合理的命题来,即无法证明这个命题为真,也无法证明它为假。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悖论普遍存在,几乎覆盖所有逻辑范畴。
它告诉我们数学与逻辑的极限,这也几乎是人类理性的极限,它证明理性不是无所不能的。
和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散步的哥德尔 (图自Google)
量子力学的发展把人类的感性重新放回到了人类认知的中间。爱因斯坦晚年表示不喜欢量子力学的这个逻辑,即观测决定了事物,因为这意味着人观测这件事情是个主观行为,它决定了事物的状态。但事实证明量子却是对的,人类的认知可能是主观的,我们去建立科学系统,包括建立数学系统都没法完全脱离主观。这就回到传统上我们以为科学在追求绝对客观,但绝对客观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对于非理性的问题,人类只能通过感情和直觉认知,理性本身是有矛盾的。
科学本身是对方法的认可,而不是绝对真理的追求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就是:理性到底还能把科学推多远?
演讲嘉宾:马兆远
现任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 (Data Driving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er, D2MRC)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智能制造专业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教授。1997因全国物理竞赛金牌保送北京大学,获得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皇家学院院士Keith Burnett爵士。
艺术和科学相遇的中转站,从现在到未来的可能
今天在国内,有些科学家们理解的艺术和艺术界理解的艺术是有差异的。科学家理解的艺术,在我们今天艺术界已经不叫艺术,我们称它为文化产业和娱乐工业。比如说他们喜欢听小提琴,他们喜欢古典音乐,古典美术,或者看电影,比如他们喜欢看好莱坞的电影,好莱坞的电影它不是艺术,它是一个工业,它是一个娱乐工业,你需要什么它就给你做什么。
真正的艺术是“无中生有“,是创造性的。不仅是有创新性的艺术,这还是一般性的创作,而是“如何创新”,“什么叫创新”,直到对创新本身的怀疑。基础科学的人为什么要去做基础科学?其实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刻的东西,就是人要有一种真正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根本,使人自我可以改进、自我走向未知的一种可能性,这种行为无法归结到人和门类,我们称之为“当代艺术”。
大众熟知的新媒体艺术代表Teamlab作品
当下,科学技术与艺术有三种关系:
-艺术作为美化具有实用目的技术产品,或给科学技术人员提供高级娱乐和文化欣赏;
-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被艺术家利用来创作作品,超出了经典艺术的材料和效果(即新媒体艺术的兴起);
-从新媒体艺术展现的人的问题,艺术与科学结合探讨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追问人性走向何处,同时对科技对人的损害和异化的负面揭露和批判;
“我们在中国当代年鉴展建立艺术与科学的“中转站”,在此艺术和技术可以相遇和转化,这个中转站转向何处?当然是从现在转向未来,但未来不得而知,不可知才是需要艺术的理由。”
演讲嘉宾:朱青生
海德堡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家。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汉画研究所所长。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主编《汉画总录》《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活动流程/AGENDA
13:30-14:00 签到入场
14:00-14:15 开场
14:15-14:35 主旨演讲:太空中的僵尸——中子星
14:40-15:20 主旨演讲:理性能把科学推多远?
15:25-15:45 主旨演讲:艺术和科学相遇的中转站,从现在到未来的可能
15:50-16:30 跨界对话:
- 科学家如何看艺术,艺术家如何看科学;
-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对人类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16:30-17:30 Future Meetup 自由交流
报名方式
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
报名时告诉我们你对科学与艺术之关系的见解,有机会现场获得美术馆咖啡一杯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