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01-13 20:08
2018年12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技艺研究室承办的“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换——2018中国工艺美术理论与批评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余人,一起就手工艺如何应对当代社会变迁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内在力量。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为落实该计划又出台了许多极富成效的具体措施,比如传承人研培计划、传统工艺站的建设、非遗文创产品设计、非遗精准扶贫等等,全社会因此形成“手工艺热”。
手工艺的生产不单纯是商品生产,它还是文化再生产,是手艺人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自觉利用、加工改造的过程。当中国大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时代又紧随而至的时候,传统手工艺实际上面临着各种危机。危机之一是生产力的增长远不如大工业和人工智能生产;危机之二是手工艺创造经济财富的能力也远不如大工业和人工智能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手工艺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居于什么位置?在国家文化战略中又居于什么位置?未来手工艺在社会生活中将担负什么功能角色?每位学者从各自的地域和不同学术研究的视角,去观察这些年的中国手工艺实践。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表示:发展手工艺,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手艺人该如何应对资本市场风险,如何提高创意、创新能力,如何回归工匠本位,传承时坚持道技并重,国家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手工艺作坊达到文化观光产品的标准,以求更好地释放其文化服务功能等等问题各抒己见,贡献智慧。
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韩子勇表示:要倡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以致用、服务人民的学风和思想作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