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德基美术馆: 我们在门上凿了一个洞口,邀你来艺术家陈琦的“别处”

2019-02-15 15:28

rkAteajpgbZVrWZ7NBDj5XAJy7tHiGMnX7hjdGxT.png

别处 装置

Somewhere Installtion

2850cmX80cmX415cm  2018年

近日,因为一个名为《别处》的狭长通道,德基美术馆“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展览再次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关注。据悉,《别处》其实是“陈琦格致”展览中一件集声光电于一体的艺术装置。德基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故意没有设置引导,只是偶有水滴声在某处响起,等待着细心的有缘人去发现。

进入“虫洞”世界

《别处》长2850cm、宽80cm、高415cm,隐藏在长度42米的水印版画《2012生成与弥散》后面。因尽头设置有一面镜子,视觉上更显深邃,让人有了无尽头的错觉。装置顶部设有38盏LED54帕灯,透过95块激光雕刻板,不断变换的红白蓝光徐徐洒下。

F8pnkM42ChF8bsWwn6M0Glbuq8FKegcGD6RSkjjZ.png

光投射的影子正是由陈琦作品中的“虫洞”元素衍变而来,有白光、红蓝光、蓝白光三种颜色组合。经过不断的编程试验,最后以9种不同的灯光色彩、律动程序来呈现,获取“虫洞”光影的各种可能性。

G05HdqUlziDvUZiAxIvSFVhKN0MdTePUF3VilzFH.png

“虫洞”是陈琦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来源于他一次小小的发现:

2006年陈琦在英国做个展,在欧洲木版基金会主席冯德保先生家中参观他的藏书楼,无意间翻到清代文人雕刻的《太平山水图》,其中《雄亭观瀑图》装裱精美,但画面被书虫啃蚀得非常严重,满页虫眼交织,如翻滚的浪花直逼双目。

细密如绢丝般精美的线条,与大小不一、弯曲幽闭的虫眼形成强烈的时空错构比对,启发了陈琦对书虫无限的想象空间。

9eP2FokqaX0YcxTnCgRDfWNVN3eSr2CpEMueCZ5c.png

陈琦 水印版画 《时间简谱No.19》

此后,带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考,“虫洞”元素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作品也逐渐由平面转向立体,由物品延展到空间。虫洞不断啃噬,从版画作品《时间简谱No.19》,到将军罐、镇纸、砚台、鸡血石印章、古琴、迪吉里杜管等器物,再到庞大的空间。

oJpG5BXPmOPJEJ3I4dDOsk0ttiTWcCmw37QQ3SEb.png

陈琦“虫洞”装置

2011年深圳观澜双年展,陈琦创作了极具实验性的建筑空间装置——《时间简谱·无去来处》。这个6×8米的空间里,顶部就是镂空的“虫洞”元素。观众可以走入这间类似小房子的空间,在阳光下,感受光影变化带来的美妙视觉体验。随着时间和光线的推移,多组光斑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移动,留下云影的变化,年华似水般在眼前流淌,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dEiRLqRLu3b6OlQGHsuu2b05ojxxssyt1ylADSdJ.png

陈琦《时间简谱·无去来处》

在此基础上,“陈琦格致”展览中《别处》的出现也成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欢迎来到“别处”

“通过虫洞是否能穿越到另一个宇宙空间?”原本在物理学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了“陈琦格致”的展览中。

“艺术家要懂点科学知识。”陈琦这样说。对于科学家而言,“虫洞”是连接平行宇宙间的隧道,假如找到虫洞中的“奇点”,或许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而对于《别处》的观众而言,“虫洞”也是进入一个新空间的密码,让你沉浸在一个超脱游离于日常生活的所在。

RD6aWH5z6SoIkrCCmLc9eOcFTMJg6T3etBi9E8KG.png

《别处》的白光、红蓝光、蓝白光三种色彩组合,为空间增添了一抹“色彩”。白光模拟自然光,散发着理性主义的光辉;红蓝光绚烂,似霓虹灯,仿佛跃入人间,迷幻醉人;蓝白光虽是冷色调,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9HC6YUXxnhEGpWZn4eJWfztRliUbCwjViw8lGRew.png

HZwmS4o7MHBTJqyhb4YP1bFFHC5odVjWz1WAbwFK.png

深邃狭长的空间、微妙变化的光影,加之空灵却真实的水声、风声,如同自然天籁,共同引发观者关于时间与空间、“此处”与“别处”的深思。

“生活在别处”是诗人兰波对生命的理解,伴着《别处》的“滴答”“滴答”的水声,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情境,进入心灵的“别处”:

远离了生活的烦琐喧嚣,你来到一个钟乳石遍布的岩洞中,幽静神秘。“滴答滴答”,水滴声在耳边回响。鼻尖似乎闻到了湿润的、咸咸的海水气息。它们给人的感觉既是清新的,也是古老的。仔细听,洞穴外面似乎还有海浪的声音。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阳光下树影交错,海鸟徐徐从海面掠过。

这样的《别处》,是你理想中的心灵港湾吗?

“别处”与“此处”

既然有“别处”,自然有“此处”。多重社会身份、标签化的人格、被安排的人生是我们的生活现状,亦是我们想逃离的“此处”。

就像三种光影的变换,白光象征着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白天,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我”;红蓝光斑斓炫目,是车水马龙和笙箫四起;而蓝白光,则是我们褪去所有的伪装,独处时享受着的宁静和孤独。

此时,若你站在空灵梦幻的《别处》入口,你会想到什么?狭长的通道,如同走在我们狭长的人生路上,永无止境;理性和感性在这里交织,看看身后走过的路,或许那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

ITuzzW3VLH5HpzDIgu5zFyDa4aw9Aw18VXBuh6Rx.png

短暂逃离了现状,水包裹着时间,静静地在这里流淌,这亦是时间的“别处”。此刻你看到的或许是空间,或许是时间,或许是你久不曾涉足的内心世界。

在“滴答滴答”水声的包裹中,在黑暗的岩洞中,好似在探险,又好像在回溯过去的时光。层层叠叠的光影渐次划过,曲径通幽处。这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世俗的喧嚣与烦扰。

如何温柔地对抗现状?也许如兰波所说,真正的生活就是一种心灵状态,需要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去探索与寻找。而“别处”就是存在于这个广阔世界中,我们心灵场景的理想设定。它自然、干净,在这里我们可以冥想、反刍,在光影中寻找自我,看看“镜中的我”。

在这里,“刹那即永恒”。你只要在这里想一想,等一等,它就是属于你的隔绝空间——《别处》。

据悉,这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3月10日,有兴趣的观众可前往观展。

QhewUvt056CRDJOmVIZYj2XIdKgg8Tf8qcdfhz5E.pn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