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埃文·奥拉夫在华首展“平行”:平静下的汹涌

“平行”埃文·奥拉夫个展-上海站

“平行”埃文·奥拉夫个展-上海站

8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已结束 3.0万+

y0wwi39GqRYtuAKBwlUUg8THvWPC5a4tBnlPQiJv.jpg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荷兰摄影师埃文·奥拉夫个展“平行” 开幕式现场

3月2日,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带来荷兰摄影师埃文·奥拉夫的个展“平行”,展览回顾了艺术家最近十五年的创作。

埃文·奥拉夫出生于1959年,摄影经历非常丰富,曾为Louis Vuitton、Bottega Veneta、Levi’s等品牌拍摄广告,其中最出名的是他为Diesel牛仔时装品牌拍摄的获奖照片。华丽优雅、精雕细琢是他主要的创作风格,他镜头下的人物似乎总是摆好姿态,沉入静止,仿佛雕塑一般。“相较于夸张的姿态,我更想在人的微妙情感中寻找更多的细节。我希望人们能够在照片中寻找潜台词。我创造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视觉风格,但是当观众被抓住眼球,我希望他们能够思考每一组系列的不同之处。”奥拉夫曾为此自述道。

lBtReMPzxob8QK9xA2YQ7rNanQBAQoCChOGwd0Qg.jpg

荷兰摄影师埃文·奥拉夫

2018年,荷兰国立博物馆收藏了奥拉夫500件作品,荷兰国立博物馆主管塔克·蒂比斯对其评价称:“他(奥拉夫)的作品植根于荷兰艺术与历史的视觉传统中。”因此,奥拉夫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最为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耳顺之年,奥拉夫作品将在海牙市立博物馆和海牙摄影博物馆等地展出,“平行”则是其在中国的首次亮相。

展览标题“平行”是指奥拉夫创作中的平行能力——他高超的风格塑造、丰富的视觉经验与舞台下自传性的叙述平行共生。展览并未展示其最为人知的作品,而是让观众聚焦其创作本身,试图挖掘精心构建的“高度风格化、编导式”的表象下的摄影语言。

Flls5Z3GbAMLGHPhjGhlSeNrnBqaufMVAo7fgoQn.jpg

DX1w9bKsaT68G5I2LSfHmurQIypXDDrAwa0uZpKz.jpg

vdHSb5INlyxJeav760PYqksH6QfgOvzd9CfXFTA8.jpg

OAO4xfM6lnPr9NXFBrajeZwidNaqs8NFTS6Ma29t.jpg

0fLhljJPhXQxPH2ZfzxBtIoyEFFB9pAdhHQ6YnnC.jpg

展览现场

过去十五年里,奥拉夫常常在探讨成人与儿童的错位。这一特点在他2012年的代表性系列作品《柏林》中尤为显著。“《柏林》是在关注儿童的权力”,奥拉夫解释道。

QAHxb2OelPIC4Bz0pmxeR9Cv7jd3d4Y324lGfF0N.jpg

《新克尔恩浴池-2012年4月23日,柏林系列》,2012

在一次视频采访中,他谈起《柏林》的制作过程时说,柏林是“令人不安的”。这个系列以魏玛共和国时期为创作背景,汲灵感于一本名为《迷失柏林》的书,同时,他向奥托·迪克斯等画家致敬,这些照片试图探索的是烙印在这个城市灵魂之中的黑暗——那里的歌舞升平,堕落的女人和陨落的英雄,以及由孩子们所代表的一种新的自由,都铭刻着一种从分裂到统一后的生活方式。

“柏林到处都是楼梯,”他说,“因为我患有肺气肿,所以每一级台阶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挑战。《柏林》系列中有许多我走上楼梯的照片,这样一来,这个项目对我而言就很有个人意义。”

axIgIIXpUZGd1imKnDnkV4fT1Yw9SgGJ9ujApu7e.jpg

《肖像05,希望系列》,2005

健康奥拉夫关注的一大主题,他曾说:“在我20多岁时,我的关注点和性有关。在我50多岁时,我越来越多地关注健康问题。”这种暗示在不同阶段的作品都有呈现,如《成熟》(1999)、《雨》(2004),以及《希望》(2005)——在这三个系列中,奥拉夫把人的身体视为一种晴雨表,去体验年龄,体现衰老,以及人类面对疾病和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柏林”系列中,它展开得更混淆——一种真实与虚构的混淆,成人与孩子混淆。比如,本次展览的主视觉图片中,我们看到一个小丑站在跳板上,仿佛悬浮在水面之上,面朝着照片右侧坐在泳池边缘的人,他的身体看起来很健壮,但似乎犹豫不决。其实,他就是奥拉夫本人。作品暗示着肺气肿的带来的艰难——所有的运动都是挑战,靠近水汽时又令他难以呼吸。

“作为一名艺术家,你有一个可以尽情表现的舞台。你必须将这个舞台用于表现那些你真正在意的、感受强烈的议题。这非常重要。”他说。

glqXdELPHFCx8RXv3mzMQqwcRYB6Kv6CTWMd2JKi.jpg

《肖像03,上海系列》 2017

2017年,他由柏林转到《上海》。“上海,让我想起一个年轻而自信的青年,充沛着饱满的能量,对自己无限的可能深信不疑,一往无前地去激发自己的潜能。”奥拉夫说。

DK9uZpHplnhrMiKBhcfdvJZC1lEDiejqQmz4TWWB.jpg

《理发店,雨系列》,2004

0geWQQqt1iU84RvmDehpY0QurRkIkrTyltLfCqTW.jpg

《冰激凌店,雨系列》,2004

nazEAl6gaHLYLax1i8SRW8Ofiw5iE9CXKaIbVRzW.jpg

《锁眼3,锁眼系列》2011

R7nO6pbWHIl5lkQJdHMvLlB04d17ngUVjf9BHVLb.jpg

锁眼8,锁眼系列》2011

整体而言,奥拉夫的构图风格反映了几个世纪的荷兰历史和传统艺术对其的影响。《悲伤》也许是最明显的例子,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伦勃朗和维米尔等大师作品的戏剧性和人物姿态。但是这些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常常是独特的荷兰式的世间百态。历史学家西蒙·沙玛曾对荷兰作出精妙概述:“西方世界很少有机会见证这样全方位包容的国家成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有此成果更是前所未见。”然而,沙玛也认为,恰恰是这个引导荷兰成为自由市场和平等社会的宗教,导致了荷兰人民一直生活在被幸福腐蚀的恐惧之中。

《分离》正是体现这种微妙的情景,它描述着艺术家本人与其母亲的关系。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议题,因为从统计数据来看,荷兰的孩子是全欧洲幸福指数最高的,然而它也存在某种内部的坍塌。图片装置作品《锁眼》更是对社会禁忌和羞耻的回应。在这些作品中,每个人物都背对观众,优雅、清醒、在淡漠而刻有时间痕迹的服装和场景里,向我们展示他们的背影,因此,无论是成人、青年还是儿童,都将自己作为一个谜题摆在我们眼前,只待我们凭借解读肢体语言的经验和本领去解答。

9RoLCV4AzmJiOydu7R2kHClvOhDphv7RZi4riiar.jpg

《肖像01-2012年4月22日,柏林系列》2012

总体而言,展览呈现了这位荷兰艺术家不同维度的思考。那些看似精致、平静、修饰得刚刚好的照片,等你掀开它的汹涌。

(本文图片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提供,鸣谢艺术家)

作者:彭菲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