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正心观物 ·芃芃绘画作品展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展出

2019-05-10 12:16

波兰碗和水晶酒瓶 70x50cm 2014年

2019年5月1日,作为“尽我所能——中国油画院艺术家系列展”之一,“正心观物 ·芃芃绘画作品展”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共分为师法自然、师承原典、写生明理、积微成著等几个板块,内容包括油画、素描、水彩,涉及临摹、写生、创作等多种艺术方式。

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芃芃从学画之初直至今日个人艺术历程的全貌。这些作品不仅集中体现了她质朴而纯真的艺术风格和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艺术态度;亦体现出她在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探索中所彰显的个人精神世界。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展览清晰地看到芃芃的习画过程,以及形成今天艺术面貌的脉络。


莲蓬小花 布面油画 35x27cm 1999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中还将展出20世纪70年代,在芃芃最初学画时,杨飞云先生为她所作的肖像画。展览中的作品既体现出芃芃“正心观物”的艺术立场和一个女画家细密真挚的内心世界,也有助于引导我们回望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味那个艺术的黄金时代。

展览将从2019年5月1日展出至2019年5月31日。

艺术家芃芃

艺术家自述

借着中国油画院“尽我所能”系列展的机会,我将从早年到近期的作品呈现给大家。能在很小的时候和绘画结缘,真是我的幸运。到如今,绘画已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它承载了我的所感、所思、所想、所愿。在它之中有抒发、表达、自言自语、寻找确信、传递感动。这些又都是不经意而过后慢慢体会到的,所以觉得画画这件事真是奇妙。

记得1995年,陈文骥先生为我们中央美院九位教师的家属策划了一个展览,出画册时需要每人写一句话,我当时写的是:“我希望当我老了,能成为一个会画画的老太太”。没想到从那之后,我会这样投入地又画了20多年。到今天“会画画”这个词儿的含义远远超过了我那时的理解。它似乎成了一条无尽的寻求之路。我非常认同人们常说的“画如其人”。现在越来越懂得人的品格决定艺术的高下,你的心思、你的胸怀、你的品格甚至你的禀赋都直接呈现在作品中。

因为绘画,我得到了那么多所景仰的美术界前辈的悉心指教,也能和那么多我所喜爱的画家师友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聆听他们。还有不断的流连在博物馆大师画作面前被感动,被提升,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视的。

这些年,我的画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喜爱和持续不断的鼓励,我特别感恩。所以绘画对我来说很有意义。通过这次展出,把自己完整地呈现出来,期望得到共鸣。(芃芃 2019.4)

执花少女 布面油画  120×60cm  2012年

短评

她一年年地安下心来在室中对着静物写生,翻来覆去在那些瓶罐花果之间寻找无声的对话的可能,或者用更现代的道理来说,是力求从中找到她所发现的、入画为美的东西,同时也就把她自己的习性放进去了。

——钟涵 2006年

她画画,全然因为欢喜,因欢喜而虔敬,因虔敬而专注,因专注而享受,最后,因享受而格外单纯——这是绘画顶顶难得的境界与心态,你看芃芃的画搁在群展中,必是最娴静最纯真的一组,就因为不存它想,画画的目的只到画布为止。

——陈丹青 2011年

芃芃这些画让我享受事物的静穆之美,万物展现自己的初容,既不掩饰也不雕琢。画者不刻意,事物便生机勃勃般登场。

——焦小健 2013年

她画一幅小画的时间常常超过我画一张大画的时间,动辄月旬。从不愿意把一块未经内心审视和理性过滤的色彩放在画布上。她满足于以单纯和稳定的物象来完成她对油画的全部兴趣,从这些平时的静物画上可以看到一种不缺乏的内在满足。

——杨飞云 2006年

塔吉克小姑娘 布面油画 40×30cm 2012年

芃芃的艺术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性,她艺术表达的分寸和形式很像一个人穿衣服,就是自然。她保持了她自己的基本格局,就是按照自己可以承受的对事物的基本态度,这样的艺术就比较自然。其实人们还是很希望看到一个自然的艺术。   

——朝戈 2016年

芃芃的静物画我看的比较多也非常喜欢,是因为她作为这样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艺术家,她的表达以及所采用的方式最直接最准确。  

——谭平 2016年

芃芃所有的画都能拿秤称,有一种重量感,实感,特别好。徐悲鸿先生就反对画得特别巧,“宁拙勿巧”。她的画之所以这样,一是源于她本身的心态,还有就是她不追求绘画以外的东西,所以它就特实在、特可信任。

——赵友萍 2016年

圣彼得堡的桥 布面油画 19x27.8cm 2002年

我从小学就开始画画,画了一辈子画。在中国画家里面,我每次看到芃芃的画都非常激动,很长时间找不到像芃芃这样的画家,画出来的画都是她自己,很多艺术家画出来的都是别人,很难体现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语言态度,这是她的画非常宝贵的一点。

——苏高礼 2016年

芃芃有一种很耐看的,属于那种格调上的东西。我有时候看她的画,就像她的心情的自然流露,自在自然,自然自在。她以一种很安静的心态去感受,没有像太想表现的人那样。她的画出于一种由衷的喜欢,这从画当中能感受得到,这个我觉得很重要。   

——孙景波 2016年

绘画艺术需要的是另外一种东西,一种感性的,或者说是一种情感对色彩的把握,正好芃芃把握的手段跟她的感觉融为一体。   

——曹力 2016年

芃芃画画的时候心好静,真是想象不到。她不是学专业出身,不喧嚣,不洋溢,把自己沉浸在美术史的旋律之中,这一点在中国画家当中非常罕见。

——刘溢 2016年

花与杯盏 65x50cm 2008

芃芃的画纯,这是给我的第一个感觉,非常的纯、非常的干净。她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别人学不来而她自己独有的,就是从骨子里散发出的那种天然的很本质的性情,以及真性情流露在画面上的这种东西,我觉得这点非常可贵。 

——李晓林 2016年

她的画非常大气,一点也不做作,一点也没有那种柔弱的方式感。她的画里面能让你看到一种力量的东西,然后能看到一种真实,这个真实就是人的表象背后的那个真实。这一点我特别喜欢。  

——张子康 2016年

芃芃的静物画,在她表达得最到位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那一物就应该是这样的。从起初到现在,它就应该是这样的。

——范学德 2015年

花 布面油画  61×46cm 2009年

“为什么还要画画?”我曾问过母亲。

这是一个绘画式微的时代,一个抖音、快手短视频充斥人们生活的时代。当每秒二十四帧的高清影像终日在人们眼前闪烁,当优质的电影和文学都开始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静态且不具传播属性的绘画还能留下多少痕迹呢?

母亲没有回答,她仍然每天拿着画笔,一笔一笔在画布上描绘着瓜果、瓶罐。那些无生命的形体,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温度,而她笔下男女的面庞,却有着属于“物体”般的庄重。

“为什么不画得精细一点?”我有时也会问她。当画家们纷纷磨练如照片般精雕细琢的技法,她粗放、厚重的笔触仿佛来自上个世纪。

上个世纪的塞尚和莫兰迪大概也被问过相似的问题,但他们依然下笔坚定。或许在任何时代,当华丽矫饰已成主流,人们都需要一些内心静谧之人,诚恳近乎稚拙地描绘眼中所见。

母亲便是这样的人,她的那些答案就藏在她的画里。

——天硕  2019年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