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年11月8日18:30,《叁问》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于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210号南山书屋举行,发布会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同中信出版社、南山书屋联合主办,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
发布会由《叁问》系列丛书总策划郑儒儒女士主持,《叁问》总编辑、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史劼,《叁问》山水卷主编、黔南民族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平,《叁问》书法卷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施锡斌,《叁问》近现代美术卷主编、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彭卿,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林如,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刘磊,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郑维坤,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朱正出席了本次新书发布会。
新书发布会现场
郑儒儒女士主持
发布会现场,主持人郑儒儒女士通过对现代社会即时性空虚的探讨引出《叁问》系列丛书出版的目的及其内容的严肃性,同时介绍了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各位主编以及作者们。
史劼博士发言
《叁问》总编辑史劼博士介绍了《叁问》系列丛书的整个编辑过程,讲述了“叁问”这个名字的三层隐喻,一是苏格拉底的“叁问”——真实、善意、有益,二是一半传统一半现代的中国式“叁问”,三是参师问道的“参问”。同时,史劼博士介绍了编辑团队从建立,到为丛书定名、定稿、排版、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反映出导师们的认真指导和整个团队的细致用心,这也是《叁问》系列丛书质量的保证。
王平博士发言
《叁问》山水卷主编王平博士介绍了山水卷的主要内容。《理想的境界:历史真实中的山水画》一书的推出,是对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在山水画研究方面进展的一次呈现。山水画研究是中心最早展开的系统性研究,缘起于对一些特别常识的山水画理论问题追问,比如“什么是山水?”“山水画为什么起源于魏晋?”等等。山水卷内容改变了原本过于学术化的面貌,团队从思想史与绘画、山水画简史、山水画的几个关键词的角度,筛选了一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改写。从书中可以看到山水画并不是风景画,它是一个非常观念化的图像,是理想的图景、心灵的栖息地。面对山水画,可以通过观看、神游的方式达到修身目的。所以当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时,山水画的风格就会发生变化,而山水画在宋元明清时期那么兴盛,就是因为受到儒学的影响。
施锡斌博士发言
《叁问》书法卷的主编施锡斌博士向大家解释了本卷副标题“书法:不为人知的修身世界”背后的意涵,他认为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不是简单的技法表现或情感表达。中国古代士大夫将儒学的道德修身融入到书法之中,因此书法具有极强的道德式审美属性。在此基础上,施锡斌博士又从书法的起源、书法应对士大夫修身需要和书法面临的现代转型与困境三个板块来阐述本书的基本结构。
彭卿博士发言
《叁问》近现代美术卷主编彭卿博士从何为“美术”、中国画的改革与传承、收藏与鉴定如何走向当代这三个角度讲述了其对20世纪美术研究的关注。她介绍了这一卷每位作者的文章及其为何能将这些文章编辑成册,讲到中国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精神,也述及了对当代人文精神走向何方的反思。犹如《叁问》近现代美术卷的封面一样,轰隆隆的时代火车将我们带到了何方?
接下来是作者讨论环节:
刘磊博士发言
圆桌作者刘磊博士系统介绍了自己的文章内容。刘磊博士在《叁问》丛书的“山水卷”和“书法卷”各有一篇文章,其中“山水传承”一文源于对哲学史的追问,即在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唐宋之间的思想史变迁又与中国美术史发生了怎样的关联?“《兰亭序》真伪论议”一文则是博士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主要讨论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之所以提出《兰亭序》真伪问题的思想史原因。
郑维坤博士发言
圆桌作者郑维坤博士就《富春山居图》的问题展开讨论。《富春山居图》代表了文人画经典,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在上世纪70-80年代亦引发过一次规模宏大的真伪论辩。一直以来黄公望及此画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但是针对此画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似乎没有学人进行过讨论,郑维坤博士的博士论文选题便由此而来。此文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阐述。
林如副教授发言
圆桌作者林如副教授从书画鉴定学研究方面展开论述。林如副教授谈到了自己从事书画鉴定研究的原因,并指出书画鉴定学并不是简单的鉴定方法的学习,它包含很多方面,诸如鉴定方法论、鉴定史研究等,涉及到了交易、拍卖、收藏、作伪多种方面。她的文章正是通过对古代“赏鉴”观念与现代“鉴定”观念的对比,展示出书画鉴定学在理论系统与鉴定方法层面的现代转型。
朱正博士发言
圆桌作者朱正博士讲述了自己求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自己从求善转为求真,保持心灵真诚的学术信念。同时认为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的研究是系统性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社会,正心诚意地去发掘历史的真实。
接着,《叁问》总编辑史劼博士介绍了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的方法论问题——关键词研究。史劼博士认为当下的学术研究存在一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隔阂,而关键词研究正是探索关键词背后的思想结构,通过对词汇的形成、变化、消失的考察,把细节的史料和历史的宏观认知勾连起来,可以重新唤回历史真实中的山水、书法,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反思历史传统,以求真精神考察历史,并通过读书获得心灵的体验。发布会最后,到场的读者朋友们围在主席台前请各位主编及作者签字留念。
实拍
《叁问》系列丛书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十余年学术成果的一次展示。经过十余年的积累,一篇篇博士论著和多篇论文围绕着魏晋玄学游山玩水式修身如何赋予画山水正当性,在规范中追求自由的道德实践如何塑造着书法传统,以及现代审美观念如何在近代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等核心问题,逐渐构建起山水、书法、近现代三层次的研究结构。当下的我们生活在中西观念交融的现代社会之中。虽然作为中国人,对传统书画艺术有着来自骨子里的亲近,但却一直在用西方的审美标准对它们进行欣赏和理解。什么是书法,为何要画山水画,中国的艺术精神从何而来又落在何处?这些曾经的观念、思想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后几乎被我们遗忘。《叁问》系列丛书在对历史真实的挖掘过程中,引导大家重新认识书画艺术,了解理论研究的乐趣,探索中国思想史的维度。
2019年11月7日至13日,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在恒庐美术馆开展了“观念的风景—中国思想史的维度”艺术作品展。新书发布会与展览的三个版块相互呼应,分别从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两个角度体现中心对这三块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寻。欢迎大家前往观展。
发布会实况与展览开幕式实况都可在雅昌艺术直播平台回顾观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