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视频】“重师造化——黎雄才的寻源之路”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2020-01-09 00:00

s24KimtrwmuNWTkS5KGbRXtZZinyJS6pIEpB7qeT.JPG

“重师造化——黎雄才的寻源之路”开幕现场

2020年1月8日,由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重师造化——黎雄才的寻源之路”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会议厅开幕。

作为北京画院2019年“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选择岭南画派代表画家黎雄才为研究对象,以“重师造化”为题,分成“万里只车随屐筇——对景写生”“气倾百代凿洪濛——变革新风”“河山脚底蓝本供——创变粉本”三大板块,共展出了黎雄才的百余件画作。

展览策划围绕黎雄才上世纪40年代起的写生线索展开,将其置诸于整个20 世纪中国画发展情境之中,试图回归黎雄才“寻源之路”的创作轨迹与艺术实践,进而探寻“黎家山水”的传承支撑乃至岭南画派艺术的发展脉络。

“作品方面,我们主要呈现了他的山水、人物、草虫,试图通过这些作品为大家呈现一个多方面的黎雄才。此次展览我们也试图从黎雄才先生的个案出发,找到更多的关于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的一些节点性问题。”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介绍到。

DmMZUCi1IQruFXN6IxDUMlAWBjoIQNXkl9vO0ewn.JPG

m1XkLPb2IHrWoEFqn5oO6fBk97DjPDeWvJ4PpJTM.JPG

GOvonVYgb8S2YfTlcBjn4IU6TR8QIIu77uHALFxh.JPG

HUt9fFVh9icY7oHwQwTZHiuSIHSb31OVK5Gjp5G8.JPG

jgWoo5QkStPCznkT2TO7o61SUbpFATPD4GrCJxq9.JPG

展览现场

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著名画家王明明越来越认识到20 世纪艺术大家在中国画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此次展览让我重新认识到黎雄才先生的价值。在与黎先生的短暂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一个很傲的人,但从作品细微之处又能看到他对中国画底线的坚守,以及对中国画的深刻认识。岭南画派有一个值得我尊重的一点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带有强烈的岭南意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去深思。对于黎雄才先生的作品,我们应带着崇敬、敬畏之心去看待和借鉴。”

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广东省美协主席李劲堃看来,“此次展览无疑给北京观众带来了一个南方重要画家的案例。”

黎雄才(1910-2001)是岭南画派最为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近现代新国画运动的重要实践者。其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后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回国后任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副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等职务。

艺术上,他擅长巨幅山水,画作气势磅礴,墨韵浑厚,被誉为“黎家山水”,又精于花鸟、草虫,早年人物写生更不乏意趣神妙之佳作。一生作品浩瀚,包括写生、创作和教学课稿,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草虫、书法等科目,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是一位具有全面素养的杰出画家。理念上,作为高剑父弟子,黎雄才直面中国山水画困境,终其一生实践着“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

PWgDuEqpnMS6Tmh71M9tDLSOuuNlslLMXXc3YGYH.JPG

uUJWGk4e8Sz0AViY8zV0R4s0GpZ3ddHsf5rnB3fn.JPG

展览现场

“为了进一步探究黎先生的艺术成就,2008年,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展了《百年雄才》研究项目,并希望用不同的视角展示黎雄才先生的创作。我比较欣赏此次北京画院的研究方案,尤其是展览效果和文字导读,让我看到了一个黎雄才研究非常不同的角度。” 李劲堃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采访时说到。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认为“从黎雄才先生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同时,我们可以从他的笔墨中感受到时代的精气神,更重要的是他对普通劳动者的同理心。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展览都是一次对艺术家的全新解读,全新认识,同时也是对当下创作一次醍醐灌顶式的洗礼。”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对黎雄才先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写生。的确,“写生”是黎雄才创作中的基石。早在黎雄才赴日本留学之时,便学习了西方观察自然的态度与深入严谨的写生方法;四十年代起,在川蜀、西北长达八年之旅,黎雄才以写生为途径实现中国画改造的践行之路,留下数千幅画稿。如此,经过反复的研究、探索、实践,最终臻于成熟,黎雄才其后创作了诸如《武汉防汛图卷》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以此解答了“中国画如何表现生活”的时代命题。可以说,《武汉防汛图卷》的成功诞生是建立在大量对景写生的基础之上的,此次展览也呈现了黎雄在武汉抗洪时多次亲临现场搜集素材时所创作的十余件写生作品。

“黎雄才先生用写生表达西南、西北河山,为中国艺术在特定历史阶段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王璜生说到。

76utQ5l77YLB5pZErUKUdheXKGe1FME0Ac9lR4Vv.JPG

gDR7Oel2cp8SzK9THFRL8H6x2Hog1YTagWcXecm0.JPG

M3Opuc5iDHX6rG6lpB1qMvsPVcjqs4cQWq9vcE7L.JPG

值得注意的是,黎雄才虽以山水画著称,但人物画作品也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四十年前后更是创作了大量人物速写。此次展览开设“积稿盈尺何雍容”的速写专区,就展出了《采药归来之老道》《东岳庙道士》《兰州写生》等黎雄才在西北、川渝时所绘的人物作品。

T1InWwQpYTswH7vEh1qio05tpfn1jHXXKtTfyuUv.JPG

vtvh6aNPAq9Gxr0rdQuHcFtGAoQZtBalUblSJ8X9.JPG

9JpePoT2Dz4jdp65qg0J1UIHgMqDKnCQoV6LrKRR.JPG

pM7vHlrnI2DFb1eXC3vIrmcFpiGyREO7z0XAmJHi.JPG

HUfW4ZBWjQrIBvHnjUZFDyH40JgOqYf4fCW3CEcH.JPG

m1UninJUjSvnktPxzBamWmQTdFNMTYJzjKDKkgHT.JPG

此外,除了观众熟悉的创作稿与课徒稿,展览还呈现了黎雄才留下的几本珍贵的速写本。这些速写本涵盖黎雄才在写生途中所见所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物、树木、山石、瀑布、草虫、花卉以及创作感悟、心得笔记,还有随手画下的地图等等,堪称为黎雄才的“旅行写生日记”。翻开这些现已残旧的本子,我们能够跟随黎雄才的印迹探寻他的创作脉络,体会到这位岭南画派大师对艺术灌注的饱满热情。

ClYexUA4rGX9kYffy0yeQzSqezapeNBZo4YdBdwu.JPG

2001年,黎雄才于广州病逝。他在年逾古稀开始创作的《珠江长卷》是其晚年写生的扛鼎之作。此次展览展出了“贵州娄山关”段,长达七米,浑厚雄奇,笔墨酣畅。这幅总长六十余米的《珠江长卷》被学者指出“超越了其此前构建的诸多法则”,或可认为是黎雄才对自己一生写生之路提交的最终答卷。

从早年的空灵雅洁演化至后期的沉雄朴茂,从传统意境到现实山水的真实诉求,黎雄才艺术的独特价值在于他极大拓宽了中国画创作的笔墨语言,在改变传统中国画面貌的基础上图变图新。这种突破与创新,虽持续贯穿于黎雄才的整个艺术创作生涯,但他那种“力求真实刻画对象”的审美定势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便已逐步确立。因而,此次展览并不以黎雄才为人熟知的巨幅山水为切入点,而视为是对黎雄才笔墨语言与风格演变的一次追源溯流的探索。我们更期望观众能够通过这场“寻源”之旅,了解到“黎家山水”之外的更全面、更具体、更鲜活的黎雄才。

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23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我是萝卜头

      好棒呀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