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1-17 18:13
编者按
“观/想 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讲座,也不是工作坊,而是一次沉浸式体验的邀请。一切缘自2019年春末夏初,林昱受到策展人姜节泓和OCAT上海馆的邀请,为挪威艺术群展“何人说梦”策划一场公教活动。本以为这些似醒似梦的经历,就像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在那个龙场的夜晚遇到过的,只是属于个体的特殊时刻,直到林昱发现了瑜伽士Yama的工作——他不仅通过瑜伽练习,也透过写作、视觉艺术和声音——自然的声音、被音乐的声音以及瑜伽练习中的语言导引——为人打开另一种视野,他称为“阴的视野”。于是,2019年8月31日,她决定邀请Yama来OCAT上海馆呈现“观/想 梦”,以此回应“何人说梦”。
讲座现场,图片由OCAT上海馆提供
林昱
Yama
林昱
Yama
Q&A
观众:我有一个问题想和你探讨一下。你说在整个贯穿连续性当中是“我知道”,但我觉得,可能最好是把“我”去掉。因为有“我”存在还是有距离,如果把“我”去掉就剩“知道”,没有一个主体,这个“知道”是什么?是完全融合的“知道”,我觉得这可能更好一点。这个“知道”就成为一个不断流动的动词,而成为不会静止的实体。
Yama:我相信对你来说是更好一点。我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刚才画面里面有很多星星,你觉得有必要去掉任何一颗星星吗?
观众:没有必要。
Yama:没有必要,你理解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吗?
观众:我理解,当你要做出判断选择的时候,你就有一个意识在行动。一旦有这个意识在行动,这个距离感又产生了,你又自动把自己从中剥离出来,这样有距离感又会和你组合。所以我觉得,以一种完全处于接收的状态可能比较好一点。
Yama:我的意思是,在很完整纯然的接收状态里面,你说的“我”也只是其中一颗星星而已。这是我提供的一个角度。在这个空间里,大家也正在通过视频的这种很自然的引导,进入一种我认为是比较深层的、比较本质的审美状态。刚才大家有的一些感受,和一种本质的审美状态是一样的。我只是给你一个提示,其实我觉得所有艺术品所有艺术,它是用来进化我们的感知,但这个不能被理论化、概念化和哲学化,它必须是你的私人感受,艺术家只是一个邀请,只是提供一个空间和一个机会。
林昱
(继续观看视频……)
Yama
自由讨论
观众:我想这个视频是不是关于我们平时如何去看景象?它是如何制作的?可能有时候我们在适当一个场景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东西,会有这样的触动,有时候我们没有这样的感受,这是因为通过面对自然的现象,还是因为经过艺术家的处理,让我们感觉到这样的很深层次东西?
Yama:当我制作这个视频的时候,我试图以这个视频作为一个交流的连接点完成一个目的,交流什么是纯粹的感知。这个纯粹的感知是,我们能够看到以及经验到:生命像梦境一样流淌,这样一种阴的视野的基础,我不知道我是否向你传达清楚。比如梵高的画,他通过画作,试图跟看画的人找到一个连接点。那个意思是说:“看,我是这样看天空的,你能不能像我这样看天空?”他似乎在邀请你像他那样看天空,在邀请你在一瞬间以梵高的视角看天空。我觉得我视频的意图是类似的。你看了这个视频,就凭你刚才的描述,我觉得这个连接点的作用发生了。
观众:类似您的视频画面,我们可能在生活里也会发现很多自然发生的东西,流水无情、落叶无情,但从艺术角度来讲,又加了人为的有意接触。我想,艺术可能是人为加工来表现的。一个是有人的,一个是自然的东西,这两者您能解释一下吗?我们到美术馆来,从艺术角度捕捉(自然),肯定是主动的。但您又说我们无意欣赏。
Yama: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首先我觉得,人这种动物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经历了很多变化,意识和艺术也经历了很多变化。如果直接从这个视频的角度讲,这个视频中任何的故事、情节,甚至意义都已经减到了最少。你刚才说落叶无情,这个视频连落叶也没有。我的意思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所看到的对象正在发生什么,而我意图是让你把注意力焦点放到“看”这件事情本身上。其实我不是想听你说看到了什么,我更多地想听你说,就观看这件事情本身,你有没有新的体验。
我想发起一种对观看本身的发起,这个新的观看方式一旦发起,它可以成为你存在的一部分。我前面那些提示引导只是一个指示牌,这个视频本身也只是指示牌。我认为,艺术是一个交流的节点,既是观众和艺术家交流的节点,也是我们和宇宙、和存在本身交流的节点。艺术的目的是解放。
林昱:好像也是和自己身上被忽视的某一部分的连接交点,是吗?
Yama:对,我们今天下午花了这个时间在被忽略的角落上,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
林昱:今天的活动题目是我起的,叫“观/想梦”。梦,既是这个展览的主题,也是和Yama老师上一次聊到的主题。观与想之间用一个斜杠,是我作为文字工作者发自本能做的一件事。在看这个视频过程当中,我意识到一件事,你的眼睛就是你思想的前站,当你每一天在思考脑海里面无数个动作进行的时候,其实是通过眼睛作为一个驱动力来发生的。所以你的眼睛不断地在看,不断地在想,就算有时候闭上眼睛没有看,但你有一个所谓的内在之眼一直在看,一直在想。今天在刚刚那个引导的过程中,慢慢进入这个视频,甚至还离开了这个视频,这里有很多人也做到了。你放松地看的那个动作,其实你想的东西也放松了。当你在看,但不看具体东西,也就是你在想,但没有想具体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我大概可以理解Yama老师一直说的觉知睡眠或觉知的状态,也许跟这个东西是相连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活动会叫“观/想梦”的原因。
Yama:如果从“觉知睡眠”的角度来说,你知道你在睡觉,就像你知道你在做梦一样。
林昱:上次我们聊天你讲到这个,它对我的睡眠影响蛮大的。像我这样爱想事的人,睡觉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你睡过去就没了。对我来说,我睡着了就不在了,所以很舍不得睡觉。我们一整代人或数代人,熬夜男神或熬夜女神,就是因为舍不得睡。只是一个认知的转换,当我意识到原来我睡着的时候没有pass out,睡觉也就没那么难,没有那么依依不舍不想睡,不想放弃我的手机。其实“我知道”,或真正的意义是“我在”。
Yama:谢谢。从你刚才讲的来看,现在你对连续性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它不再是一个概念了。
林昱:对,对我来讲,我的人生不是有一部分是pass out的、black out的,我的人生是24小时连续都在那,这种感觉就是自己赚到了。
Yama:我的意思是说这个连续性,是在一种很全然、很纯粹的观看下,被发现的一件事情。当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世界、人物、环境和剧情上的时候,你很难觉察到这个连续性。只有当我们非常主动地、有意识地松开人物剧情、故事和环境的时候,我们发现贯穿着人物、剧情和环境,自始至终有一个连续性。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当这个连续性被你感知到了,你会发现做梦和你所谓的生活,是极其相符的。在梦中,有一个人物,他经历了某些东西,此刻我们都认为自己是某个人物,我们也在经历一些东西。但这个人物到底有多真实,比我们在梦里梦见的人物更真实吗?如果我们把现在这一刻称之为梦境的话,那它就是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梦境,但它和我们晚上躺在床上做的梦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这样一种认知,对你来说会意味着什么?也许大家愿意聊聊这个点。
林昱:重新看待“梦”,也会让你重新看待“醒”。对我个人来讲,我说我舍不得睡,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要求睡的质量。如果没有睡足多少小时,我会很抓狂,如果明天开会无法精神高度集中怎么办?或者明天早上健身表现不好怎么办?我必须得睡好,会有这样的压力。但对于梦的认知,或梦与醒的连续性的认知达成之后,我就重新看待“醒”。正常人睡眠有四个阶段,通常每阶段1.5个小时。在每1.5个小时的全周期之间,人是比较容易醒来的。这之间醒着的状态,对我这种讲究睡眠效率的人来说就很抓狂。天呐,我怎么能醒着,我应该睡着才对。我现在就会想,这之间还是一个连续的状态,我就继续闭着眼睛,我就继续让这件事发生。它就自然地从睡眠最后一个周期自然而然过渡到半梦半醒的状态,似睡非睡的状态。因为我眼睛闭着我没有看东西,所以我就没有想东西,它又慢慢过渡进入到下一个睡眠里去了,就不会有中间一段没睡的时间。我现在会比较容易面对以前在意的事情,甚至在客观上感觉醒了跟没醒是一样的,抹平了这之间的差别,挺好的。
Yama:实际上你不需要把重点放在“我睡着”和“我没睡着”这样的剧情上面。觉知睡眠的练习,让你把重心转移到你所说的连续性上面,你能够在“我睡着了”、“我没睡着”、“我失眠了”、“我入睡了”这一系列情节当中,找到“连续性”,波动、波折和跌宕起伏的感觉就不会那么强烈。
林昱:对,重点是不要碰手机。因为工作原因,我忍不住对影像为什么能够产生效果进行技术分析,所以大概可以了解你在做什么事情。你有意选择了无形之物,无论是光、海水、浪。会亮的“恒星”其实也是没有形状的,因为它是一团高温气体,没有真正的边界。你寻求所有无形的但又真实的东西,让我们放弃试图捕捉一个实体的努力,将此作为一种技术把我们带进去。我发现这次展览的布展也是,作品和作品之间通过声音、光,去蔓延,去互相渗透,把传统的作品形体打破。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完美契合的构建,虽然不符合普通的期待。
讲座现场,图片由OCAT上海馆提供
*图片如无特殊标注皆由讲者提供
*以上内容经由讲者阅读及审校
往期展览
当前展览
张鼎:高速形式
展期:2019年10月19日 - 2020年03月08日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展讯
购票请点击阅读原文
新 年 福 利
2005-2020那些与OCAT有关的记忆
OCAT15岁啦!开馆以来,我们看到很多观众驻足在展厅中的作品前,专注在讲座的现场中,有过疑问,也有过感触。如果可以,倘若您能想到些什么与OCAT有交集的故事,我们希望在此收集您的记忆。经过允许的部分,将被整理出来,作为送给OCAT的礼物,以微小的鼓励支撑艺术的信仰。同样你们也将获得来自OCAT的答谢,快来参与吧!
☞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留下故事
关于OCAT上海馆
参观时间 | Admission Hour
10:00-18:00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最后入场时间:17:30
10:00-18:00 from Tuesday to Sunday (Closed on Mondays)
Last Entry 17:30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Tel: 021-66085119
Email: ocatshanghai@ocat.org.cn
Weibo: @OCAT上海馆
Instagram: @ocat__shanghai
地址 | Address: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轨道交通8号线、12号线曲阜路站)
-1F Sunken Garden, Lane 9, Qufu Road, Shanghai (MTR Line 8 & 12 Qufu Road Station)
作者: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