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博物馆,坐落于狮子林东侧古宅内,建筑面积约500多平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苏州建城2500年时正式开放。苏州民俗博物馆藏品2000余件,展出约500余件。
苏州民俗博物馆现有“婚俗、生俗、节俗、寿俗及吴歌风俗”五个展厅。由“人生礼仪、岁时节令和吴歌风情”组成了馆内基本陈列。
婚俗展览复原陈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汉民族的婚礼模式;节俗厅把旧时虎丘山塘街出土全部仪仗再现观众面前;食俗厅正中,陈列一座比较典型的苏州家居厨房模型。
江南寄名习俗
古代,人们为了自己孩子健康长寿、幸福美满,往往有给孩子寄名的风俗。
江南一带,家长怕自己家“福分”不够,因而去找一家福大的人家,把自己家小孩名义上算成那家福大人家的孩子,从而使孩子顺利成长。
那户福大人家的家长,便成了这个孩子的寄父(寄爷)、寄母(寄娘),那个孩子便成了他们的寄儿子或寄女儿,这两户人家便结成了“寄亲”。
收寄孩子的那家,总是多子女家庭。旧时,多子多女就是福气,是否贫贱并不重要。京剧《打姪上坟》中财主陈伯愈很羡慕带着六个儿子到他家去蹭饭吃、要求施舍的穷人张公道,有这样的唱词:“张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陈伯愈年半百无有后苗”。
在接收寄儿子家庭的门口,靠上一架长梯,长梯上方放置一面筛子。小儿家事先准备好一只寄名袋,寄名袋过去香烛店有售,买来后就中写有小儿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把此寄名袋从长梯的蹬间空隙中传进寄父家,挂在家堂之上。到了孩子长大结婚前,此寄名袋仍须取回。
寄儿子家总是要送一些礼物给寄父母。至于寄父母送给寄儿子的礼物,第一次一定会包括一块包袱、一个领子(衣服领子)以及一个肚兜,以谐“包领大”之音(吴地肚、大谐音)。
另一种情况,也有寄名到庙里去的。孩子出生满月后,父母将婴孩带到道观寺庙,请道士、和尚取一个道名或法名,叫“寄名”。寄名时,出家人要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僧衣、道衣等等。最突出的是寄名符和寄名锁(索)。
《金瓶梅》里的吴道官除给西门庆的儿子许多东西外,还给了一付银项圈,上写“金玉满堂,长命富贵”,还有一道朱书黄绫符,上写“太乙司命,桃延合康”,银项圈和黄线符就是寄名锁和寄名符了。
等到家长认为孩子已经自己成熟成长,寄名关系便终止了。终止关系的仪式叫“还俗” “拔袋”,也就是把寄名时交给寺庙的寄名袋取回来,回到世俗中来。
包领大与寄名袋
发禄袋
发禄袋又叫“利市袋”。宋代古籍《梦梁录》称它为“百事吉”。
发禄袋由松柏枝、万年青叶子、古铜钱、竹筷子、丝绵、棉线扎成,松柏象征长寿;万年青象征繁荣昌盛;筷子象征早生贵;丝绵象征子孙绵延;丝绵染成红色表示大吉大利;古铜钱象征财源茂盛;棉线象征美满和睦。
江南民间婚庆时用发禄袋悬挂于床帐或盖房时挂于房梁,含有吉祥的寓意。等到家庭有重大活动时取出,新建住房的正粱上有的人家甚至还用金属铜编成发禄袋,称铜发禄。
上面或刻和合二仙。据说新婚铺床时,先摊席,后铺褥被,并要在被里放5只红蛋、4只团子,在床上两边挂青龙(即铜发禄、铜元宝及铜钱串),4面挂吉祥如意绣件,正中挂发禄袋。
清末如意发禄袋
铜发禄
抓周
抓周,中国传统风俗,现是东亚国家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
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
魏晋南北朝时已存在,“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抓周盘
苏州民俗博物馆民俗藏品
麒麟灯彩
盛泽人叫这类盛茶的罐子为“锡得”,或是最早都是锡制。平常放一些糕点米粉之类。
钱褡
凤舟灯
龙舟灯
清如意形熏香盒
苏州民俗博物馆其他民俗藏品
本内容图片资料均为乐艺会图库资料。
文字整理自网络资料。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
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