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6-20 00:42
展览:联合构筑
展期:2020年6月6日-8月16日
艺术家:陈天灼、丁乙、冯梦波、刘建华、刘韡、李可政、施勇、王功新、徐震®、颜磊、杨振中、杨君、原弓、周啸虎
策展人:杜曦云
地址: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工业园区观枫街1号)
指导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
时间:2020年5月4日
地点:北京市顺义区
杜 曦 云:在艺术发展史中,抽象艺术的鼎盛期是现代主义后期。你为何仍然选择抽象艺术这种方式?
李 可 政:抽象艺术是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一座高峰,从戈蒂耶、库尔贝、马奈、马列维奇,到格林伯格与诸多大师逐步把艺术从“艺术”中解放出来,再到极少艺术与观念主义两条前卫脉络合而为一、终结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经典抽象艺术作品,使我深深的迷恋!
李可政《无题》180cm×180cm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08年
杜 曦 云:为何选择几何抽象?
李 可 政:从直观上看似选择了几何图形,实际是用空间处理时间的空间边界……是一种主观需要。
李可政《无题》160cm×18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08年
杜 曦 云:这种被视觉化的时间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李 可 政:被视觉化的时间感,或者说被时间塑造的空间感,来自于审美意象的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存在。如何破解它,便成为了去往哪里的路径。
李可政《萌懵朦蒙》180cm×16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09年
杜 曦 云:你这十来年的绘画,一直是用理性的几何形体和精密的数理逻辑,创建和经营着丰富的空间。这些清晰、确定的空间,又都在酝酿和生成着各种生动喜悦着的“无”、“虚空”、“不确定”,召唤和呼应着观者心中的灵性。是什么在吸引和驱动着你这沉默孤独的十来年?
李 可 政:人与人之间我一直认为是相近的,差异不是很大,导致差异的本质是悟性。而悟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生的(无法解释的);另一种是后天的,通过大量阅读,思考,现实经历使人不断的感悟。两者合二为一所积累起来的认知,就会使我产生要求,而这种要求又会导致追问。
比如说我以前就会追问:“为什么有的人居无定所的过着安宁的生活,有的人住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这个问题形而上吗——当然!这个问题现实存在吗——当然!所以,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中,艺术家需要寻找到一种破解的路径或者源泉。所以尼采所说的那句话——宁可追求虚无,也不可无所追求——就显得尤为值得再次推敲。
李可政《无题》180cm×18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0
杜 曦 云:你的那些灰白色系的画,因为色彩和结构微妙,乍看时清晰可辨,继续看时,忽而模糊忽而清晰,感觉画面中的形体、空间在不断的起伏、显隐、呼吸。你是有意要造成这样的感觉效果吗?
李 可 政:在格林伯格那里迁越。形式是在创作主题与媒材的持续互动与对话中显现出来的,成就于一种感觉的理性,以及一种介入日常生活的生命意志的实践理性。画面所感知到的效果,是我需要摒弃一个无情的隐喻者的身份,进一步把它不可言说的那一部分交给观者。从而,我在画面的技法上使其出现互文性——用隐现的显现。
110cm×90cm《束》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1
杜 曦 云:轻柔的色彩,进一步确定了你画面中“空”、“无”的基调。这个世界问题不断,依然有很多的惨烈严酷,你避开这些吗?
李 可 政:我曾经和朋友说:“难”其实并不难,难的是“难得”。我在这里的“难”是指现实,而“难得”是指精神。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波洛克时期借助的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现在已不是精神分析学,而是德勒兹的“精神分裂”分析……所以我所处的这个时代语境中,重要的不是避开而是选择。
李可政《在时光中寻找时光》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180cm×160cm 2013年
李可政《在空间中寻找空间》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180cm×130cm 2013年
杜 曦 云:可以描述一下“难得”的精神的大致方向和轮廓吗?
李 可 政:比如说,这件事情很难!难得你能一直坚持下去!这里的“难”是个客观事实,而这里的“难得”就是面对“难”而作出的决定性选择。使事物变为“难得”的过程中,一定是由某种理念、信念作为支撑的。由“难”转化为“难得”,就是由现实上升到精神。
杜 曦 云:你这十来年的作品一直是抽象艺术的形态,以后可能会选择具象的方式吗?
李 可 政:这实际上牵涉到认识论的问题。我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和所有同行一样,考学时要从具象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三大面五大调”。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对我进入艺术最难以摆脱的阻挠。从艺术教育的角度看,“三大面五大调”是希望能作为无基础者的基础帮助,使其进入。但以当今的语境来讲,实在是太过于陈旧。我觉得真正进入艺术要以抽象开始,训练人的宏观以及归纳意识,会对审美、观念、情趣、认知等有更高的意义。
无论是选择抽象还是具象,或是装置、雕塑、多媒体综合材料,最终都是我思想的载体。对我来说,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20171202》180cm×36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7年
杜 曦 云:哪些艺术家对你有比较大的影响?
李 可 政:马列维奇( 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莫兰迪(Giorgio Morandi)、克莱因(Yves Klein)、丰塔纳(Lucio Fontana)、罗斯科(Mark Roth ko)、阿尔伯斯(Josef Albers)、斯泰拉(Frank Stella)、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纽曼 (Barneett Newman)、林寿宇等。
杜 曦 云:你的画面似乎不是思辨型的“观念艺术”,是杜尚所说的纯然“视网膜的艺术”,需要纯然的观看来获得内心体验,对此你如何看?
李 可 政:库尔贝也曾试图毫不留情的冷静观察,只画不受思想干扰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马列维奇则强调在基本的几何形体中利用有限的颜色,来表达“由纯粹的艺术感知而产生的崇高感”。他曾指出:“对于至上主义艺术而言,客观世界里视觉所产生的现象,就现象本身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它们之所以重要,在于会令人产生感觉,而不是客观的事物或环境本身。”
作为作品的存在,我的作品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作品被创作性存在,这个方面在于创作者(也就是我);另一方面,是作品被接受性存在,这个方面在于观赏者(也就是观众)。被创作性和被接受性合二为一,产生了作品的完整性。
我更倾向于罗兰·巴特的“使作者消失,让读者诞生。”于是也就有了那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作品的观赏者具备何种素养,以及如何纯然的观看然后进入其中,使审美意象形成,产生真理的原始发生,也是很重要的。
《墙》100cm×10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1
杜 曦 云:你在画的过程中轻松喜悦吗?
李 可 政:在创作过程中,轻松喜悦的心情小于纠结、否定、推倒、重复、不确定等心情。但还是有喜悦的。比如,我预设一块颜色,结果调出来的色彩效果超过我的预设,我就会很得意。整幅作品完成后的效果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就会很满意。
《无题20180815》80cm×6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8年
杜 曦 云:画的过程中,是需要调动某种心境,还是需要推敲某种视觉形象和结构?
李 可 政:调动某种心境,推敲某种视觉形象和结构,这是肯定会有的。创作时的心境对我极为重要!我体验过的最好的心境,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似乎被某种旨意所指使。这种感觉极为美妙迷人!但遗憾的是短暂,不确定它什么时候会来和会再来……
杜 曦 云:那指引你的旨意能让你感觉美妙迷人,是因为若有所悟,还是因为美妙本身?
李 可 政:这个问题,是我用所学的知识、逻辑和思想无法解释、无法言说的。
杜 曦 云:这种美妙迷人,是轻松还是激昂?
李 可 政:有轻松也有激昂
杜 曦 云:这种美妙迷人,每次不期而至时是似曾相识的吗?
李 可 政:很早以前我读过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里面描述了关于人的一种高峰体验。我觉得把这个问题量化分析时,和他所描述的感受有点相似:像心里感觉诗人来过,但很快就又走了……
杜 曦 云:在画画以外的其它时间里,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李 可 政:有过。
杜 曦 云: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躁动狂乱的事情越来越多,目前又遭逢剧烈震荡期……你的日常心态平静吗?
李 可 政:托马斯·曼曾说过:“一个人一旦找到了自我,他不能总是停留在自我。”我是有同感的。所以日常心态平静也不平静。
杜 曦 云:你正在进行的新作,和以往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李 可 政:试图把画面中的形再加以抽离,使视觉更为纯化……
《无题20190516》110cm×90cm 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 2019年
杜 曦 云:你在不断纯化画面视觉和其中的“灵”时,有没有横向比较:你和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罗斯科、纽曼等艺术家通过作品召唤的“灵”有何异同?
李 可 政:这个问题是递进式。在我刚接触抽象艺术作品时,靠的是一种直觉,觉得和我自身的审美情趣吻合,产生了一种喜爱和着迷。当我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时,我发现抽象的背后是有乾坤的。所以我对这些艺术家的认识是分阶段的,起初是对图形的视觉认识阶段,慢慢我发现其实他们的作品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哲学背景作为支撑。
于是我几年前发起成立了一个讨论小组,叫“所知小组”。我很喜欢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所以就用“所知”来命名这个小组。这个小组由中央美院极其优秀的博士生组成,起初是赵宏伟、朱橙、沈森和我,后来加入了赵炎。
因为面临毕业和刚毕业后的工作压力,大家也是聚少离多,平时通过微信群和私下交流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对哲学展开探索,以现象学为主,从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拉康、福柯等开始研究,这过程就像进入一个无边无际的黑洞!虽然是黑洞,却也有光亮的启发,在逐渐了解这些伟大哲学家时,越发感觉尼采的伟大之处。
从这里再转向去看马列维奇、罗斯克、纽曼等艺术家的作品时,我才明白不是只含有哲学那么简单。在这个认识下我明白了——自己选择的道路面前就是一座高山。我在和大师们横向比较时,是希望通过他们来寻找一条通往高山的路径。
《视觉的思觉》Think or Not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780cm×540cm 2017
杜 曦 云:这个高山通向什么呢?
李 可 政:通向内心的那个自我。
杜 曦 云:内心的自我通向什么呢?
李 可 政:一种归宿
对话者
ABOUT SPEAKERS
李可政 | 艺术家
1983年生,200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主要从事抽象艺术创作,聚焦于“灵商”这一主题,作品用“几何抽象”这种国际化的方式,表达着各种生动喜悦着的“无”、“虚空”、“不确定”,召唤和呼应着观者心中的灵性。
参加的主要展览:《再空间》(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8)、《边镜-李可政个展》(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7)、《自由场域》(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17)、《抽象艺术新一代》(寺上美术馆,北京,2014)、《青年决定未来》(K11艺术馆,香港,2014)、《变异-中国当代新锐艺术家推荐展》(上海,2013)、《时间的边界》(798艺术区,北京,2010)、《种子》(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2008)《中德艺术家交流展》(影像作品《三月的星期三》获一等奖,天津,2007)
Li Kezheng
Born in 1983, Li graduated from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08, now work and live in Beijing. mainly studying abstract art creation Focusing on the theme of "Spiritual Quotient", Li's work uses "geometric abstrac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expressing various "nothingness", "emptiness" and "uncertainty" with vivid joy, summoning and echoing the spirituality of the viewer.
He has participated in a number of exhibitions with art museum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Respace, Whitebox Art Center (Beijing, 2018); Mirroring Edges - Li Kezheng Solo Exhibition, Whitebox Art Center (Beijing, 2017); Free Realm, Tang Contemporary Art (2017);New Generation of Abstract Art, Sishang Art Museum (Beijing, 2014); Save the Date - Art Nova 100, Hong Kong K11 Art Centre (Hong Kong, 2014); Disparity – An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Shanghai, 2013);Boundary of Time, 798 (Beijing,2010); Seed, China 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 ( Pingyao, 2008); China-Germany Artist Exchange Exhibition, the First Prize to Video Work “Wednesday on March”, (Tianjin,2007)
杜曦云 | 策展人
策展人,1978年生,2000年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昊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
他的艺术观点著述于各类杂志和出版物,并曾主编《艺术时代》等刊物。他曾参与组织、策划多个展览和项目,近期包括:蒙塔达斯:亚洲礼仪,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年;今日之往昔:首届安仁双年展,2017年;走向未来:马德里·北京音乐潮,塞万提斯学院,2017年;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展,百家湖美术馆,2016年;北京·798诞生纪(2002-2006),宋庄美术馆,2016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