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 art”,无论翻译为“普普艺术”还是“波普艺术”,都离不开一个“普”字——把艺术普及化、普通化,让普罗大众都能够触手可及。带有几分调侃,鲜明的色彩、明快的线条、颠覆传统创作方式,处处都那么突兀、张扬,或者说是“特意浮夸”。观念比艺术品本身更重要,这就是波普艺术的内核。
对于想要了解潮流艺术、波普艺术的你,看完这几部电影/纪录片或许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当我们随手翻开一本艺术杂志、随手涂鸦本或者浏览店铺里的展品,都可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没有好奇过这样的风格是谁创造的?它们是不是都在模仿着谁?没错!这种画风的来源就是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他曾用颜料涂抹了威廉·德库宁(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的一幅作品,然后将其命名为《已擦除的德库宁的作品》,如此荒谬的一件事竟然还得到了德库宁本人的认可。
▲《已擦除的德·库宁的素描》
他把自己睡过的床和被子装到画框里,然后加上一个枕头,将颜料倒在上面任其自由流淌,看上去好像浸满了血一样。他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第一个这样表达的艺术家,有人形容他:在垃圾中拾得艺术。
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把大众图像拼贴成大型丝网版画,对波普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部纪录片纪录片就讲述了这位不羁艺术家的60年创作生涯。如果给你15分钟,你会用它做些什么?是读几篇短文?还是听3、4首歌?还是慢跑2公里?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回答,但如果你能够对话安迪·沃霍尔,所得到的答案肯定闻所未闻的:“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做15分钟的名人!”
这是约半个世纪前,美国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尔提出的“15分钟成名论”,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看起来,竟如此具有预见性。
1962年,沃霍尔以32幅《Campbell's Soup Cans》(金宝罐头汤)系列画作举办了自己的首个波普艺术展。这组作品将金宝浓汤罐头形象进行丝网印刷,正可以看做当时经济迅猛发展的美国经济的隐喻。
而由他掀起的艺术大爆炸,在他逝世近40年后,依然在各地余波荡漾。
作为成功的模特,伊迪·塞奇威克有其噩梦般的过去——她曾被父亲和兄长性骚扰,并一直在与海洛因和精神疾病作战。1965年,她遇见了沃霍,成了他的“超级巨星”。沃霍让她主演了自己的许多电影,但两人却在1966年分道扬镳,《工厂女孩》回顾的正是两人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影片中许多画面都是极具波普艺术风格的,镜像的黑白以及粗砺感,还有那个混乱的“工厂”中堆放的所有商品等,这不仅仅是布景的效果,更是当时真实情景的再现。
真实的安迪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室称为“工厂”,他大量著名的平版画、电影剧本和短片都是在“工厂”诞生的。包括鲍勃·迪伦、杜鲁门·卡波特和卢·里德等流行文化标志性人物都曾是“工厂”的常客。
影片不紧不慢地叙述着安迪和他的灵感缪斯——伊迪·塞奇威克的故事:她红极一时,不谙世事又轰轰烈烈,她的时尚与她悲惨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她的时尚感引领着所有激进或不激进的艺术青年们,可以说伊迪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波普理念,但最终却被世界咀嚼、抛弃,令人惋惜。
2013年,神秘的街头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在纽约进行了名为“Better Out Than In”的艺术项目,在这期间他一共为世人留下了16副经典作品。摄制团队也在这一个月内实时追踪班克斯在纽约的动态,最终剪辑成为这部影片。
在Better Out Than In涂鸦企划中,Banksy在纽约中央公园举办“陌生人”销售活动:就是请来一位陌生人售卖自己的作品,每副画作只要60美元,至于这个陌生人究竟是不是“陌生人”就不一定了。 但整个过程中,只有寥寥数人购买了60刀的班克斯签名作品。结果转年来在英国宝龙拍卖会上,《Kids on Guns》和《Winnie the Pooh》以214000美元的价格成交,而这两幅作品就是来自当初无人问津的街边“地摊”。
《Kids on Guns》
人们怎么看待他,怎么对待他的作品,这些互动才是班克斯作品的终极意义。日本著名现代艺术家奈良美智,其最著名的作品便是那个始终流露着孤独和愤怒情感的大头小女孩。小女孩恰如每个人灵魂深处最躁动的部分,在观者心中激起深深共鸣。
“Cosmic girl (eyes open, eyes shut)”,2008年
(墨融艺术有售,详情请后台咨询)
进入新千年,奈良美智带着他的孩子举行了世界巡展,之后回到老家青森投入到"A to Z"回顾展的准备工作中。摄像机跟随着这位忘我的艺术家走遍世界各地,真实记录了他创作中的点点滴滴,带领我们真正进入到了奈良美智的世界,更触摸到他内心深处那不着痕迹的转变。
影片展现了奈良美智作为一个艺术家几乎所有的特质。有一些是奈良面对镜头直接说出来的,如“孤独和疏离感是我创作的动力”;有一些是他没有说出囗,却被观众看见了的,如镜头前的羞怯、儿童般的天真、拨开繁华体察到纯粹的洞察力,因为谦卑在赞美面前表现出的疑虑、对于过往的想念,以及对到达的深度和高度始终保有的怀疑。
与其说是由奈良美智引领着观众在不同的城市间巡游了一番,不如说观众是由镜头带领着,在奈良美智的人格、情感和思想里做了一次旅行。
奈良美智的旅行是珍贵的。旅行之前,人们知道奈良的娃娃是谁,长什么模样,旅行之后,人们知道奈良的娃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影片中,大约用10分钟时间记录了奈良创作一幅画的过程,从对着墙上的一张白纸发呆到最后装帧。激烈的摇滚乐,一支一支的香烟,从他站的地方到墙面之间,距离不过几米,他无数次徘徊在这个距离,伸出手,从指缝间找着艺术家的灵感,对于一个喜欢独自画画的艺术家来说,创作过程中的点滴到底给了他多少安全感和归属感,在这趟旅行中你可以寻找到答案。
艺术不该是高高在上的精英主义,而是该“接地气”地深入普罗大众,相信通过以上推荐的这些影片,能引发你对此或多或少的思考。
关注墨融艺术公众号了解更多
艺术品购买请访问:Moderose.cn 或添加微信:17705812739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