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在南艺美术馆开幕

2020-11-20 18:04

pDwM7vIxyPi3Cyx44Mu8AKuh51RqwgiLWkRsRhri.jpg

李小山与部分参展艺术家及“中国当代水墨年鉴”项目出品人合影

2020年11月19日,“档案:逐渐形成的闭环——2020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序幕,此次展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担任艺术总监,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林书传担任策展人,共邀39位当代水墨艺术家参展,展出作品80余件。

35年前李小山在《江苏画刊》发表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中所指出的“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35年后,水墨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概念,且还在继续扩张。面对这样的状态,我们谈什么,从何谈起?此次展览借“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契机,我们重新回到“穷途末路”说的起点南京,围绕“档案”与“闭环”两个关键词,再次展开关于当代水墨的讨论,为当代水墨的发展与研究又一次提供了有价值的样本。

g1RmaMbYCpFHsNf0HEY0bk8so1Jgmk8DvW8tq2UF.jpg

iptXi1Mi7XTwn1Xv7XsuxkN8zlJMqOJkyo3JvP5H.jpg


ZPLSELQew0bRcHRdgPMLBp3hEzIR6mAIfSfOZ42N.jpg

展览现场

展览之初,李小山先生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经过了三四十年时间,从焦虑、试探到稳定,水墨画领域逐渐形成了显而易见的闭环:与传统相比,它是当代的;与西方相比,它是本土的。在这样的闭环里,一切都是自我循环、自我论证、自我定位的。

针对这一命题,策展人林书传进一步阐释:“这次展览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比较‘不友好’,一个‘不那么友好’。‘档案’与‘闭环’的概念,都不由自主的将水墨放在了一个循环系统来进行讨论。一方面尊重‘档案’在艺术史料上的真实,另一方面又通过‘闭环’来质疑‘档案’的有效性。”

展览向参展艺术家们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试图从绘画作品中讨论水墨作为绘画本体最核心的属性,而艺术家们也通过作品回应展览命题,从而回应当代水墨的核心问题。

9HK2OUJmVFRq3OsDiFdHo4P189ppezVnFT66Ucen.jpg

qeWPYivCZLRe7tFpgFOPX8GeDdNLP9HNcq3LlTF2.jpg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李津表示:35年前我在南艺进修,也是第一次来南京,李小山、周京新这些艺术家和朋友也影响了我,如果没有南京,也许我是另外一个李津。当代的水墨作品有这么多的风格和面貌,这是时代造就的,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一直用“穷途末路”来提醒自己的话,我们肯定比现在画的都要好。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认为所谓的“闭环”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生态,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角度,看似是从各自的视野出发,其实都是与大环境相关的,没有对错,就是一种存在。

江苏省国画院画家秦修平坦言,李小山先生一直是冷眼旁观,“闭环”这个词囊括了水墨画当下的困境与可能性,提醒大家不要沉迷于现在的“水墨热”,通过裂缝照进闭环的这道光,将为水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将迎来水墨真正应该呈现的状态。

tl6VC9P5jHCtZh7e2Q1LNFrqAWCX8jPv7bcfMEBb.jpg

d4XeA5j5Au93EYJWFFmz7NaJG3QoCFb8WZUHzoNh.jpg

kY7CtFpD6T87Q66hZrcOhGlBO3351aQQT4WzQ8d7.jpg

展厅现场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煜说:“其实我们都是档案中的一个个案,水墨的外延在拓展,但是水墨的内核是一直不变的,对水墨的敏感性是我们的民族基因带来的优势。李小山先生曾经一句话激起千层浪,闭环可能是一个周期性的,而不是封闭的,我理解的闭环,是螺旋状向上的圆环,大家对水墨的理解会越来越精确,当代水墨的艺术家也在做出更多努力,让‘当代水墨‘的概念深入人心,影响更多的受众。”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魏青吉认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从不自信到慢慢自信,到现在显得比较自信的状态,是进入了一种惯性,需要再做拓展。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从2016年发起至今,行至五年,持续以“年鉴”的形式,广泛吸纳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全面地呈现年度当代水墨的崭新面貌,不仅在水墨发展史上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其展现的学术、先锋、专业态度,也为水墨艺术的未来发展树立了典范与标杆。

FQ240wz6OtFvZd7HOZS3eLyhEAAfTYULXNJYguvz.jpg

ZWZavTBRExgk7wsLlssVxBaqn229B24LpbIve2eH.jpg

eYi2OPQpoZShISuYpzlHElbW6lH8Ffw9UShDIGWU.jpg

展厅现场

此次走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是继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之后,再一次走进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徐华翎评价说:当代水墨没有教材,都是生动的个案,年鉴展作为梳理当代水墨发展的学术性展览,走进艺术学院美术馆,代替了学院教育的教材,提供了现场教学的样板,对年轻的未来的艺术从业者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复旦大学教授王天德表示,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定义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让观众对当代水墨有了更多的期待。

最后,艺术家李津说:“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从旁观的角度看艺术的走势,给美术史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的丰富、详实的资料,很荣幸,我们都是“年鉴”的同行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以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学术命题,一次次激起关于当代水墨的深度探讨,希望年鉴能成为打破闭环的那一束曙光,为当代水墨带来无限可能。

Q3PspNcwTx02nXNGcX8wUgeQaY57EyLv48vkYdyC.jpg

档案:逐渐形成的闭环

2020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

艺术总监:李小山

策展人:林书传

开幕时间:2020.11.19 15:00

展览时间:2020.11.19 – 12.19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组委会

承办:大川文化、谋道文化

出品人:张凯、张宗喜

参展艺术家:

常青、陈苏平、崔振宽、董小明、杜松儒、高茜、何剑 、靳卫红、李津、刘丹、刘佳、刘庆和、陆春涛、罗拥军、秦修平、丘挺、单鼎凯、沈勤、孙浩、孙晓枫、汤国、田绍登、王冬龄、王劲松、王天德、王煜、魏青吉、吴可、吴湘云、武艺、徐华翎、徐累、徐龙森 、张正民、周京新、周名德、周韶华、朱伟、祝铮鸣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