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思考 | 美感的养成即一场精神的远行

艺术不是宗教,但一直以来,它都是我情感上的信仰。


思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已然成了我在思想和心灵上的远行。艺术的思维也已融化在我的意识之中,渗透在我的皮肉和血液里了。

 

写完《美——为我所感,却不为我知》之后,又写了续篇《美感的养成即一场精神的远行》。上一篇主要谈【美】,这篇主要谈【审美】。这篇依然采用自问自答的行文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102/4118f5cfb565d6f2ba54458fed47110d/4118f5cfb565d6f2ba54458fed47110d.jpeg


Q:审美训练可为类人带来怎样的意义?

 

A:对人类而言,世界可分为两个:一个是现实世界(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现实世界是经验的世界,我们凭借经验去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在无需思考的情况下也可完成,我们产生的许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但深究就会发现,所谓“下意识行为”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模式(习惯),几乎运用不到直觉。经验世界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时间久了,意识的重心就转移到了物质世界中,于是精神世界就会随之缩小,久而久之,我们内在的感知力就会下降,甚至变得麻木,而麻木无异于心灵上的慢性死亡。

然而,审美训练是对直觉(知觉)的训练,它是对治麻木、解除苦闷的良药。审美训练可以使我们麻木的神经重新获得弹性,从而感知到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鲜活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训练审美直觉的意义和作用。

审美是一项非常综合的、并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产生美感体验的过程中,人类的觉知、感知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被唤醒。

 

 

Q:美感是如何养成的?

 

A:宗白华先生曾说: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进一步说,就是我们要以空灵的心,以最纯净的本色和最自然的心态,来接受美的意象和意境的降临。心思要飘摇于天际,情志要超越于物我、有无,精神融汇于道境,心灵才能在最广大的空间中跃进。所谓美感的养成,其实就是一场精神的远行。


 

Q:关于“美感的养成”有没有具体的步骤或秘诀?


A:我比较赞成丰子恺先生对审美心态的观点,他认为“保持一颗孩童的心,纯净无尘”是审美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这样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可一点都不简单。

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本领,这些都使我们的头脑变得更逻辑化、更模式化。而最初,我们的头脑中是没有“边界感”的,是后天的学习使我们对事物产生了“分界感”,使我们从合一的状态走向了分裂(二元对立)。

我们会发现,逻辑的头脑只要稍加训练都会获得,但对心灵直觉的训练却并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就。审美训练是一场不知归期的远行,不但要求我们向外走得更远,还要求我们向内走得更深。

从审美经验的角度来看,一切智力的活动,都是阻碍培养美感的东西,塞满物质的心和充满知识的头脑同样都是感受不到美的。知识是逻辑的,美却在逻辑之外,因此,在知识中寻找美,是找不到的。这就好比我把钥匙落在了房间里,却到室外草坪上去找,在错误的地方怎能找到想要的东西!

所以,需从根本上意识到美不能在知识中寻找,也不能在逻辑中证得。明白了这一点后,就明白了宗白华先生所说的“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培养美感就是提升心灵的直觉,就是在为大脑“解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2/38bd853b86e7ee0a2ab794af2dfd0529/38bd853b86e7ee0a2ab794af2dfd0529.jpg


Q:什么是心灵的直觉?

 

A:就是外在感觉讯即转化为心灵的直觉,以人的内在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综合感悟力与穿透力去把握对象的实质。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安宁时,就会产生心流,那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会使我们的幸福感倍增。

 

 

Q:具体谈谈“逻辑之外”是怎样的一种审美体验?

 

A:下分别心,将天地万物涵于自己的生命之内,以与天地万物直接照面,这是超共感的共感,共感到已化为物的物化,是超想象的想象,是超自然的自然,想象到“物物者与物无际”。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所谓“离形去智”是指艺术创作或审美活动中非常奇妙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审美体验。

彭吉象在《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一文中,对“离形去智”作出了非常详尽的解释:

“离形”是指摆脱生理而来的欲望,是对自我生理欲望的排除,是对自我肉体存在的忘却,去除一切欲望的心灵,这就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去智”是指摆脱普通的知识活动,对自我理性和知识的超越,理性和知识常常是强加于自物刻意的理性追求,不利于审美观照于艺术创造中心灵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心灵本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或许这恰恰是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所在。因而,只有当一个人彻底抛弃是非得失的理智考虑,甚至摆脱普通的所谓知识活动时,才能真正沉浸于艺术的境界,从对事物的审美观照中得到一种高度的精神喜悦,达到一种“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也提到:去智,是忘掉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活动;剩下的便是虚而待物的,即徇耳目内通的纯知觉活动,这种纯知觉活动,即是美的观照。

从上述来看,审美的核心在于能空,停止逻辑思考和大脑中的知识活动,唤醒直觉。

 

 

Q:如何看待专业知识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A:首先,要明确一点:知识是工具,不是目的。知识不是智慧,是为了获得智慧,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正如头脑的理解与证悟的关系。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审美活动,但它只是辅助工具,它辅佐于直觉,同时也能起到修正直觉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专业知识在审美中可以起到理性认知的作用,但在感性认知方面却是一种阻碍。

 

Q:如何理解“知识是审美的障碍”?

 

A:在一次没有目的的阅读中,我在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中偶然发现了他对于知识的独到见解:

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只会阻碍你看到崭新的事物。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头脑的活动已经变得过于重要,它不断地阻碍我们看到崭新的事物,使我们无法看见已知同时发生的另一个东西。因此,知识便是求道者的障碍,它使得我们无法体悟那个在时间之外的东西。

克里希那穆提的睿智总是令我如此钦佩!他已发现日常知识活动对人头脑的局限性,日常知识经验会“阻碍我们看到崭新的事物”,因此,他提倡“摧毁就是一种创造”,后又对此做出一番解释说:“必须摧毁的不是建筑物、社会体制或经济制度,而是表层意识和潜意识底端的防卫倾向,以及被合理化的各种对安全感的需求。”

所以,要小心你所学到的知识!


 

Q:培养智力可以提高审美吗?

 

A: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培养智力和辩证能力,我们不断地挣扎、探讨,想要变成某种理想的状态,却忽略了眼前这个美妙的世界及丰盈的大地。这个属于你我的大地,跟那些心智上的荒谬言论是截然不同的,它就是眼前活生生的事实。不幸的是,我们一直用琐碎的思想和狭隘的地域观念来划分它。因此我们已经忘记了如何快乐地活在这块大地上。

现代教育一直在拓展人们的智能,它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解释和理论,却难以带来情感与理智的平衡。理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滋养,它或许能推理、探讨、分析、作结论等,但它毕竟是有限的。审美能力与智力高低也不成正比,社会上不缺乏智商很高但审美能力低下的人。审美是综合性的,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对感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审美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一个极其综合的训练,急不来的。


 

Q:如果说“知”属于理的部分,“美”属于情的部分,那如何理解“理”和“情”的关系?

 

A:"理"可以解释,"情"不可以。一件艺术品,有可知的部分,就一定有不可解说的成分,这就是艺术的秘密。艺术只有你看不透、讲不出、听不到,而又能感觉到它确切存在的时候最有力量。

理和情可以互相影响,却始终不能代替彼此。它们就像太极的两级,在此消彼长之间互相转化。我们当有“在趣不在理”的审美心态,因为真正的艺术让人无言,真正的诗行无法诠释

 

 

Q:如何概括中国传统美感的基本特征?

 

A:上学时,我最喜欢《逍遥游》,不但百读不厌,还常读常新。《逍遥游》中包含着一种豁达的审美观,中国传统美感心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游”。“游”是在“天人合一”境界中精神自由的解放,建立精神的自由王国,而这也正是创造审美境界的主体根源和审美实质。

“游”并不是精神无所指向的散乱漫流,它是散而不乱的,无拘束中有指向,是在凝神中神游,这也被中国艺术家当作审美思维的要领。

文学和艺术不分家,文学之中包含艺术的思维,艺术之中也含有文学的气质,它们互相滋养。而且中国美学思想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中最深层的美感和最深层的性感皆来自于思想。

 


Q:“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观、世界观和宇宙观,为后来多方面的社会实践奠定了广阔的理论基础。那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审美观的?

 

A:在古代,人们意识到“天”所代表的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世界,包括时空等要素,是世上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说。

从原始社会的祭祀上天的仪式中便可看出,古人对变化莫测的大自然十分敬畏。

《周易》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明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

“一”是多样化的统一,即是一切,即是圆满的具足。这是西方人理解不了的,中国人认为精神最高的境界是“物我为一”,是“天人合一”,是消除二元对立的状态。一,在东方可代表无限。

 

插一段:很人多认为古人之所以有“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思想,是因为古代人没有科学的思维,就武断地认为这是伪科学。在此,我想补充的是,你可以说它是非科学,但不能说是伪科学,其实中国在“前科学”上的成就是有历史意义的,这是不容忽视的。

 

以下为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对“天人合一”的辩论: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为大,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道也。

墨子: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荀子: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以上皆为“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可见,它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并且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如《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功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说法,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中在中国古代造物活动中审美法则的具体化体现,认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是体悟式的,且具有内向性。我们不得不去联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Q:如果说“天人合一”思想是前科学,那美学与科学又是什么关系?


A:美学与科学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填补了唯理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漏洞,一个缺陷,那就是感性世界里的逻辑。

宗白华在《康德美学思想评述中》说道:“‘低级的’感性认识,这直观的、暧昧的感性认识里仍然反应着世界的和谐与秩序,这种认识达到完满的境界时,即完满地映射出世界的和谐、秩序时,这就不但是一种真,也是一种美了。现在所谓的美学,原来就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

科学心灵与艺术心灵本不相同,在每一个人的具体生命中,可以体验得到的东西,也与唯心唯物之争无与。科学追求的是普遍性,是一种特定的抽象的总结,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但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

 

 

Q:如何理解“距离产生美”?

 

A: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距离”,距离是对“产生美”的一个限定。离得太近或太远,都不行。所以,掌握好这个“度”很重要,要有分寸感。

这句话中的距离”指的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心理距离。随着物理距离被征服得越多,心理距离拉开得就越大,从而对从直接环境中脱身而出的个体性也就愈益珍视。所以,美感的养成必须要求我们与现实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在此,需引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须在观赏的对象和实际人生之中辟出一种适当的距离。艺术的成功或失败,就靠它对于观赏者的距离远近如何。距离太近,它容易引回到实际人生里去,便失其为孤立绝缘的意象。距离太远,它又不能引起兴趣,使人难了解欣赏。”

懂得保持合理的距离,不仅是审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生活智慧。“返回内心”实质上就是审美,也正是蒋勋老师所提倡的“美就是回来做自己”。

 

文末,以“距离产生美”这一生活智慧回到了现实中,兜兜转转走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这是一场美学散步,一场精神远行,犹如做了一场梦。

 


文/ 刘子歆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交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