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大约是在2017年左右,陈飞开始画静物画。这一转变有些出人意料。
学绘画的人都知道:在绘画的类型划分中,静物画相对弱势一些,之后是风景,再然后是人物。
因此,一位成熟的职业艺术家,很少有人从人物回过头去再画静物。
但陈飞却恰恰相反。被称为“卡通一代”代表艺术家,且早早获得认同的陈飞,在职业生涯从年轻艺术家往中生代艺术家发展的过程中,却做了一次大胆的转变。
《自画像》,陈飞,2015
对陈飞而言,静物绘画,虽然处于绘画题材中最低的等级,但恰恰是最温和,最不具攻击性的,反而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画面描绘的看似是一些瓶瓶罐罐,瓜果梨桃,但背后所要表达的内容却可以非常丰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把那些激烈的想法进行转化,反而多了一份设计的巧妙。
不过,陈飞转向静物画,野心并不仅仅在此。在这一系列静物画背后,他所关注的其实是“美术”这一概念: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最早一代留学西洋的艺术学子,把油画引进中国之后,它的发展与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面貌紧密相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油画,更多是“美术”这一概念,而非理解的西方“艺术”。
但陈飞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东西。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工作者,陈飞有着更大的野心:在当下画静物,能够赋予它怎样的潜能与新的使命,才是陈飞选择静物画真正的出发点。
艺术家陈飞
这批作品中,每一幅静物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有的看似画的各种主食,实则探讨的是疆域问题;有的看似画的是油盐酱醋等调味料的瓶罐和茅台酒,实则关注的是阶级问题。
无论是阶级、地缘、宗教、现实、政治正确......静物成为了最好的载体。此时,画面的内容是什么,不是决定这张画品格的要素。相反,画面内容只是载体,是输出的途径,对这幅画的理解才是关键。
陈飞说:在这个系列中,他最想做的事,是如何把复杂的事情描绘清楚。能够让每一位观众体验到一种“阅读感”。
因此,在他的画面前,观众心领神会,总找到点什么与自己相关的内容。看着看着,或许还能捕捉到艺术家那:三分幽默、两分揶揄,一分不屑,和四分诚恳······在“读”陈飞绘画的过程中,愉悦感油然而生。
陈飞个展“团圆”展览现场,贝浩登纽约空间,2019年
2021年2月27日,这批静物绘画来到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与国内观众见面。
很难想象,这是陈飞在上海地区的首次个展,也是这批静物作品首次在国内亮相。
毕业十多年来,陈飞在国内的个展并不多,此前仅仅在北京举办过3次个展,其他均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地方呈现。
2017年、2019年,陈飞分别在贝浩登画廊的巴黎、纽约两个空间做了2次个展,都是在画“静物”这一件事情。而此次个展可以看做是对这一系列创作的阶段性总结。
陈飞说他是一个推翻自己速度很快的人,不能一直消费一个点,这或许解释了他为什么从一位“明星卡通艺术家”,转而画静物的原因;而在此次展览之后,他也许会结束静物创作。同时也让人忍不住期待他下一次全新的创作。
陈飞 《致广大》 布面丙烯 320 x 140 cm 2018-19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雅昌艺术网对话艺术家陈飞:
上海地区首次个展:“早集”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是你在上海的首次个展,不仅如此,你在国内做的个展也屈指可数,从毕业到现在,总共只在北京做了3次个展,上一次个展还是在2016年,这和你同时代的艺术家路径很不一样。
陈飞:对,之前的个展都是在北京做的,没有在上海做过个展,只是参加过一些群展。
2016年之后,大部分的展览都是在国外做的。跟贝浩登合作之后,在画廊巴黎和纽约空间分别做过个展。
但展览并不是为了要去国外做而做,现在国内做展览变得没有那么方便了。它像电影一样开始有审查了,所以有些作品没办法展出。我的画都是按照一个展览系列地去画,每一张之间都有一些关联,如果一个展览里去掉一些画,上下文关系就变得不成立,展览也不够立体,所以就会牺牲掉一些国内展出的机会,让它呈现的面貌尽量是完整的。
雅昌艺术网:展览选择的是近几年的静物创作,如何定义此次展览?在展览呈现与布展方面有哪些特别之处?
陈飞:此次展览以“馆中馆”的形式——在余德耀美术馆原展厅里重新打造一个传统美术馆的陈列空间。
对于这批静物画,我其实一直强调的是“美术”的概念,而非“艺术”。这批作品看起来没有那么激烈,所以展示的环境就需要有一种冲突感。我想刻意营造出一种具有社会主义美学的氛围,而不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这是一种特定美学的展陈方式。
其实不是刻意地要在展陈方式上做一些变化。只是我觉得绘画的阅读,除了自身的绘画语言,整个展览营造的氛围也能起到作用。
像我这样的具象绘画,对观众来说,“阅读”起来会比较简单,可能会一扫而过,并不能清晰地读到你背后的文本信息,但你不可能跟每一个人去梳理绘画背后的内容,所以我把展览营造成这样一个氛围,希望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这些作品跟现代美术有什么关系?
陈飞,《剩余价值》,亚麻布、丙烯, 35.5 x 25.5 cm,2019
每一幅静物绘画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的静物题材作品既不同于你以往的作品,也不同于古典艺术中传统的静物画,它们“更有烟火气,与生活更加贴近”,为什么会选择静物题材进行创作?
陈飞:开始画静物画,是觉得在自我的创作中,需要有一个面貌来丰富一下。
我们之前对于静物画的理解,会认为它是学习艺术过程中的基础课。好像只有先学会了画静物,才有资格去画人体。所以职业艺术家,在他创作过程中,很少回去再画静物,感觉是一个更弱势的题材,更多像是小品创作,赋予不了更多的信息。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像莫兰迪那样的静物肯定不是。
我画了第一张静物之后,觉得这个点很好,就想展开画一下。
从2017年到2019年,我分别在贝浩登巴黎和纽约两个空间做了两次个展。这两个展览其实都在做这件事情。但在这一系列静物画背后,关注的其实是“美术”这个概念。
一直以来,我们理解的“美术”和西方所说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第一代西学留洋回来的艺术学子,把西方油画引进中国,之后经历上百年的发展,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我们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面貌产生关联,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发展出来的油画,我们习惯性称之为“美术”。带有一些实用作用,比如教育、政治、宣传作用等。
所以某个时代我们所接受的美学教育不是纯粹的艺术,而是美术。但这个东西它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因为所有的东西吸收过来之后,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土壤发生一些变化。
所以我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位工作者,在当下状态画静物,能赋予它怎样新的使命和潜能?这是我想努力尝试的。这是我尝试画静物背后的出发点。
陈飞 《太平图》 布面金箔、银箔与丙烯 200 x 100 cm 2019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雅昌艺术网:可否展开具体介绍几幅此次展览的作品:如《太平图》描绘的各种主食,《下半场》描绘的各种动物的骷髅等。
陈飞:其实每一幅画背后都有我想陈述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如果正常画出来的话,可能会变成一种宣传画或者讽刺漫画。比如我想画一个历史题材,势必就会变成一张功能性的绘画。
所以我做了一个课题:就是无论我想表达怎样的观点,我都要把它转化为静物画。
比如《太平图》这幅画,我想表达的其实疆域的问题。要怎样画?我想到了画粮食这个点。因为粮食是一个基础问题:民以食为天。所以我觉得这个点是相对准确的。
陈飞 《下半场》 布面丙烯 400 x 180 cm 2020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半场》这幅作品创作于2020年疫情这一年,画的是各种动物的骨骼,以博物学这样的方式来陈列。作品跟当时的心境有关: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隔离时间,物理上隔绝了很多活动和往来。外部糟糕的现实环境带来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我一直认为人不参与社会性的交流和活动是会出问题的,而每天的新闻和报道几乎都是很糟糕的,感觉世界的格局正在被改变。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撕开了很多的裂痕。拥有权力的人利用这场灾难去巩固权力,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去煽动仇恨,使人类几十年建立的现代文明在各自自保的立场上土崩瓦解。在《下半场》这幅画里,我用近似《最后的晚餐》的构图去描绘了一些拟人化的动物骨骼标本,就像在这种历史大洪流的漩涡里总有些跳梁小丑粉墨登场冥顽不化,但这些人生命力都极强,即使肉身死了,余毒也会像这些标本一样依然被陈列出来。
陈飞 《我的莫兰迪 2 》 亚麻布、丙烯 30x 40 cm 2019
雅昌艺术文:这这批静物作品中,除了上述两幅作品中描绘的主食、动物标本等,还有各种果蔬等,如何选择所描绘的对象?
陈飞:每一幅画中所描绘的物体都担任着不同的任务,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去做拟人化的设定。在这个系列中,我给自己唯一的设定是:无论表达什么观点,都要用静物的形式去表现。阶级,地缘,宗教,现实,政治正确......都会在这个范围内去设计,用什么样的内容能更贴切的传达,但又不能顺理成章,还能找到反差和矛盾。
陈飞 《我的莫兰迪》 亚麻布、丙烯 30x 30 cm 2019
比如《我的莫兰迪》这两张就是想去表现阶级,一幅画的是茅台,另一幅画的调味料的瓶罐。画面的内容就是要去寻找一些矛盾点,有矛盾就有两面性,看到两面性就会有冲突和变化。
陈飞 《同情》 亚麻布、丙烯 80 x 100 cm 2019
“我最想做的是把要讲的东西描绘清楚”
雅昌艺术网:和以前的作品相比,虽然这批静物作品在题材上选择不同,但在画法与风格上似乎是在之前基础上的延续?是否考虑过在绘画这门艺术语言上进行改变?
陈飞:这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在绘画语言上的突破不是容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就像我用具象绘画的方式来画画。我也曾试过用其他的方式去表达,但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迷恋具象。
具象并不等于写实,我迷恋的更多还是绘画语言,我会拿它去模拟一个我看到的具体的事物,会想一些方法,让我所描绘的对象看起来跟现实不同,更有趣。而我自己在绘画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乐趣。
雅昌艺术网:之前的采访中你曾提到过:如果给绘画类型分等级的话,静物画应该是相对低等的一种方式。对你而言,从画人物到画静物,代表了一种怎样的转变?
陈飞: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能把绘画全是以激烈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自己也适应不了那种状态。我意识到在绘画当中去宣泄情绪,意义不大。艺术其实没有义务去宣泄情绪,也没有责任去解决问题。
静物画这个系列不存在任何叙事性,它的图像表现方式过于具体,只是具象的绘画比较便于阅读,很容易会让人在图像上产生更多的主观联想,这有可能是个短板,当然也是我刚才提到的局限性,但这不是决定一张画品格的要素,画面内容是载体,是输出途径,除了你的创作方法还有对这张作品的理解。在这个系列当中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东西描述清楚,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了,因为在我的绘画世界当中它需要我做的也就是对复杂事物的清晰描述。
雅昌艺术网:静物画这个题材会继续下去吗?
陈飞:我一直在说,我是一个推翻自己速度很快的人,不能一直消费一个点。如果我觉得够了就不能再画了。这个系列已经陆陆续续画了十几张了,我觉得到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结束了。
陈飞 《拾荒者》 布面丙烯 115×179cm 2010年作
“我总是努力希望我的绘画能带给观众阅读感”
雅昌艺术网:很多看你绘画的观众都会忍不住感慨“画的太好”了,你认为绘画需要天赋吗?你怎么看待天赋这件事情?
陈飞:我一直特别羡慕那些有天赋的人,但我真不认为自己有。比如我们觉得里希特是好画家,甚至伟大的艺术家,但他绝对不是天才。有一种人,像毕加索,就是天才。
很多人是足够努力,又有理解力。所以我们很少形容一位画家是天才。
对我而言,希望我的绘画是可以跟人交流的,不会产生阅读障碍。如果我的展览上,观众能够在一幅画前面停留30秒,我就会觉得是一种幸运。我总是很努力希望我的画能带给观众这种“阅读感”。
雅昌艺术网:作为电影学院毕业的艺术家,虽然你转而从事绘画,但你是否还会有做电影方面的野心与计划?
陈飞:绘画和电影这两件事情我分得很开,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好两种类型的创作。我很清楚我是一个画画的,所以关于电影,我可能是作为其他的身份,比如出品或监制,那是另外一件事儿。
陈飞 《今夜突然下起小雪——致可爱的老汉史崔特 》 布面丙烯 180×140cm×3 2008年作
雅昌艺术网:还有一个好奇的假设性问题:你很早的时候就作为“卡通一代”的代表艺术家被认可,打上了成功的标签,对于这件事情你如今是怎么看待的?如果有一次机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现在的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陈飞:之前有朋友开玩笑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时间能倒回,你想回到哪个阶段?比如去纠正当时做错的选择,或者回到自己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
因为我也快接近40岁了,肯定各方面都不如以前。但我也没有想过要回到过去,哪怕往后会越来越差。所有的一切也不一定按照我所设想的发展,但无论怎么样,我想我都是可以接受的。
就像之前被称为“卡通一代”,我有很长的时间都陷在这个困扰里面,会刻意画一些不一样的题材,选择跟之前面貌不同的画廊合作等。后来随着时间的增长,经历各种风波,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没有必要回避,也没有必要拒绝。
我生于1983年,从小就是伴随着漫画长大的,一直到现在还保留着看漫画的习惯,它是渗透进我的身体血液中的东西。很多艺术家朋友,他们从小就接受非常严肃的科班训练,会拒绝看这些东西,后来发现有些人都不知道漫画书是从左往右翻的,我会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一门外语一样。
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没关系,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你在某个方向上不被认可的时候,可能会在另外一个方向上找到自己。
【结语】:推翻与重建,对一位艺术家而言,并非易事。而陈飞,推翻自我的速度,常常令人咋舌。当所有人都在质疑他可以如何从“卡通”中跳脱出来的时候,陈飞用了近五年的时间,在静物绘画上发展出了他艺术生涯中的新篇章。显然,在艺术创作这条道路上,陈飞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陈飞:早集
展出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展出时间:2021年2月27日-5月9日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