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子楠先生,字金石,1967年出生于河南商丘。自九岁开始习曹全、乙瑛、二王书法,后又拜祥隶创始人王祥之先生为师,潜心钻研祥隶。
王祥之先生曾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录制的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书法50家》之一。祥隶是王祥之先生倾其毕生精力研究创立的一种书体,2002年被北大方正开发入电脑字库,定名“祥隶”。这是继舒同、启功和刘炳森先生之后,书法家的书体进入国家电脑字库为数不多的书法大家之一。2015年,由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主编的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教育丛书《五体书法字典》中,其隶书选用的就是祥隶。一位书法家创立的书体,入字库、进课堂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得名师教导,文子楠先生的书法凝重质朴、端庄浑厚,用笔老辣,圆润中不失筋骨,古拙中不乏灵动,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韵味。其书体形成了个性鲜明、风格独特、雅俗共赏、且具有时代美感的书法语言,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腿短、腰粗是祥隶的基本特点,文子楠先生努力继承师统,把一幅书法作品看作是一篇乐章,把重墨看作是高音,轻墨看作是低音,在每幅作品的章法中强弱分明,层次互现,节奏坚定明快,在重复中变化,在变化中重复,使得每一幅作品产生出既和谐又生动的美感。
观文子楠先生的书法,执笔拟刻,笔笔相生,笔笔相映,心与笔相合,情与墨相融,一件件祥隶作品,亦是其心绪印迹的镜像。他的书法里拥有艺术家丰富的情感体验,写出来的东西绝无匠气,都是形神兼备,尤贵于神的佳作。既有审美的表现力量,也有文化的弘扬功勋,使艺术与学术的价值双重显赫。
王祥之先生曾高度评价文子楠:我认识子楠时,他的字已经写得相当好了,他从小就喜欢书法,尤其喜欢隶书。工作后他利用闲暇时间,临过很多汉碑,如曹全碑、乙瑛碑等。自从他接触到“祥隶"后,他深深地被这种端庄典雅、雄强大气的隶书所感染,从此便认真临习“祥隶”,由于他有扎实的书法功力,所以对“祥隶”的特点理解的很透,掌握的很快,能写出一手神形兼备的“祥隶”来。子楠的学书之路很正,他扎扎实实地从传统入手,进而学习有创新风格的“祥隶”,他排除了丑书的干扰,一心扑在传统书法上,他的书法之路会越走越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来。
文子楠表示,书法的神奇之处在于看易学难,唯心勤、手勤、意勤、方可通达。近50年的坚持,书法家文子楠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作者:王在望,中外美术交流网主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