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3月26日下午,一场与嘉德•宥爱艺术中心正在展出的“冷波普——曹再飞的浪漫主义”展览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即“日常景观的荒诞与艺术——曹再飞作品研讨会”,以现场与网络分享的形式,在嘉德•宥爱艺术中心二楼无限艺术实验教室举办。嘉德•宥爱艺术中心希望借此次研讨会,与批评家和艺术家们围绕曹再飞的艺术作品展开探讨,以不同的视角,对曹再飞的创作理念与艺术表达进行较为深入的学理探讨与价值评说。
研讨会由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大众文化研究学者徐旭主持。第一阶段,每位嘉宾轮流进行发言。第二阶段,嘉宾们自由讨论。第三阶段,嘉宾们对各自发言进行必要补充和总结,然后与在线观众进行现场互动。(由于字数限制,以下发言内容通过研讨会嘉宾的录音概括整理。)
研讨会现场
徐旭: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大众文化研究学者
曹再飞,原名曹原铭。他是一个非常另类的艺术家。严格意义上,艺术家不应该是一个画画的、写字的或搞雕塑的。艺术家应该是知识分子,他必须身怀使命,人文关怀是基本的义务,用批判的眼光嵌入日常生活,把人类的生存境况以可被感知的方式予以呈现,这样的人方可称为艺术家,而曹再飞就是这样的艺术家。本次研讨会的议题由展览策展人郝青松提出,一共四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景观社会的概念与理论。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的法国,国际情境主义发起人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对“景观社会”进行阐述,今天成为进行当代艺术和当代社会学的研究的一个关键词。现代传媒所呈现的真实世界里有许多非真实的部分,景观社会不是真实世界的风景,是人造的产物,具有荒诞性、欺骗性、麻痹性。因此,郝青松认为曹再飞作品背后的观念与景观社会的理论有联系。第二个主题是消费文化与当代艺术。波普艺术来到中国,是20世纪 80 年代劳申伯格来中国举办了个展,刺激了中国的很多艺术家,来自欧美国家的波普艺术概念开始在中国本土化,就有了王广义的政治波普以及魏光庆的文化波普等。而岳敏君、方力钧的创作某种意义上也在波普范畴内。波普热过了若干年后,曹再飞重新用波普语言开启了另一种表达。
后面的议题分别是现实主义的荒诞性,艺术介入和浪漫主义,最后一个是我补充的:曹再飞的艺术创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怎样的观看经验和方法?
展览“冷波普——曹再飞的浪漫主义”现场
顾丞峰: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在2005年的时候,曹再飞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看展览的时候,新旧作品串成了一条线索,那就是“救赎”,或者说“拯救”。所以看到策展人郝青松把“冷波普”作为展览主题,我提出一些质疑。波普艺术的概念在中国开始出现、流行是在上世纪90年代。1992 年,在广州双年展,我作为组织者之一,提出了波普的倾向性。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波普倾向:当代中国新课题》,总结了中国波普艺术的几个特点。中国的波普艺术有着更多的文化色彩,但是中国的波普发展起来后,它的脉络和线索很快就变成了艳俗艺术。特别是在 90 年代中期,当时中国的艳俗艺术,继承了波普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选取大众流行的图像,有意识把画画“赖”,图式上像西方的“坏画”。从这些线索来看,不论是中国的波普还是西方的波普,它都是关乎生活表象,这就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热”。那么曹再飞的“冷”又体现在在什么地方?这需要探讨一下曹再飞作品的一个特点:很少选取大众生活的图像,反倒是一些肉、鸡蛋等等的日常之物,但也不是一个主体,只是画面的局部。所以它能不能定义成“冷波普”,“冷波普”的美学含义怎么去建构,这些都有待论证。
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荒诞”这个词,它比“波普”要准确。曹再飞把生活当中的那种不合理、荒唐的东西,用艺术形象把它提炼出来,而“冷波普”这个概念,从图像的角度就不太能建立起来。
《无题》,曹再飞,60*50cm,布面油画,2022
李晓峰: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上海宝龙美术馆开馆馆长。
曹再飞有丰厚的经历和积淀,不是一个简单的艺术家。他的知识结构特别有意思,本科是油画系,研究生又做雕塑,在哲学系背景下显得非常跨界。然后到了上大美院,又教了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当代艺术史以及艺术市场。这些经历与他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从他作品中能看到的种种迹象和观念都源自于他建立在这些经历上综合性的思考。接着顾老师的话说,我认为如果把“冷波普”换成“事件艺术”就非常恰当了。他是不容易去下定义的艺术家,如果一定要勉强去定义,那我更愿意说他是个“事件艺术家”。“事件艺术”是中国自发出来的一个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曾经流行过的“杀马特”跟曹再飞的艺术作品气质是很像的,事件艺术起源于社会底层,触及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的或者经济以及现实的很多现象,在曹再飞的作品里呈现出来的图像,同样反映了现实情况。
对于策展人提出的主题,我把它们打碎了重新做个归纳,一个叫景观现实,就是现实的景观化;另外两个合并起来叫浪费主义。我们的现实是既没有浪漫主义,也没有消费主义,我们只有浪费主义。
《彩虹》,曹再飞,60*73cm,布面油画,2021
徐旭: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大众文化研究学者
李老师做了一个幽默的概括:把浪漫主义、消费文化,合并称为浪费主义。可以说是非常巧思妙想的发言。李晓峰老师还提到“陌生化”,就是将日常事物陌生化的观点。在今天,我们讨论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的时候,经常让我想到上个世纪初,俄罗斯文学批评流派形式主义代表人物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艺术总是独立于生活,在他的颜色里永远不会反映出飘扬在城堡上那面旗帜的颜色”。艺术表达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颠覆,是一种陌生化对日常生活的表达与再现,如果没有充分陌生化,就不能称之为艺术。
展览“冷波普——曹再飞的浪漫主义”现场
王晓东:
金鸡湖双年展艺术顾问、苏州市油画雕塑院执行院长,苏州市雕塑协会副会长。
曹再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家,像刚才很多老师说的,他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家。我感觉展览主题里面有一个字特别有意思——“冷”字。因为我感觉曹老师艺术作品中传达的情绪,“冷”特别有代表性。对于世界、人性、时代的理性的观察,是他所独有的。这个展览其实为第九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做了一个特别好的开头,他从学术的角度提升了双年展的学术氛围。
刚才几位老师也说到中国的这种消费文化,构建成景观社会。现在不管是是房地产广告,还是“不能输在起跑线”等等刺激消费的标语口号,都是一个充满荒诞性的现实。曹老师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些现象。展览里面有组作品,创作于一个特殊的时段,他在厨具上画窗外的风景,这个作品让我深感共鸣。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这种艺术来揭示生活现实,关注生活、关注人性,通过作品,艺术家介入了社会,观众通过观展,了解艺术家的作品也介入到艺术中,并且对自身内在状态和人生状态进行思考,这就是艺术的伟大之处。
展览“冷波普——曹再飞的浪漫主义”现场
张浩:
同济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未来艺术研究所教师。
我想把握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沿着策展人郝博士给出的思路——“冷波普”。如果“热波普”是非常热烈的、偏感性的一种表达或再现,那么“冷波普”可能更倾向于一种偏理性化的、带着思考的、始终保持距离的一种立场。当然我在看到曹老师较为全面的作品之后,我揣测曹老师其实是在冷热中间更多元的一种立场的表达。那第二关键词是“痛苦”。我觉得曹老师对现实有着非常透彻的关照,能够提炼出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核心部分,就是受伤的状态,或者用偏向极端化的阐释,就是痛苦状态。曹老师通过绘画、装置、集中的影像,还有行为艺术等综合性的表现方式来呈现自己的作品,展现了他自己对于社会,对于当下生活状态的深度感知,并且能够让观众直接跟这样的精神连通起来。
曹老师展览给我更多的体会,是追问如何去把握日常事物,特别是日常事物中的荒诞性。他所强调的就是波普艺术对于表面性的关注,在日常事物平庸中来发现它的奇异或者说奇特性。其次,关于曹老师批判性的来源,按照策展人的逻辑,他提到荒诞是波普的底色,浪漫是荒诞的救赎,或者顾老师提到“拯救”,那么“浪漫主义”是否构成了一种拯救?或者说通过何种方式,“浪漫主义”成为了拯救的可能?这是我接下来对曹老师的创作的关注点。
《静物》,曹再飞,60*60cm,布面油画,2021
陈平:
苏州工艺美院副教授,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进入展厅后最大的感受是,曹老师通过艺术图像将景观社会重现出来,体现出曹老师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就像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日常景观的荒诞与艺术。我个人觉得现实往往比艺术创作更具荒诞性,而曹老师的行为艺术是在强化现实中的荒诞,特别是在相亲角朗读爱情诗。景观社会里面有一个特点:用图像、影像等视觉符号去引导消费。相亲角将爱情变成交易消费,他的行为作品将这种交易消费衬托得更赤裸裸。
我的想法跟顾老师和王老师差不多,看完曹老师的展览,再去看郝青松博士的前言,就会有疑问:“波普”这个主题是否吻合曹老师的作品?曹老师自己是否接受“波普”标签?从现场展出的作品出发,“波普”的符号化对于曹老师个人的维度是否有局限性?这些都是我的疑问。曹老师作品的主线是“行为艺术”,也就是李晓峰老师提到的“事件艺术”。曹老师关注的是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的、细碎化的东西,作为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人文关怀,是知识分子视角下对生活的一种艺术介入。这是我从作品出发对此次展览的一个解读。
《黄气球》,曹再飞,60*75cm,布面油画,2020
曹再飞:
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我一直觉得艺术家本人讲自己的作品,其实不是一件合适的事情。我和郝青松老师认识很多年了,他很早的时候看到我的画,对我说他脑袋里浮现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冷波普“。我当时说: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准确的。“事件”、“荒诞”、“浪漫”我觉得都有道理。或者说“现实”是我对我们所身处现实生活的态度,也传达了某种正向的价值。能够与社会产生互动,艺术家的作品因其自身的价值可以被传播,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在今天对艺术的解读是开放的,从不同的角度就是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而且这些都值得我去思考,是以后在创作的这条道路上的动力。这次非常感谢线上线下各位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谢谢大家!
展览“冷波普——曹再飞的浪漫主义”现场
观众提问:
曹再飞老师的特别之处在于,作品与当下大多数艺术家有差异性,没有普遍的甜腻感,这种差异性的现实意义,可以请各位老师讲一下吗?
顾丞峰回答:我在来苏州的火车上刷手机,看到目前大家最关心的艺术圈事件就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有两组观点,有的人认为办得不错,有的人认为办得不理想。认为办得不理想的人提出一个核心观点:这次香港巴塞尔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已经进入到一种“空心化”状态。所谓的“空心化”的意思是一味地去追随西方的过程当中,没有自己的东西。今天坐在这里,看到曹再飞先生的作品,我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当代艺术,而且是具有荒诞性的、浪漫主义的、救赎感的艺术。
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泛泛地去说它“空心化”,那又怎么去体现它的“实实在在”呢?我觉得我们在曹再飞个展上看到的,就是中国艺术家对现实的艺术表达,我认为这才是对“空心化”的最好论证。
《引力》,曹再飞,80*80cm,布面油画,2021
研讨会嘉宾信息
(按嘉宾姓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曹再飞
曹再飞(又名曹原铭),出生安徽宿州,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与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等。
陈平
毕业于西安美院中国画系、现为苏州工艺美院副教授。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会会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苏州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顾丞峰
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1972年后在安徽生活10余年,1988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史硕士学位,2003年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博士。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李晓峰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上海宝龙美术馆开馆馆长,第十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组委。著述有《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李晓峰自选集》、《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雕塑1949-2010》、《艺术导论》等书籍30余部。
王晓东
生于江苏苏州,苏州工艺美院毕业、就学于中央美院,金鸡湖双年展艺术顾问、苏州市油画雕塑院执行院长,苏州市雕塑协会副会长。
徐旭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大众文化研究学者。曾在《画刊》、《美术馆》、《中国油画》、《文化研究》、《阳光时务》、《库艺术》、《当代艺术》、《南都周刊》、《凤凰周刊》、《中国美术报》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与艺术批评文章。并一度受聘《凤凰读药周刊》为专栏作家,《当代艺术》杂志学术顾问;2002年至今,为多个国际、国内多个大型艺术展览学术主持,为中国前沿艺术提供学术理论与支持。
张浩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未来艺术研究所教师,同济大学哲学博士,柏林洪堡大学联合培养,主要关注领域为艺术哲学、欧美现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兼事艺术批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