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栏|王萌:景观的溶解——伍诗妮绘画中的“废墟美学”与“材料语法”

纵向延伸的线条,坚硬、三角形、向上升腾,在整体的高耸建筑意象中不断显现出零碎的细节和某种动向性,让人想起后结构主义美学中关于意义的延宕,那种零乱性和不完整性不断地拆解形而上学的本源和中心。这仿佛一种“滞后”的图解,一种结果落后于原因的滞后定形。

《塔》系列的观念来源于杭州的雷峰塔,在时间流动中,雷峰塔倒掉又被重建,原塔的遗照与新塔矗立之间的张力构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人们在这种张力中不断寻找记忆的触感与痕迹。犹如杭州这座拥有无限文化印记的城市,由于中国美术学院和艺术家群落的存在,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奇特现象。艺术家的人文感知提供了切入当代现象的敏感视角,将作为现代性结果的工业化现代建筑群与后现代语境中反思现代性、寻找城市文化记忆的问题视角嵌入到艺术创作的维度,塑造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在这种后结构主义风格中,符号不断被建立、打破和重构,意义也不断生成、隐去和转换,形成了一种“文本结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7997b6e8da9171b924549af53ce5ec15.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一 70×107cm  纸上综合材料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e8a46ab5053affb141ac8404c774c320.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二  70×107cm  纸上综合材料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7eedf0d3fbb9c5ddcd5de4ec42836234.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三 70×107cm 纸上综合材料  2009年

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伍诗妮亲身经历了追求快速变化的“1.0版本”的现代化过程,一种以进步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快速翻新进程,这已成为一代人的生存感受。在七年中国美院的学院生涯中,伴随“新学院化”的知识结构和创作方法论的建立,伍诗妮和她同代艺术家们研究了从古至今完整的艺术史和艺术创作体系。中国美院作为注重人文主义与当代性相结合的具有先锋性思想质感的重要学府,为新一代艺术家们提供了进入“新文本视界”的通道。他们十分敏感于在艺术创作的“问题意识”中有效使用材料的物质属性与媒介方法,也不乏对作为学院底蕴的浓厚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在经历了学院中新文本结构的创作方法论建设的同时,伍诗妮也敏感于杭州这座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特别含义的城市。“杭州”作为一个“文化研究”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含义。而作为一个“大学时代的城市”,杭州成为伍诗妮和她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群体们的青春现场。这里强烈的传统文化气质和现代文明精神形成了特定的气场,也促生了艺术家个人创作的基本框架、文化母题、创作方法和文本结构。由城市记忆、建筑触感、生存感知、个人体验、传统元素、速变时代、精神溯源等一系列关键词锁定的创作路径让伍诗妮着迷并探索在其中。《塔》这个系列作为原点,是研究这一创作过程的标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a88124a5f845c2fb1a1ecb70d4b0bbe5.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四 70×107cm  纸上综合材料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111a6c8e083d8182dabd01a0cfed36b5.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五 70×107cm  布上综合材料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cca4ed13710bb90f56a6c78db773f264.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六 70×107cm 纸上综合材料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d7b79725909e82718237947ea76b6b95.jpg

伍诗妮 《塔》系列之七 70cm×107cm 纸上综合材料 2009年

艺术家的创作总是与打开其兴奋点的经历有关,而其敏感性有时也与前沿理论结合在一起,让一种图像性文本结构获得理论视角的稳定支点,并在创作中不断融合、转换,形成作品序列的文化逻辑。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契合了伍诗妮这个阶段的创作逻辑,也成为她在这个阶段借以开启艺术思考的入手点。在艺术家的感知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流动性时间状态下,由此带来的多重现实感知和急速变化所带来的交杂体验中,个体在日常城市生活中时常产生困惑感。如同德波的理论,景观社会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当代人的生存体验转化为被动的、景观化的感知。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不断堆积,一个个景观被制造出来,过剩的供给营造了一种脱离心灵内在的幻觉体验。在哲学家鲍德里亚看来,拟像和仿真大规模系列化地呈现,以其特定的代码和编码方式混淆了真实和原初的界限。后现代理论的确从不同角度切入到当代社会的尖锐问题,提供了一种透视和研究当下社会的方法论。伍诗妮从德波的景观理论出发,将一种后现代式的社会思想方法融入到艺术家个体感知的问题视域中,并逐渐找到了一种作品表达的视觉“文本结构”和创作方法。她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形态设定在再现性或表现主义的常规学院方式,一种“后结构式”的观念化的图像结构更适合她此阶段的实验和表达。

因此我们看到了《塔》这个系列的文本结构,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用系列性的方式展开一种“解析化”的运作。如果说“景观理论”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解构不断繁殖和累积的景观,帮助人们找到破解人与现实之间的影像中介和幻觉感的方法,那么艺术家们也可以借助这种对“景观中心化”的理论解构方法在视觉图像的语境中开启视觉化的文本探究,对艺术世界中的问题展开研究和表达。在伍诗妮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景观的溶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794e1d0b87c540c6c9f98847e64e677.jpg

伍诗妮 The Spectacle1  50x5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7年

在2009年的《塔》系列之后,伍诗妮也在欧洲完成了一个艺术家驻留计划,在“文化研究”的视角中,她看到了一些欧洲古建。在那个观看的现场,许多破损的、带有“废墟化”状况的遗迹引起了艺术家的注意,被认为对文化遗产保留最好的欧洲也同样存在本土文化保存和精神身份溯源的难题。她以破损的哥特式教堂为切入点,在那种充满神秘和无限上升的建筑样式中,提炼出了同为三角形的上升图式。在《塔》系列和《The Spectacle3》《The Spectacle4》以及《The Spectacle5》为代表的作品中,呈现了这种“景观溶解”的图像“文本结构”。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有:

1, 形的意涵表现为正向三角形的“尖”。尖耸的形如同古代山水画中的山峰,伍诗妮运用“材料的语法”,将这个被提炼成符号学含义的建筑符号表现得极为“坚硬”,她运用中国画“留白”的经营位置,使得主体形象的纪念碑含义凸显出来。三角形的硬边呈现出不连续的状态,并通过绘画媒材的抹掉和隐现,与空间构图的“留白”形成画面中的“虚化”和静穆感。在《塔》这个系列中,伍诗妮将“语法化”的材料与后结构式的图像学汇聚到观念的绘画实验中,营造了“废墟美学”的意境。这是一种只存在于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所独有的当代体验,一种“历史化”的纵深感和“文明承载属性”被提示了出来。在绘画本体的表达中,那些“尖耸”而富有“硬度”的三角形丰碑显现出了“线描”的造型力,塔轮廓的硬边感是艺术家精神气质的展现。在《The Spectacle3》《The Spectacle4》和《The Spectacle5》这些作于2017年欧洲驻留计划期间的三角形教堂的材料表达中,伍诗妮用纸的拼贴替代了线描的硬度,这些作品的三角形或完整或被分离,在不同的结构次序中,纸张的碎片显现出别样的意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6a18cadf66e3d48fc078b9fa9ad54c56.jpg

伍诗妮  The Spectacle3  50x5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19e7d82c0583bd9daf0c8342cc9b5281.jpg

伍诗妮   The Spectacle4 50x5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36b2e620fc51fddd5a91901456a4eb44.jpg

伍诗妮   The Spectacle5 50x5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7年

2, 演变与零碎的含义。在《塔》系列中,作为硬边尖度感刻画的线,在“非连续性”表达中与抹去的空感形成了“零碎性”的画面意境。与此同时,在主体三角形周围,带有“飞白意味”的短线之间也“坚硬地”交叉,构成了一种画面上整体的演变感。这种演变感是通过材料语法的零碎性实现的,在《The Spectacle3》《The Spectacle4》和《The Spectacle5》等“景观系列”中,纸屑材料的碎片在艺术家画面布局的拼贴中产生了造型与观念表达的共有秩序。无论是通过富有棱角的“硬线”及其交错的“线语法”,还是以作为碎片式的纸为骨架的拼贴与贴合效果,一种作为“景观溶解”的观念演变图式促发了从材料到文本结构的观念转换。在这个语境中,伍诗妮进一步发挥了绘画语言的材料本能,她将带有历史记忆感的“痕迹”通过火的烧灼“点醒”了纸碎,使其在不断的撕和拼贴的“碎感”中增强历史刻度的视觉含义。伍诗妮还将综合材料绘画的“触感”引入到这个秩序中,她将墨在纸上的“点染”与炭条的“皴擦”相结合,与构成块面的材料肌理的“物性行动”一起不断寻找视觉触感的关系。在这众多不同结构的“三角形”中,笔触与皴擦、手撕与拼贴、火烧与叠合,不断地进行,各种“碎感”的视觉行为从“建筑触感”到“人的体验”,伍诗妮将她所要表现的再造历史记忆和废墟美学用综合材料绘画的触觉含义表达出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5d45be038696ce5248aed1875ad5b92f.jpg

伍诗妮 《造景2》 200x16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22年

从空间上看,伍诗妮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城市地理学特征。从杭州的塔到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一种“触摸与追寻”的人文主义成为连接不同城市和建筑符号的线索。这在她另外类型的《The Spectacle》系列中和最新的《造景1》和《造景2》等作品中进一步体现。在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中,当代人的一切经验都是由景观告知的,信息被景观所主导,情境主义者认为即使有一天景观消失了,人们有可能因为对它的依赖还会寻找一个新的景观。在景观社会运作的前提下生活本身被迷雾化,这被称之为“景观的预设”。在预设中人们只能看到一个个被当代新工业和新媒介所生产出来的“伪视界”,因此破解这种景观需要重新建立生存体验。在创作逻辑上,伍诗妮从先锋派的社会学理论转化到艺术家气质的“日常视角”,从一种“切己性”的体验中寻找那些微妙的个人记忆。在“景观溶解”的语境里,她延续文化地理学的经验,关注点从七年学院生涯的杭州和“江浙沪”地区的老房子到作为“深圳人”的旧街区,以“局部视角”继续扩展了她对“废墟美学”的探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92150bf1ff9bdccaa773f1d49c5e3a93.jpg

伍诗妮  The Spectacle8 120x9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22c43f023b4dd74ad93f8505cbe7f4d7.jpg

伍诗妮  The Spectacle10  120x9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9年

我们可以沿着这一视角去阅读《The Spectacle8》《The Spectacle9》和《The Spectacle10》,并从“江浙沪”老房子这类绘画的“棱锥符号”中寻找到“废墟化”的肌理、触感和轮廓。在这种由建筑确立的“街区”中,含有人的家园感和生存痕迹。《造景1》和《造景2》从“江浙沪”的长三角回到了作为艺术家真正家园的深圳。与长三角地区凝结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性不同,深圳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新城市,深圳的特点是快速和不断的更新、变化和迁移。在“速变”中,一个刚确立的城市中心区也会很快成为边缘,这种“内部的变迁”产生了不断发生的遗落感。带着这种“局内人”感受,伍诗妮的创作轨迹从《造景1》中解构苏州园林的房屋、桥和倒影的图景转换到深圳的旧街区,她发现和寻找到许多建筑装修中遗弃的“废弃木条”,如同《塔》系列中那些“碎纸片”的形状和视觉文化含义,艺术家将其还原到画面所勾勒出来的旧街区的“建筑体块”中,在“挪用”语境的堆积中探索木条的观念性含义。在这些创作的线索中,伍诗妮以“建筑触感”和综合材料绘画的肌理性为底蕴,勾勒出一条从“历史记忆”到“个人记忆”的触感痕迹。她从混合与变化的不确定现实出发,以人的生存体验和心灵世界的精神溯源为关切点,营造了一个个城市建筑废墟的现场。这里没有宏大视角的建筑群,却有一墙一塔的真实存在,在火烧、手撕与拼贴的不断叠加中,显露在纸上的特定肌理,以及对细节和局部的放大,是以传统文化的“内向修行”出发进行的一种对“景观中心化”的“图像溶解”。这是一种对于不断变化的、片段式的生存体验的告别,对从“文脉”和当代人生存感知的结合点为诉求的“新现代化”“根系”的触摸与追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e9d815cbda9749d207e110525805d087.jpg

伍诗妮 《汉韵》120×80cm  布上丙烯 2011年 获马利艺术创作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7/ff531dbe08d8d7866a25769f8457fa8a.jpg

伍诗妮 《汉韵》 160x120cm 2011年  获马利艺术创作奖

犹如伍诗妮在2012年创作的《汉韵》系列以女性视角展开的对汉代服饰和刺绣中“纹饰研究”进行的符号转化所呈现的文化意识,她从《塔》系列到《The Spectacle》系列和《造景》系列的这条创作轨迹延续了十余年,依然活化着以建筑触感和废墟美学为图式方式的立足于传统文化、历史感和个人记忆的创作。传统文化的意愿和对历史记忆的溯源是伍诗妮进行的“废墟美学”探索的内在归旨。艺术是与自然和生命对话的形式,伍诗妮以一种内向修行的方式保持了艺术家的敏锐和活性,在遵从生存感受和个人记忆的“切己性”中去触摸生命的维度和现实意义。她以城市文化景观为主线,发挥综合材料绘画的“物性语法”去营造带有废墟意境的视觉触感。在她所提供的视角、痕迹和文本结构中,保持了“传统再生”和现代文明的心灵。在她所创作的作品序列中,我们看到的是“旧景观”溶解的过程,就像《汉韵》系列中所流露出的带有女性视角的纹样转换,在伍诗妮冷静的带有文化研究意味的绘画探索中,在那些废墟的背后潜藏着对于璀璨的向往。在景观的溶解中人们看到往昔的痕迹和碎片,再现了景观阶段的过去,但是对于“文明承载”的探索才刚刚开始,相信这也是“新现代化”诉求的开始,人文主义的光芒必将在21世纪的语境中重新连接那些断裂的部分,以更有人性温度的方式。

王萌(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2023年6月19日于北京

关于作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db0725f108b9b1cf075bfde2523b0eef.jpg

王萌

王萌,北京东城人,1983年生于山东,著名策展人、艺术理论家、新美术馆学学者。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论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评论、新艺术动向观察、新美术馆学研究。2010年以来在中国美术馆参与组织和策划近200场展览。独立的策展作品2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3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北京年度优秀展览。发表艺术评论50万字,出版研究成果近300万字。

出版学术成果15本。其中理论专著有《活力与生机:21世纪10年代的艺术现场》《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和《行动与阐释:王萌论艺术现象》;著有三部实验报告《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来自水墨的新语境》和《抽象艺术新一代》;编著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主编《从现代出发》(副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视觉乐园》《再寻桃花源》和《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

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其他策展作品还有:“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中国美术馆)、“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乾乾——寻找绘画之‘意’”(美仑美术馆·圣之空间)、“2021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不息——传统的当代转化”(798玫瑰之名空间)、“INK NOW:水墨形态”(福州威狮当代艺术中心)、“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四川美术馆)、“宫娥之卵——武宁亚创旦纪”(今日美术馆,以学术指导整体策划)、“逸格的转换:一个潮艺术的展示文本”(798共同艺术中心)、“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威海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青年艺术研究会798当代空间)、“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布鲁姆画廊)、“‘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北京名泰空间)、“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潍坊博物馆)、“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代码视界——丛云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间)、“物状态——田园个展”(798山艺术空间)、“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关注的目光——李洋水墨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安静的普陀山——陶娜:一次绘画行动”(普陀山全景+山门空间)、“叙述的语言——当代绘画推动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追光∙合奏——‘2020中意艺术盛典:提香绘画大赛’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IC艺术空间)、“LIZI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Liquid Shadow——廖培个展”(意大利罗马Vision Area Art Space)、“意味:刘刚”(深圳Lia艺术空间)和“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中国美术馆)等。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

作者:王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