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房 ³ = 房山?
2023年9月9日,由北京韩建文旅集团、韩建美术馆主办的『出色计划—房³』 徐少、洪达、谢建平当代艺术三人展在北京韩建美术馆启幕。本次展览特邀艺术家谢建平担任策展人,以他的“城市旅行艺术系列”——“边走边画”为引子,引入到房山这个有历史痕迹的地区,透过艺术和文化的表达,将本无连接的人与人,人与地区用人文感受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不断生长的新活力。
现场合影
展览现场
三位艺术家亲自参与了『 房 ³』的场馆布置与设计,并将房山文化历史与代表性地标建筑以互动交融的艺术形式呈现在这次展览中,实现对【艺术×人文×城市】的有趣解读 ——让艺术为城市赋能,让人文气息穿插于古文明与现代人文的脉络之中。
此次展览也是继今年6月韩建美术馆打造的【捡漏艺术节】之后,呈现的一个全新房山在地项目,目的是用艺术的能量连接美术馆与所在地,用艺术赋能城市文化。
对话
徐少:是熊还是猫?
雅昌艺术网:徐老师,首先您谈一谈参加这次展览的感受?
徐少: 特别高兴能参与这次展览。艺术家及策展人谢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将展览放在“艺术、人文、城市”这个话题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了如何呈现作品,如何让展览与当地建立联系,如何更好地融入房山这个地方。
艺术家徐少导览
雅昌艺术网:回到您的创作,注意到您的作品基本上都以熊猫为主题,为什么对熊猫如此感兴趣?
徐少:熊猫是中国最有认识度、最有人的两面性、也是最有对人生圆满真谛思考的象征性形象。大家都因为熊猫的外貌举止可爱而把它当成“萌宠”,但实际上,萌不代表它没有攻击性。我作品中所出现的熊猫,是个独特的存在。
熊猫到底是熊像猫一样?还是,猫像熊一样?对这种两面性的探索,是我思考的根本出发点。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具体到您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很年轻的,特别是作品的形式、色彩等方面,您能谈一下吗?
徐少:在手法上,我偏向卡通表达,喜欢明亮的色彩。通过卡通化手法之下构建的是一个精神性世界,表像场景之下有我对两面性现实世界的思考。
希望观众能够通过画面、作品名称等,发现到作品中隐藏的信息,从而获得自己独有的解读。
雅昌艺术网:所以看您的作品需要用心,其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徐少:看进去了其实就不一定有趣了。眼睛看到的往往是表象,心灵所抵达的或许更接近真相。希望大家在观展时,能多思考画面呈现之外的另一面,画面内容只是一个面而已……希望大家用多一点时间,用心观察,去读画,去看透画面,抵达背后的真相,从而进一步问自己:什么是我们没有的东西?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元素,但最新的作品似乎更注重传统元素,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吗?
徐少:我现在更注重思考传统文化,从中找寻值得挖掘的宝藏。对于西方文化,不是拿来直接用,而是从自身出发,吸收、消化,然后再融合,创造出新的适合自己的东西。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在创作理念中也提到,在绘画语言上思考工业化和人性化的两极,这方面您能再详细谈谈吗?
徐少:现在的生活、创作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工业化,大部分的绘画材料就是工业化产物。我早期的作品,追求一种高度精准的、冷峻的工业感,绘画手法上刻意避开情感温度。但近期的创作上,我尝试在工业化与人性化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追求工业化的精准中,融入人性的温度,我想将两者结合起来。
洪达: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雅昌艺术网:洪达老师好,首先请您做个自我介绍。
洪达:朋友们,我是艺术家洪达。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了我近两年来创作的作品,它们都围绕着一个解构主义的概念,就像积木游戏一样延伸而来。
艺术家洪达导览
雅昌艺术网:请您分享一下您对这个场馆和与其他两位艺术家合作的感受?
洪达:他们的作品都非常出色,展示了他们近两年的创作探索。我们三位艺术家各自的风格都不同。其中一位偏向于潮流荒诞的语言表达,另一位以重新创作熊猫形象为主,表达社会问题的观点。而我则以积木的堆砌、拼插和折叠等方式来创作。尽管我们在风格上各有特点,但我们共同关注的是形式美,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世界观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雅昌艺术网:解构主义是您作品中的关键词之一,您为什么对解构主义感兴趣,它又如何影响了您的具体创作?
洪达:解构主义最初吸引我的时候是在大学时期,我开始关注保罗·克利、毕加索和蒙德里安等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我发现自己对结构的感知能力较高,更擅长通过结构来表达。此外,儿时经历也影响了我对结构的兴趣。因为家庭条件一般,我小时候很喜欢玩积木,而家里并没有购买很多玩具,所以我常常去别的小伙伴家里玩。这段经历让我对几何形状、结构的穿插和积木的玩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对后来的结构形体和解构再重组的艺术表达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迷恋将色彩和结构重新组合,创造出抽象的、发散的新画面。
展厅现场
雅昌艺术网:在创作画面时,您是如何处理画面形式以及其中形象之间关系的?
洪达:尽管我的画面可能看起来复杂,但在创作初期,它们通常是抽象的、无意识的线条和结构。这个阶段我不会限定具体的形象,我没有设计稿或草图。我会随意、无意识地在空白画布上作画。这一过程是一种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一开始的线条是无意识的,但它们带有一定的有意成分,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无意识绘画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会将无意识的线条扔上画布,这就像抛砖引玉一样。这个时候,大脑不会进行逻辑思考,只是感知形态和结构。我会随意地涂抹、泼洒或制作,这个过程中将生成一些形体,这些形体将延伸出逻辑脉络,刺激大脑进行联想。最终,形体会延伸为具体的图像,这种过程充满了兴奋感,因为联想的逻辑有时是不可预测的,它沿着兴奋感的路径推进。最终的画面可能从抽象的堆砌中变成了相对具象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将我的观念传达给画布,这个过程通常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偏离和突破来形成。
雅昌艺术网:注意到您的作品中出现了兔子、ET外星人,这些视觉形象的构建方面,您是如何进行的,是否有现实的参考?
洪达:我的画面中的形象主要来自我的想象力,而不是特定的现实参考。我的想象力源于生活中的感受,而不是具体的形象。因为我的创作通常是从抽象开始逐渐引入具象元素,逻辑也是从此出发。我将无意识的线条和结构扔上画布,然后通过联想,它们逐渐形成了具体的形态。最终,我会根据这些结构来设计具象的形象,这些形象通常是解构重塑,以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和表达力。对我来说,创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次的尝试都可能带来新的灵感和方向。
艺术家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在创作中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洪达:最近两年来,我一直在进行艺术探索,包括最近的一些新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一种新的力量,即通过将色彩和结构纯粹化,我希望触发一种更具生物性的能量。我努力使这些作品变得更加抽象和具有力量感。因为完全抽象很容易,每个人都可以模仿,但我想要通过我的作品,通过一些色彩和结构的元素,激发观众内心的感知和情感,甚至触发大脑神经中的一些信号,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体验。这并不仅仅关乎色调的明暗,它还牵涉到造型和速度以及对形态的突破和偏离,这些刺激可能会带给观众新的感受。我曾阅读过有关猴子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反应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文化符号和具象图像的情况下,猴子也能对艺术产生某种反应,这启发了我。我认为,即使没有具体主题或形象,通过抽象的色彩和结构,也可以激发观众的生物性能量。因此,我认为这个探索可能会在我未来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谢建平:我总是相信世界可以变得更加美好
雅昌艺术网: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了这三位艺术家吗?作品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
谢建平:首先,三位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独白。徐少老师追问的是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所没有的;洪达老师则是在解构过程中寻找新奇之处,而我个人常常穿梭于不同的城市,对我来说可能还存在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在等我发现。因此,我们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各自的主题,无论是虚幻里的真实还是真实里的虚幻,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之间的那种冲突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雅昌艺术网:能否谈一下为什么选择韩建美术馆作为展览场地?
谢建平:据我了解,韩建美术馆是依托于韩建集团而存在的,位于房山地区。它代表了房山地区发出的一种声音,表达了该地的人文情感。我个人来自上海,其他两位艺术家来自宋庄,我们各自带着不同的问题和视角来到这里。韩建美术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允许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观点。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请您谈谈您的创作,您的作品以城市为主,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谢建平:总体来说,我的作品以城市为载体,这源自我过去十几年的经历。我经常穿梭于不同的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充满了各种丰富的元素。不同区域的城市虽然在外表上看似千城一面,但实际上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那种多元性和丰富性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
我常在飞机或高铁上涂鸦,旅途座位随手拿到的清洁袋满足了我无数个旅行碎片时间的创作,但这个小空间依然无法满足我的表达需求,于是我尝试了更大尺度的创作方式,以不同的媒介展示我的想法。
雅昌艺术网:可以再具体说说您的灵感来源吗?
谢建平:我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生活碎片中的每一个触动。作为一个表达者,我常常对周围的细节产生兴趣,觉得现实与我内心的期望之间存在差距,我试图弥补这种差距,我想回答自己对更完美世界的向往。在我的作品中,我可以自由地探索这些无法在现实世界满足的想法和愿望,也许这也是一种来自好奇心的执念吧。
现场展示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能分享一下您理想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吗?
谢建平:艺术的本能总是追求真、善、美的。而在求真的过程中,人们总说倾向于认为世界有一个客观存在,但在我看来每一种存在都是主观的存在。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观念所构建的。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当然也都是他基于自己三观下所看到的那个世界,不存在所谓绝对的”客观“。在我的作品当中,我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希望成为谁?人类总是希望自己拥有智慧。我以致敬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的那幅作品为例,我把《雅典学院》所有的人物替换成我想表达的形象,以强调人们追求智慧的冲动。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智者。但实际上每个人只能做自己。每一个个体的世界都是有局限的。尽管如此,那每一个个体的“我”是构成这个大千世界的起点。至少这一点是真的,就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样。
艺术家谢建平
雅昌艺术网:您作品中的形象是否都来自现实,还是包含了一些想象或视觉资源的总结?
谢建平:这些形象主要出现在我所构建的那个“城市乌托邦”的世界中,其中包括一些我称之为“原住民”的角色。这些角色散布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些形象,如戴帽子的人物,可能有“我”的影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烙印。
在我虚构的“城邦原住民”角色里,其中一个双手握着控制杆,而另一个的手势则是用手指着天,这象征着人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追求控制,但也提醒着我们人在大自然和宇宙面前,能力也是有边界的,我们似乎最终只能听从上天的安排。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构建乌托邦城市想法的?
谢建平: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冒险和探索,同时对一些难以触及的事物充满好奇。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有一种好奇心,想象自己翻过山后会发现什么,翻过那座山的背后的背后的背后还会有什么。这种好奇心驱使着我不断寻找答案,而这些答案可能转化为我想要表达的现实无法实现的虚幻世界的冲动。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在不同城市穿梭时,有没有哪个城市给您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谢建平:我生活在上海,所以上海对我来说肯定是一个印象深刻的城市。它是一个包容度极大的城市,充满了多元文化和元素。但除了上海,还有其他城市,比如重庆、香港、伦敦等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重庆是一个非常立体的城市,香港则有丰富的文化碰撞和多样性。这些城市的地貌特征、文化特点以及人际关系都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在这些城市中,我每天都可以感受到新奇和惊喜,而这正是我喜欢的状态。我总是相信世界可以变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