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带你看展览 | “光造青苔”艺术展 13组艺术家搭建的一场特别的艺术造光活动

2024-02-01 16:49

光,是宇宙的艺术家,以波动的姿态为物质编织交响乐,为信息开启旋律,为思想点亮星火。它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创造力和启迪。以光明与黑暗、废弃与再生的话题,总蕴含着微妙而宏大的生命平衡。而在这里,我们要谈的却不是宇宙宏观的星空奏鸣曲,而是在微小的生命中也能引发的一场静谧的独奏。不再是遥不可及之光,而是投射在每一块废旧材料上,让荒芜在循回中焕发新生命之亮。

2024年1月28日至4月28日,由“一吨计划”与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后简称设计村)联合发起的艺术介入公共空间项目暨“一吨计划”成立五周年活动——“光造青苔”艺术展览于在苏州展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85398f6edd2e657cec6298c8c929f388.jpg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依托设计村的空间与资源平台为温床,延续“一吨计划”一直以来对环保、可持续的议题的关注作为展览内核,集结13组艺术家,共同于苏州搭建一场艺术造光活动。

展览以“光造青苔”为主题,将“光”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语与核心,通过对“光”的深入解读,策展人将其拆解为“三术光”,分别为:“自然之光”、“工业之光”和“艺术之光”。这“三束光”不仅是对光的物理属性分类,透过艺术家面对“光”这一媒介时切入艺术创作的不同路径,其展现的更是对生命、文明和创造的多维思考。同时,展览强调“造”这一动词对“光”的创造性介入。13组艺术家利用废旧回收材料再造艺术作品,赋予自然和废弃物新的价值和生命,透过对光的艺术解析与表达,试图打开大众对光的多维感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5d6c158a161ff9cba060e4c65aeab490.jpg

展览现场

“一吨计划”发起人陈熹女士表示:“五年来‘一吨计划’一直在邀请制造产业,学者,国内外艺术家,独立设计师,环保先锋,媒体人等共同参与环保可持续项目挑战,为可持续生活,创建绿色文明星球助力发声。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们用艺术的审美与智慧将回收的裂屏电视机、烂尾楼囤积保温砖、展览废弃道具木料、创作过程打样模型、塑料瓶、铝合金建材等系列材料循环再造,变为光的寄语者。

在‘一吨计划’五周年之际,一吨计划可持续设计艺术中心孕育而生。它将秉承‘一吨计划’的初心,以生态友好为基石与生态保护紧密相连,未来会致力于创造成为提供艺术家们理想的驻地环境,帮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促进本土及国际艺术家们展开交流和展示分享的场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aa4e3cb6addc2b4da937b111b7239214.jpg

展览现场

主题中的“青苔”,既指代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这一展览发生的地理场域,又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生态系统。青苔,顽强生长于废弃荒芜的土壤之上,为荒芜带来生机,这与本次展览通过艺术创生焕发废弃物新生命的核心理念相契合。“光”与“青苔”相互作用,共同“造”构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发生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73f6c0ca6033f2ddce4a311cf27e8ae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c426a2e8ae9fc0989f20dd42fe631c9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f9a2ac15778b1adcc4d15f496cece19c.jpg

展览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贴合主题,对“灯光”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构建出一份精彩的灯光年表。其中不仅囊括了对灯具的历史考据,还追溯了灯的功能演变、审美追求,以及在精神、情感和艺术转化层面的重要变革。

此外,本次展览策展人马思琦介绍道:“展览在空间布局上是以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为基础,依托展墙作为媒介,将三原色灵活穿插点缀于空间之中。作品位置经营上,营造出疏密错落、层次丰富、轻松活泼的空间效果,引导观众打破展线羁系,在行走、穿梭、回转、伫足中感受‘光造青苔’所构建的关于光的递进式能量场,深度思考生命、文明与创造之间的纽带。‘光造青苔’既是对生命力的坚持与强调,亦是对自然秩序的顺应与轮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923d4bfa95c92b5152df55c090ae5612.jpg

管怀宾 《焰园》 2013~2018 影像&摄影 尺寸可变 摄影、影像

时间交织着光焰的形质与热能,也叠合着温度的精神立方。

《焰园》是管怀宾在北京黑桥一个特殊展示空间中造园的行为记录,六十四瓶红星二锅头点燃一个封闭的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a426b6bc899835911bedc3c0afe99f08.jpg

朱玺&李想&张家铭 《补天》 2024 装置组合 尺寸可变 大理石、屏幕、灯

光是宇宙的诗,为我们揭示未知的世界。

这件《补天》装置组合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获得灵感,散落的被石头包裹的不规则形状是破碎的天空的隐喻。作品从三种不同媒介展示天空的不同状态,投影上闪烁的频闪灯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的蓝天倒影。整体作品从阳光,蓝天和光谱的角度上,通过试图留住蓝天的最纯粹状态来呼应灯火青苔。在昏暗的环境中用一片蓝天作为光源,寻找游离于意识之外的,与传统空间形成冲突的,超现实的空间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7c8b70898e0aa249e3d7250c878ce9db.jpg

徐戈 《梦之屋》 2018 灯光互动装置 200cm高 金属、led、控制器

徐戈的灯光互动装置《梦之屋》所营造的家宅,在白天是映射周围的坚硬的壳,而在夜晚,则是引向内心深处的那道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ca01e1c4328cefe0a60f753ed9b7d04b.jpg

金善珍(韩) 《北方的冬天》 2023~2024 装置 尺寸可变 亚克力、塑料瓶

寒冷的冬天“光”是温暖的。在寒冷的北方,空⽓的温差,可塑造出美丽的冰花。金善珍(韩)这件《北方的冬天》 是用废弃塑料制作,留存瞬间的景象,让我们看到了北方冬天清晨那暂时“开放”的冰花伴随着太阳升起慢慢融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0e2df27501ed836851e80852be5a688d.jpg

石玩玩 《终将遗忘》 2024 互动装置 尺寸可变 大理石碎料、白炽灯、收声装置、声控单元

光是能量的传播形式,不仅让我们见到世界,还驱动生命的存在。光启示智慧,照亮黑暗,是艺术和科学的灵感之源。光的存在让生命更美丽、丰富,也是连接人类情感和文化的纽带。

石玩玩《终将遗忘》是一件由大理石碎料、白炽灯、收声装置、声控单元组成的互动装置。破碎的大理石象征被践踏或者踩碎的地面,也可以理解成撕碎的生活和共识。在言谈和话语中灯光照亮它们,当人们不再交流和谈论的时候,它们终将被遗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4f11df6c60d226b8cc6828142ff9e868.jpg

王昊悦 《呼吸》 2024 装置 180x85x85cm 玻璃、树干、呼吸灯、灯串

光,穿过林间的缝隙,存入我的体内,变成新的希望。

王昊悦《呼吸》装置使用了玻璃、树干、呼吸灯、灯串,无冠的残枝在灯的明暗闪烁中仿佛在呼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156f8021252b20857896226fa45f031b.jpg

龚旭 《地·龙》 2024 绘画装置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龚旭以大地为画布,用植物纤维以及其他工业材料做肌理,缠绕灯串作为光的点缀;艺术家以最直接的方式在美术馆的地面上进行以“龙”为主题的创作。“龙”作为中国人生肖图腾的代表,也是艺术家最常表现的绘画主题,以传统的绘画方式结合工业废弃材料的使用,让东方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进行碰撞,以环保为契机,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ec35c1e2713c462609a38af84a614cc1.jpg

左田东鼎(加) 《塔》 2024 装置 尺寸可变 废弃建筑材料

左田东鼎(加)的《塔》是用废弃的材料堆砌成一座塔,用艺术的光来还愿一场碎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78396b4fbf5e785733dc4ab94db21620.jpg

张斌 《一块月光》 2024 装置 尺寸可变 磁悬浮组件、定制电源、保温砖、铝型材、反光涂料

张斌将一片保温砖碎块涂上反光涂料,悬浮在造型精致的展示盒内,以反光涂料模拟月壤,弥补城市丛林中缺失的自然景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049b8a3b2d04969533494671d8bb7ff3.jpg

赵如鹏 《曝光》 2024 装置 尺寸可变 水泥砖、紫外灯、荧光颜料

赵如鹏《曝光》将随处可见的水泥砖垒成多米诺骨牌的形式作为启动器,砖块倒下后会触碰紫外灯的开关,而紫外灯会激活我在地面上制作的荧光图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314dc5f1b698674f3b80f867ae733bb6.jpg

周鱼鲜 《萤火虫》 2024 装置 尺寸可变 氚管、风扇

真正美好的光,都是不需要电源的。

周鱼鲜《萤火虫》则是使用氚管、风扇制作的装置。氚是制造氢弹等核武器的原料之一,氚也可以生长出一片萤火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a7acccee5dce92783e603240bc723be7.jpg

赵玉 《阳光下爆汁的礁石》 2024 装置 尺寸可变 石榴粉末、金属粉末、植物干粉、食用色素粉末、丙烯、金箔、树脂、钢钉、保温砖、灯泡

光是最接近世界本质的存在。

赵玉将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保温砖作为基石,与泥塑造的石榴钟状萼筒相结合,呈现出了视觉和触感上的强烈对比,同时使其异化为自然界中的嫁接产物。石榴钟状萼筒的形态在作品中引人注目,它的生长、炸裂状态似乎与海洋中的礁石珊瑚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嫁接、寄生关系。这种视觉上的联结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相互关联,同时也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复杂互动。赵玉邀请人们在“光”中探寻,通过这种嫁接的手法,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a18a5afe534efdb5dc62e6cffc09368c.jpg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研究生团队 《忽视》 2023~2024 装置 170x50x60cm 亚克力、木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0d042175eab9d2bc71adcc0cfb6807e0.jpg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研究生团队 《憩光》 2023~2024 装置 190x80x90cm 高密度泡沫、植绒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2/94c8ff0e2d49fb0f447eef8fad290ffa.jpg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研究生团队 《隐匿的时光》 2023~2024 装置 80x60x60cm 水、亚克力、废旧模型、光纤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研究生团队展出了《忽视》《憩光》《隐匿的时光》三件装置作品。其中《隐匿的时光》使用了一台老式的摄像机,将其放在鱼缸里。一台老式的摄像机的重新孕育,是老事物的重构和新解,它的功能被重新赋予,也是属于这件器物它的生命重现。它在孕育的同时也在重新观察世界新的变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29255dcbc1e5ba394b4785b9c5ab6f03.png

展览名称:光造青苔

主题关键词:“光亮”、“灯”、“生命”

展览时间:2024年1月28~4月28日

展览地点: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

作品类型:雕塑、装置、影像

参展艺术家:管怀宾、朱玺及学生团队、徐戈、金善珍(韩)、石玩玩、王昊悦、龚旭、左田东鼎(加)、张斌、赵如鹏、周鱼鲜、赵玉、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研究生团队

艺术总监:宋振熙

策展人:马思琦

策展执行:赵如鹏


关于一吨计划

“一吨计划”是国内的一个环保时尚艺术绩效考核工程,开启了产业废弃材料公斤数认领并转化为艺术品和设计作品的新模式。该计划将在各文化艺术展陈空间中邀请制造产业,学者,国内外艺术家,独立设计师,环保先锋,媒体人等共同参与环保可持续项目挑战,为可持续生活,创建绿色文明星球助力发声。此次“一吨计划”将通过可持续生活趋势论坛、可持续科技应用发布、可持续生活环保展示、可持续生活时尚展等四个不同形式的活动,唤起更多的绿色可持续时尚先锋加入。希望藉由此计划打造人们可持续生活和感受世界的新思想,来探讨人本智造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一吨计划可持续设计艺术中心

一吨计划可持续设计艺术中心馆坐落于苏州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毗邻享有盛名的虎丘湿地生态区。一吨计划可持续设计艺术中心以生态友好为基石与生态保护紧密相连,致力于为艺术家们提供理想的驻地创造环境,帮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促进本土及国际艺术家们展开交流和分享。在这里,艺术与科技的碰撞与园区内各类资源形成联动展示了一个创新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