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二手古典中的现代生活

  

  何森个展:对月

  何森 女孩的烟和酒(局部) 布面丝网版画 179X140cm 2008

  悬挂在展厅墙面上的大尺幅油画,像屹立在城市夜空中的平板霓虹,用强硬的光芒点亮了那只在中国妇孺皆知的顽皮猴子——孙悟空,也照亮了长亭外婉约惜别的张生和崔莺莺,而那些远观如旧梦般的昏黄山水,是飘摇在年久失修博物馆中的马远、徐渭等人的脆弱纸本,被无情的时间和奇妙的化学反应腐蚀出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残缺之美和轻薄一面,并在“把酒对月”的精神梦游中拉伸着我们对于传统的美好追忆和刻意误解。而当观众走近这些看似空灵的逸笔山水时,却发现自己又落入了一个被西方的油画材料所精心掩饰过的“东方幻觉”之中——从通俗的民间绘本到渴望超脱的文人情怀——在看似毫无选择的照猫画虎中,又时时隐藏着种种“现代主义”之后的狡黠与诙谐,这也是本次名为《对月》的何森个展所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被“古画”的光芒所遮蔽的幽暗角落里,隐隐浮现而出的假山石、苏州园林的一角等实物,就像是在化妆舞会里揭下对方的绚丽面具之后,却发现自己面对的竟又是一张被厚重的油彩所篡改过的脸一样——难辨真假的错愕感在刻意混淆着眼前真实景象的同时,又隐约标示出一种企图逃遁的理想化愿望。或许对于何森来说,无法割舍的当代生活才是养育其避世理想的完美底座,就像他在《顾东言西的徘徊》一文中写道的:“我想做建筑工地的逃兵、又不知道回头有没有遮风避雨的草棚,于是我在过去、未来之间徘徊,内心焦急左顾右盼不知如何是好,说得好听点是寻找家园的精神流浪汉,其实原本就是丧家之犬。”于是在那些被泾渭分明的薄厚颜料切割成整齐长条状的古画摹本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对于单纯复制快感的考据式迷恋,“画中画”的潜台词也将绘画过程本身剪辑成一部通俗的室内情景剧——被温暖寓所包围的惬意身体,在对于印刷品的仔细观摩中,让灵魂借助永不停歇的电流穿梭在古典情怀与当代生活之间,二者缺一不可——与传统文化的交感通过二手的范本,以“点”对“点”的方式表演着形式变脸的穿越套路。

  何森 太极世界 2009

  徐渭的竹子、八大的墨荷、马远的秋波和唐寅的扇面等,在“传统精神的现代性转换”等话题讨论多年后依然无解的喧嚣尘烟中,个人英雄主义的浓烈酒精被铺天盖地的瞬间明星冲淡成一汪汪无害的清水时,不论是因寻找精神根脉而对传统进行关注,还是仅仅是为了打发不能虚度的时光而进行的单纯手工劳作,对于“复制品”的“复制方式”都会让作品回归到“观看性”本身的问题之内,从画室中沉迷其间的细节对比开始——在这点上,制作赝品的高级技工和艺术家在画布前做形式拷贝时所获得的专注快感是相同的——最终落实到展厅里似曾相识又十分陌生的直面观看之中,图景的似曾相识与材料质感的陌生化转换尽管缺乏新意,却也在有据可循的比对中拖延着观看所需的时间,这种观看提供给画者和观者一处短暂且有效的纯净场所,让祖上先贤的文人气质和徜徉在“星巴克”里的小资情调和谐共处在此刻无声的绘画拷贝之内。而至于“散点透视”与“黄金分割”之间的显像差别或文化渊源,显然并不在作品直白的表意范畴之内,有时候无限制的理论联想还是止于所见即所得的专注中比较好,至少我想对于何森的这组绘画来说是这样的。

  而在那组名为《太极世界》的作品中,不可遏制的狡黠气质通过走马观花式的视觉误解,考验着观众中“滥竽充数者”的数量。远看似乎是镶嵌在不同画框中的平面色块——像画框商店的橱窗里随意摆放的展示样品,无趣且缺乏必要的规则——却在观众走近后,于光滑的表面上显露出传统绘画和书法的“阴刻”图像。而同样是源自于“二手古典”的形式复制,这组作品中的“形象”似乎更符合蕴藏在“太极”图形中声东击西的变通理念。形象徘徊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不论是竹子还是书法,都只是一个个考验着观众耐心的图像谜语:发现者欣喜于自己的细心之中,却也无暇深究“图像”背后冗长的文化含义;寒暄者则继续把它们当做一块块平板的色块,并认真扮演着在每次展览开幕中都必不可少的“阳极”群体。而在对于“时代浮躁”的戏谑怨念中,这场场借尸还魂的看图识字与古典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也显得有点疏远了——“图像”就是“图像”,它可以像刻在龟壳上的甲骨文一样充满取之不竭的历史奥义;也可以像矗立在麦当劳头顶上的大“m”一样,仅作为一种商标化的视觉象征让人直接想到金黄色的薯条和汉堡。

  在今日美术馆的三层展厅里,走出“二手历史范本”的何森又带领着观众回到他个人的“近代史”之中。在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系列作品中,紧张而厚重的人物造型、红旗、铁链和身边的风景等,混合着年轻时特有的挣扎心态与时代政治和现实生活所赋予艺术家的宿命选择,在绘画风格和题材选择上确实表露出与当年的“新生代”群体间某种不言自明的裙带关系;而源自于学院教育的扎实造型方式,又让隐藏其后的精英意识和彻底“玩世”的泼皮心态间划清了界限。沿着时间铺设的阶梯,在1996年之后,我们也可以看到何森在绘画形式上的多样化探索,如暴露在仓皇闪光灯之下的照片式表达、隐去眼球的苍白面孔等,这些变化或许源自于里希特和贾科梅蒂的影响?但按图索骥的推测远不如去翻翻当年常摆在艺术家案头上的几本进口画册来的可靠。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及2000年以后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政治话题的形象隐喻已逐渐淡出了何森绘画的主题表达范围,取而代之的是在更加私密的空间环境中出现的各色美女形象,而这些年轻的女子也总离不开香烟、美酒和丝绸内衣等物件所反复浇灌出的、堕落且充满诱惑力的形象躯壳。至此,何森的创作轨迹似乎又合理地连接到对于“二手古典”的形象复制当中了。

  对于以必要的技巧作为基础支撑的写实绘画来说,将单一的主题以相似的“形象”分解进系列的创作之中,已成为一种固定的表达模式。同时,随着系列创作的不断推进,近似的视觉形式又很容易将单个“图像”的意义架空成某种概念化的空洞絮叨,而定期的形象转换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描绘或变形现实中的动态形象,到带有明显摄影痕迹的突兀影像,再到源于印刷品中的二手历史样本,意义转换的跨度在何森一贯的架上创作中似乎远不如他对于“图像”的取舍来的剧烈。那些看起来南辕北辙的画面形象,归根结底都是被艺术家日益熟练的手感涂抹在画布表层的“图像”审美;而从“入世的紧张形象”到“隐逸的古典山水”的变化,则平白地将画者在与生活的屡屡交锋后、日渐平淡的年龄演进书写进了自我的“图像证史”之中——“图像”之于“图像”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自然对接,本身并不需要过多的理论阐释。尽管有效的理论架构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连接起不同作品间深层的文化联系,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拗口嚼舌在很多抱有谄媚本意的文章中,其概念堆砌的复杂程度也常常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不是罗兰·巴特、不是约翰伯格、更不是弗洛伊德,生活在尚未被断代的、当代的混沌视野之中,我想对于何森的绘画还是放下太多的文化联想或臆想,而回归到对于“图像”本身的“观看”之中吧——不论画中的“图像”是“二手的古典范本”还是“当代的塑料美女”。

作者:郝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