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方向明——寻找艺术与现实的纯净

  “艺术是天然的,没有什么理由,所以说艺术需要个性。”  

     “艺术不是煞有介事。”   

        “在生活中合理的景致,在画面中不一定合理。”   

        “一位画家应该知道一幅画什么时候才叫画完。”

  在农村长大的方向明,自小喜欢在大自然中嬉戏,在河里游玩,去山上打猎,乡村无拘无束的气息彻底渗透了他的心身,对他来说是一种无法复制的快乐。方向明与画画的渊源浑然天成,父亲是喜爱画画之人,家中储着不少绘画书。耳濡目染之下,幼小的他就开始信手涂鸦,不但家里的墙被涂得满满,连课本也不能幸免,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则在底下涂涂画画。从记事起,笔和色彩就是方向明如影相随的伙伴。而正式接触画画,则源于初中快毕业时县里的一次绘画比赛。机缘巧合,方向明认识了一位美术老师,后来成为他的“启蒙导师”。他也是从那时开始,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素描。虽说是学习,但他的调皮劲还是收不住,老师要求从基础的石膏像开始学,他却总不老实。然而一次到野外写生,方向明一下子爱上了风景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去上师范,三年来也没怎么听老师的话,美术课堂上总见不到方向明的身影,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风景画,他却是拼了命的认真,常常沉醉其中而不自知。幸而学校的老师也开明,鼓励他按着自己的兴趣去画。

  毕业之后,方向明也经历了一段茫然的日子。每天坐班的教师工作,显然不适合他无拘无束的自由性格。出去,一定要出去。于是,他又撒丫子跑开了。然而不管生活怎么变化,画画一直在其左右。在中国美院学习的日子,他的绘画知识逐日增长,这也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各类绘画形式中,他钟爱油画,延续至今,成为他创作的主要方向。或许只有色彩张扬、色泽鲜艳的油画,才能装盛他心目中那五彩斑斓的大自然。

  “为大自然还原风景”  人的成长环境对其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对于画者,更甚。淳朴自然的乡村环境养成了方向明自由如风的性情,也形成了他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取向,精神世界因为自然而丰盈。乍一眼看去,他的风景油画透出一种朴实,切近自然,感情真实单纯。丰富逼真的色彩,由浅入深,立体地呈现出斑驳的自然景致,山川河流,沟壑平原,无不包罗其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毫无疑问是他的风景画的主题,纯净感更是他追求的极致,如何去实现,这就是方向明所孜孜不倦地探索的。

  东南沿海发达的经济使得自然环境受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苦心经营的风景尽管视觉上很漂亮,然而少了那条自然本身的“精神之链”,如同一种“伪的自然空间”。对于方向明来说,曾经质朴的农村生活环境,那种人与山水、植被环境自然生长、互相依存的经验,童年有趣的生活,深深地印在骨子里。于是,他选择了西部。在原生态的环境下,风景是向人们全部的欣赏、感受心理敞开的,人在其中,不断感受它散发出来的内蕴美,获得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接收,获得了一种自然的“精神之链”。他在不断亲近自然,还原自然“自我”的状态中,使风景本身获得了回归。

  取景双桥沟的《高原人家》是方向明创作较久的一幅画,包括构思构图、对景物的修改等,成稿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却不知缺什么。某天,灵感一现,他试着在桥上添上一个妇人和一头毛驴,落笔之后,恍然大悟,就是它了!就此搁笔成画。用方向明的话说,是找到了图眼。这图眼,有他最喜欢的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勃的影子,淡淡的忧郁中透出浑然天成的诗人气质,一种抒情浪漫的气息缓缓流淌在色彩的堆叠之间。

  “以实景为主,适当移景,以表现整体的印象。”这是方向明创作时常用的手法。生活真实和艺术创作不存在黄金分割点,但一定有其和谐之比例。因此一幅成功的画作需要画者良好的协调。从风景的画面中感受原生态,让人沉醉其中。他总是希望快些把眼前的风景拌着心中涌动的激情呈现在纸上,于是一挥而就的即兴作品,常常能显出独特的效果。

  物质和技术永无止境,保持一颗单纯的心才能获得更多快乐。凝视着画作,当你感受到画作扑面而来的静谧之美时,就说明你已沉醉在他笔下的纯净之中了。方向明始终记得当年指导老师的一句话:画画,就是画你想画的,一定要真诚。他说,写生就好比是一个人精神饥渴了,跑到大自然去汲取能量。现在的他就需要去大自然汲取养分,接下去一段时间他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老家钱江源和川西等系列画作的创作之中。

  “在旅途中寻找纯净”

  作为一个走南闯北选取创作素材的画者,方向明走过无数山林和河流,回想过往旅程,心头的回忆艰辛而快乐。古朴的村落,淳朴的民风,都给他一种亲切的归宿感。川西地区有着西藏茫远大气的感觉,但又不至于荒凉到无人烟,更具生活气息。落差大的地形导致了丰富的植被,这使得自然景观丰富,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感。

  艺术家一路不断收获旖旎的精致,更体会浪漫的异域风情。奶茶,青稞饼,对于旅途劳顿的游者来说是如此美味,令他一生难忘。那些破旧的碉楼,不去追问它到底是用于治安还是如习俗需要,只需静心感受,破败中的苍凉感在画家笔下成了一丝鲜活的艺术感染力。

  走过许多地方,难忘的经历也有许多。有一次,自认为体力没问题的方向明,经过将近八十里的高原徒步跋涉,走到中途时,体力不支,甚至头痛、呕吐,前不见马匹,后不见车辆,从未有过的狼狈。恍惚之间,听到一位妇女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飘荡在高原上空,然后焦躁的心就这么安静了下来。虽然这次颇费精力,但一切最终凝聚在作品《倾屺的喇嘛庙》中,将所有感受描尽绘尽。

  惬意难忘的经历同样久久萦绕在他脑海里,正是那一片婺源的风景。坐在车里享受窗外的风景,视觉的满足使得身心的疲惫被抛到九霄云外。五月天,气候怡人,原生态的存在里,淳朴的民风,空气中弥漫着悠远的历史感,仿若一种世外桃源的极致享受。这些旅途中的纯净被他一一收入囊中,化为创作上的灵气跃然纸上。

  “悠游在生命的两极”

  说来多少有些令人诧异,作为画者的方向明先后学习过拳击和太极,从激烈的力量爆发到刚柔并进的通融,这其中,无数人终其一生而不能企及,这种生命状态的跨越不可思议地在他身上实现了,说起练拳击,因为他一开始练习的强度比一般人大很多,以至于身体出现不适,聪慧如他,开始试着转变生命状态,在广泛地阅读中外经典之余,他开始练太极。

  跟第一个师傅练太极时,方向明笑着坦言:第一天练习,那别人看着就是拳击啊。身体上的不适,以致一个动作需要练上一个月,对于生性好动的方向明来说,那可真是折磨人。然而,这个过程让他收获颇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最懂得“迂回”,教人怎样沉静下来,追求平和的境界,接近超然的快乐。生命也有周期,没有生命能一直运动不止,因此平和的态度就成为感受快乐的必要。生命的不息,在于对刚柔之间的把握,他在两极之间悠游,在自然风景中自得其乐。这恰好与他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相通,于是画作便更近了,离人近了。

  我们说,画者以色彩为翅膀,可以去任何世外桃源。而方向明,或许就如同一个拿着画笔的风景守护者,不问红尘,悠游自得地把艺术与现实中的纯净携刻入生命的年轮。

  ——Tarcy

作者:Tarcy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