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瓷器的故乡在中国,英语“china”大写就是“中国”,小写就是瓷器,中国因瓷而得名。中国的陶瓷艺术荟萃在景德镇,郭沫若先生1965年来景德镇时,写下“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名句。
据文史记载,景德镇治陶始于汉世,南北朝时的陈朝就生产了宫廷用的陶瓷,唐宋元明清一直到当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尤其是从元代开始,景德镇“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引导中国陶瓷艺术发展而被世界称为“瓷都”;明代御窑厂的设立,因专为皇家烧造瓷器,进一步巩固了景德镇的瓷都地位。万古长流的昌江,千年不断的窑火,为景德镇留下了丰富的陶瓷历史遗迹、珍贵的陶瓷艺术、精湛的制瓷工艺、独特的瓷土风情、灿烂的陶瓷文化,以致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让世人所称羡和敬仰。
非常有幸的是,1954年的初春,我出生于景德镇御窑址所在地距“龙珠阁”50米的一间小瓦房里——风景路32号。上天安排我来到这座千年瓷都历史文化名城,我的根就与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景德镇的陶瓷坯房、窑房是我童年时期玩耍的乐园,尤其是昌江河畔堆满了陶瓷“渣饼”,也就是景德镇烧制陶瓷器皿的垫饼,我们小孩子经常一群群的在昌江河畔摔飘渣饼,摔后看谁的渣饼在水面飘得最远。五十、六十年代,景德镇制瓷还是烧柴窑,在城里到处是堆积如山的松柴块、琳琅满目的瓷器,挑坯、挑瓷工人忙碌地穿梭在大街、弄堂。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和情景深深地印在我幼年的脑海,难以抹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使我越来越认识到陶瓷的伟大,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有幸的是,已步入青年的我,进入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工作,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受到著名陶瓷艺术家胡献雅教授、施于人教授、丁千教授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和熏陶,吸收了不少陶瓷艺术的营养。虽然我八十年代末离开了陶瓷学院,但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对陶瓷艺术的追求和探索。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我认真学习借鉴景德镇悠久的传统制瓷工艺,注重发挥青花在陶瓷上的画韵、颜色釉在陶瓷表现的装饰性、半刀泥刻瓷的工艺性等等。一件好的陶瓷作品不仅要在绘画上努力,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工艺性。景德镇历史上制瓷人称“七十二道工序”,是道道见真,只要有一道工序出问题,都不可能烧制出一件完美的陶瓷精品。现代制瓷工序虽然比传统工序简化了许多,但工艺的掌握、材料的选择、釉料的使用、窑炉的火候,都是陶瓷艺术创作的关键,特别是釉里红,它是继之青花之后出现的名贵釉,在白瓷上烧出釉下红,是历史上的突破。釉里红在明代出现时珍贵罕见,价比黄金,至今已七、八百年,仍无法掌握釉里红的发色规律,也许正因为它的变化莫测而使其更加珍贵,所以说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人工绘画与天然窑变的相融,是主观与客观的相合。
近年来,我在继承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将高温颜色釉、半刀泥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图案装饰手法融汇到同一件作品之中,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结合、传统绘画与现代装饰相融、传统工艺与现代色块相融的创作思维,并不断的实践和探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点。
学无止境,艺海无边,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取之不尽的艺术海洋;时代的气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是我不断对陶瓷艺术追求和探索的动力和源泉,我将会沿着这条足迹而走到永远……
作者:冯林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