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杨国平是一位极有才华和艺术感受力的中年画家。
这是因为出身于湘西侗族山寨的杨国平,在艺术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天性本色,让自己的心灵漂移在湘山楚水之间,吟咏着内心无尽的乡思和乡情;我们在他的云烟飘渺、虚实浓淡的水墨图景中,看到了一种灵性、一种幽远、一种意蕴和一种沁人肺腑的清新气息。
就此而言,杨国平的水墨画带来的是崭新的绘画资源,带来了一种神秘和解密的同时存在、氤氲淋漓的山重水复、幻化莫测的水墨境界。杨国平的水墨山水画,富于流动感,这种运动的态势成为作品最基本的精神指向和内在结构,在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挥洒中,水、墨、色、笔的互动,造成了画面的元气淋漓、氤氲酣畅、波澜突起的节奏变化,而率性的意象表现与水墨技法的娴熟常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不期而至。这一切,当然显示了画家对水墨艺术不同寻常的感受能力、认知能力、把握能力与表现能力。
杨国平笔下的山水符号不过是承载着文化内蕴的湘山楚水,既是陌生的,又是深不可测的;画家以“写意”精神为根本理念,在实践中,以尽量虚的方式和手法表现烟雨迷离的山水。可以肯定地说,杨国平山水符号,体现的完全是湘楚文化的波诡云谲、变幻莫测、幽深神秘的境界与气息;这是一个充满原生态美感、气韵流动、生机盎然、淳原厚朴乡野的世界。与之相比,同代人的某些作品便显得虚假、浮浅、缺乏生气。杨国平的山水画是贴近自然、贴近现实的,他的创作灵感和激情都缘于他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陈旧山水符号拼凑的结果。
这正是杨国平山水画的重要特点和艺术品质。画家并不回避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因素充实了他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笔墨技法的创造和发挥,他的作品以“大美”为理想,为追求,为审美取向。《故乡河》、《故乡山水最迷人》、,《梦里又回故乡游》、《常为家乡山水醉》、《秋丛舍似吾家》等作品,都力避空寂、力避套路、力避矫情,因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回归本色,又回到“水墨本体”的艺术世界。
在运动的图式和笔墨结构中,杨国平营造的是流溢的笔墨美感、意象美感,用以折射自己的情感方式和审美取向,体现不可遏止的精神理想和艺术追求,更重要的是,他以“动”感去表达现代人的文化情怀,使之不同于古典的冷寂之“静”的境界。如此看来,杨国平作品中,静悄悄地进行了不动声色的山水模式的颠覆,也运用了水墨技术的自由性和独特功能,凭其自身所独具的消解性,弱化了传统技法表现中的皴擦、积墨等手法,在以笔立骨,以线去表现意象的同时,加强了以水墨渲染之法去营造朦胧与润泽的山水氛围,更见出笔线的劲爽和骨力,在虚实浓淡之间营造了一个富于想象的艺术空间。如前所述,杨国平笔下的山水意象,及由此整合的作品既有现实依据又有虚构想象的因素,再造了现代山水画清新的风格,给人以审美愉悦,蕴涵了不易觉察地走出传统、直面自然、再造山水境界的努力和选择。
解读作品表明,作为画家杨国平具有独特的抒情气质,他以诗意的眼光去过滤山水视野,去体现山水意象精神品性,甚至力求体现出抽象的纯形式的笔墨语言。因此,杨国平的作品大都倾向于清新、流畅、氤氲、润泽和元气充溢的效果,且表现得极为单纯、朴厚与浑然;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画家在有限处追求无限,在狭小处追求阔大,在局部追求整体,在轻浅处探索拙厚,这使得杨国平的作品不再循规蹈矩,而力意创新,在有限的空间中演绎出水墨的风雨晴晦,烟云雾霭,使一幅幅大写意山水的率性随意与淋漓酣畅显得讲究、精湛,而又鲜活、丰硕、饱满,既明朗,又大气,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出画家的能力、品位、经验运用和想象力的丰富。
当这一切都浑然地充盈在作品之中时,“精气神”便显现出来,生气灌注、整体磅礴,使一幅幅作品成为大自然的折射、象征和比喻。
以清新、盎然、灵动的写意风骨进入当代画坛的杨国平,以自己的作品证明,自身与生活,自身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的血脉相连,这是一种清醒而坚执的艺术自觉——以突破狭小“自我”的超越能力,把握能力去拥抱恢宏的人类精神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营造艺术的形式和语言,使艺术的精神质地更丰富与更充实。
值得我注意的是,杨国平的作品始终生机蓬勃,活力四溢,它力避了陈旧、僵化的复古之风;作为一种复杂、多层次的艺术构成,杨国平的山水画体现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也体现着大自然的恩赐——生命的灵性,因此,他画出了天地间的诗意与气韵,以及它们融为一体的和谐。正因为如此,杨国平的山水艺术,离矫情远了,与自然、与天地更近了,画家和他的作品因而充满了单纯与朴素的诗情,这自然是心灵图景的展示了。
徐恩存(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国美术》主编)
作者:徐恩存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