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
美术作为一个连带名词,有着行而上与行而下的双重含意。《辞海》中对美与术的解释为:美,一指味、色、声的好,如美味、美观、良辰美景;一指才德与品质的好,如美德、价廉物美,如《管子·五行》中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一指善事、好事,如《论语·颜渊》中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一指赞美、称美,如《庄子·齐物论》中讲:“毛嬙、丽姬、人之所美也”。术,一指技术、学术,如武术、游泳术、算术;一指手段、策略;一指方法。正如《易经》中所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美是“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形而上,而“术”则是“器”,是有形象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具体形式。道与器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由此便延伸出美术乃是形而上与形而下并行不悖、完美结合之后创造的精湛的艺术作品。亦称“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从美术一词的双重含意中,我们不难理解,美术不仅是单纯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对美的事物的感悟能力。“美的形而上学的精义,可以非常简洁的表述为:在一个对象与我们的欲望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形下,我们何以能够在这个对象上感到快感?” 1这便是美的物象的力量在和能够感受美的心灵间相互碰撞擦出的火花。试想,一个没有热情、失去美感、灵魂木纳的人对于人类的进步,又能做出多少推波助澜的有益贡献。
所以,社会的文明、精神的纯粹,美育至关重要。如中国伟大的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所讲:“美育者,应用美学的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2美育是培养一个民族健全人格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
美术教育,首先是对意识形态的启迪和升华。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力提倡美育,他认为美感教育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用,但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和宗派之见,他在北京神州学会所作的《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中讲:“感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这种普遍性的美,“则其明以陶养性灵,使人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 3蔡元培所说之“美育”,是对美术之“美”也就是“形而上”的强调,是对整个民族心灵和人格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一方面,它涵盖了美术、雕刻、音乐、戏剧、文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说,是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对人的全面的塑造和启发;另一方面,它也道出了“美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养感情并健全人格,使“美”成为人们的生活之习惯,施予美、接受美、传播美,以此达到社会之健康和谐。
记得曾读到过的一则故事:1798年5月,拿破仑率军进入埃及,当三万大军跋涉在鲁克苏附近的旷野时,突然,古埃及建筑群屹立眼前,残破中的宏伟,使拿破仑和他的部下都惊呆了,远征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士兵们,四千年的历史,今天从这些金字塔上面看着你们”,拿破仑的喊声穿越时空,大地一片沉寂。这便是一种文明的力量,美的力量,它使人慑服,更使人深刻和超越。
可是,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中国社会并未达到蔡先生希望之境界。
大量文物的流失和被破坏,大量古建筑的拆除重建,不能不说是民族文明和文化的严重流失。我们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的隐患:快餐文化占据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大半壁江山;低俗文化带来群体性的浮躁心态;审美意识之淡薄,带来民族心态的营养不良;精神空虚,无所依托。就拿当代艺术品市场而言,一次一次的天价景观,打造了一个玄妙的艺术天地,与其说是艺术品的推介,倒不如说是名利场的角逐。使那些不断投身艺术的人,把美术之市场价值当成目标,浮躁之心溢于言表。再一部分人附庸风雅,跟风收藏,却恰恰没有审“美”之标准,金钱充盈下的艺术垃圾泛滥成灾。再更多的普通之大众,最终对美术有了成见,认为艺术看不懂,买不起,玩不得,总之与己无关。
想想这些当下之社会现象,再加之一部分以艺术家和文化人身份为幌子的人对待“美”之不严肃态度,真令人痛心疾首,心急如焚。
呼唤艺术的精品时代,呼唤中国人美意识的提高,呼唤民族自尊、自爱的人格魅力,呼唤文化支撑下的经济繁荣,刻不容缓。美术教育间接承载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因为人所要达成的“高尚而伟大的行为”完全取决于“感情”,而“感情”的“陶养”只能由“美育”的作用。4
三
记得在欧洲考察时,艺术之都巴黎的卢浮尔宫、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美术馆、毕加索美术馆,还有街边随处可见的艺术馆或博物馆里,每天都会有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便是成批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大师的画作前品头论足,兴趣盎然。在罗丹美术馆《地狱之门》前一位父亲抱着年幼的女儿指手划脚、娓娓道来。周日,毕加索美术馆里,母亲们在一旁读书看报,孩子们爬在地上,在满壁世界名作的陪伴下,用画笔述说着自己满心的欢畅和向往。那时,目睹这一切,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不由为之感叹,法国人生活中那种唯美、浪漫、愉悦的情调,甚至是他们骨子里那种对本国文化的仰赖与骄傲,必是从这“奢侈”的幼年时代就埋下的。
而我们现实的问题恰恰在于此。一直以来我国美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美术学院。考进美术学院需要扎实的延袭多年的西画素描、色彩基础,也就是说学生在进入专业学院之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程度,学校是没有要求的。可想而知,大多数学生对我们中化民族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甚至是干脆不知的。为了考取美术学院拼命的突击素描、色彩,骨子里却没有对美的敏感、向往和修养。中、小学虽设有美术课,但只是粗浅的接触,课本上几幅图片,算是给学生诠释了美术的全部。因此,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在“何以为美”的问题面前不由自主的迷失了,便索性被一种舶来的更强势的力量牵着鼻子走。
究其原因,一方面,历史问题造成的民族文化的断层,西方文化的殖民性入侵,经济的暂时失利导致文化立场的式微,以及当下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我们也可能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建造庞大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体系,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大多数人就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和熏陶,缺少对中国渊源性的文化的最起码的了解和认识,因此,也就没有能够建立起本应具有的文化能力和文化自信,不由衷的热爱美和需要美,不知道如何审美,更别提要如何创造美,美还远远没有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和必须。
四
可见,美术教育并不只是专业美术院校的专利,它必须是从每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就要开始的,并且贯穿一生、绵延不断。它也必须首要重视的是对“美”的认识和启发。让我们的孩子走进自然,采撷大自然无限美妙的天光灵气,让他们走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领略艺术殿堂的丰富内容,让他们大胆发表对美的看法和创造,让他们的灵魂里充满诗情画意,充满爱美之心,让美成为他们生活的方式。却恰恰不是让他们每天死记硬背,盲目填鸭,例行公事一样的学习各种所谓之技能,这样只会使他们成为背着沉重包袱的书呆子。
但对于专业美术院校来说,则是要培养对“美”与“术”兼而有之的人才,即不仅要使学生对“美”有更高一筹的见解力和感悟力,同时还要具备“术”之能力,从而能够通过建构具体之艺术形式,把美的种子散播到各个角落。能够成为给这个社会不断传播美之思想、播种美之种子的源泉,才是专业美术院校之意义所在。
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小有了对美的事物的领悟和向往,会让他们一生都变得从容而富有内蕴和涵养,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优雅与高贵的品质和精神,将使它走向真正的繁荣。
美术教育必须认识到“美”和“术”的这种双重属性,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精神和能力上的共同责任。美术教育所担负的义务和责任任重而道远。
2009年7月
本文发表于《西北美术》2010年第一期
1《叔本华哲理美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27页
2马克明著,《中国美术教育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第102页
3阮荣春,胡光华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43页
4刘彦顺,《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中国现代美育空间的拓展》,《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作者:韩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