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4-10-25 09:30
林晓明
白夜之肴
所谓白夜乃黄昏未过已似黎明,有一定纬度,接近极圈,但在极圈之外。我读林晓明的画和人就这种感觉。
画是他的黎明,人已近黄昏。
经历过和基因突变的三十六年大变革,他始终无精打采。此乃拼搏后的疲劳和气馁;嘴角咧一咧,算是高兴,也算是一个活物。
半梦半醒一直纠缠着他。为了生计,从饥饿中走来,又回到饥饿中去。这一次,刚超越了头一次的饥饿。他“如饕餮之徒,美得不食人间烟火”。
林晓明的内在生活,绝不像他作品所展示的那么单纯和诗意。这个打小就闯江湖的汉子,是由许多矛盾冲突组成的。他骄傲而羞怯,放肆而生冷,纠结、自卑、挣扎、逃避、做梦,人性的弱点集大成于一身。他要么摆出玩世不恭的模样,要么沉默寡言,心扉紧闭。他战斗人生,是因为人生多艰;他选择灰色,因为太阳总是刚刚落下。“灰色是卡夫卡的意象特殊”。据说那是人世间最基础的色调,可以弹性地调和一切色彩。
他的一幅照片,引起了我的好奇。眼睛是腐蚀过的,狼一样,暗红而铁锈。他说,那是故障的产物。我倒以为接近本色。
他的画既是客观的,也是古典的,却端的东方。“有凭有据,有爹有娘”。“物我合一”而“忘我”,既是感悟,又有经历,意象丛生。
《她的世界你不懂》 150cm×80cm 布面油画 2013
毫无疑问,浪漫主义曾经深深影响了他,但现实的婆婆妈妈,又令其伤感。他的画是凹进去的,阴柔至极,是女人中的女人。但几乎不画裸体,也绝不投奔未来主义,也许他觉得单调乏味,反而不好表现。做梦是表现主义的,梦醒是现实主义的。“现实是永久的一环”。但他实在忍不住还是要复古。他知道,在对正溯的回望中,可以追求崇高和根本,这是续接文化断裂的桥梁。每一次回眸,其实已经孕育了前行。
他天生崇尚自然主义。他描绘了一幅幅川西平原、川西北丘陵的山川河流和乡村民居的图画。虽免不了浪漫和超自然,但总能嗅到麦秸的野香,看到格桑花和芙蓉的芬芳。他把阳光、鸟儿和青草,编织在群山环抱的梦中,令你唏嘘,生活竟有这般模样!啊,永别了纷争和武器!
世事如画,画如世事。浅酌不能深饮,低唱不能高歌。在虚实之间,他不控制你,引你为自大的同类;也不敷衍你,拒人于千里荒野。他迷失,你清醒;他迂腐,你活泼。因为活着,所以死去;因为虚妄,所以实在。不好玩,因此饶有意味。他的画,“如果可以吃,那么一定是祭献给魂灵的”。中国有文字游戏,曰“凤”为“凡鸟”,他就是一只凡乌,却唱出了心声。
他的气质本质上是艺术家。他的狂热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而是在他的画布前,一泻千里和一往无前,战栗而自恋。绝望使他冲动,欲焚画笔;画得太慢,思绪又多,常常不达意。但只要有一点诱惑——窗外的一片落叶和女儿的一次郊游,他就疯狂逃避,如逃避他思恋过世的母亲。
木心说,“天才的第一特征,就是逃。天才是脆弱的,易受攻击的。为了天才成熟,只有逃。”但林晓明绝非天才。他刻苦而后知后觉,却也选择了天才的路径。无师自通?似乎也附会不上。
这是一道几乎迈不过去的坎,心有千千结。他对女人的眷恋其实是俄狄浦斯的,他永远长不大,拒绝成熟。他拿起画笔,是初恋的鬼使神差;要他放下,他又会疑神疑鬼。所以曾经的生意只能是失意,除了绘画,他别无所能。
当然也有变化。学院永远教的是技术,此乃生存之道,非生活之路。日常生活和诗意,社会和环境,迫使他贲张血脉。吃荤好还是吃素霸道,永远是个问题。是默然忍受灰色的统治,还是挺身反抗无涯的长夜,以丰富更加饱满的生命,谁,更高贵呢?
他应该感谢这个时代!除了中国的名山大川,还有世界的五湖四海。他的画和人,于今到了卢浮宫,我们可以对上帝说:来过了。但来过之后呢?
2014年7月
作者:胡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