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林晓明绘画与“六十年代气质”

林晓明

  林晓明的绘画,在平淡如水的叙事中弥漫着一种陈旧的、追忆般的伤感气息和梦幻诗意,仿佛昨日焰火落尽的余晖:往事如烟,或许,往事并不如烟?在他的绘画中,田野、草木、人物,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楚和兴奋,只有一片平静的空寂和茫然。那是一种含蓄丰富的灰色调,一种恬美的忧伤,一种典型的“六十年代气质”。

  激动、战栗、喜悦、甜蜜、苦涩、忧伤……,那些埋藏在记忆角落、尘封已久的情感和往事又一次次被艺术家的回忆和自然的诗意唤醒,如电影画面般掠过。那些遥远的记忆此刻由模糊逐渐变得异常的清晰:自由放纵的童年、惶恐不安的少年、迷惑犹疑的青年、孤独怀旧的中年,一路踉跄,边走边唱;看花听雨,观星望月。林晓明始终在惆怅和郁闷中彷徨,在失落和向往中追忆。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木讷和退缩,他开始用自己的语言顽强、清晰地表达着自己。

  林晓明在动荡与激进中度过童年和少年,而青春又被时代的车轮辗碎,当盲目信仰的时代结束时,生活及生命的体验远不足以让他去创造或反省什么。六零一代人,在精神上没有过无限膨胀,所以也没有绝对放弃;在肉体上没有过真正的开放,所以也没有绝对放纵。他们经历了懵懂之中的革命与理想主义,经历了青春期的接受新信仰的骚动,经历了现实挫折后的重新选择,经历了思想固化后的挣扎与自我确认,经历了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时的手足无措,经历了时代给予他们的冷漠与世故。于是,六零一代成了当今中国最矛盾、迷惘和浪漫的一代。

《浅丘-2》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14

 

  生于六十年代的浪漫是沁入骨髓的。林晓明并没有意识到身体反叛的意义。由于那种情感上的浪漫大于身体上的迷惘,林晓明反而学会了去恪守传统。他热爱梵高与蒙克,八大与石涛。这样的浪漫是一种审美上的气质,它使这代人普遍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骄傲。浪漫的必然结果是虚度青春,所以六零一代的脆弱也是根深蒂固的,因为他们的成长史是从社会体验转化到审美体验:他们的虚无是神经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

  在中国,生于六十年代并没有可能同步了解六十年代的全球发生了什么?不了解世界到处插满了红旗而用的是相同的词汇,如“革命”与“反潮流”。在西方,六十年代文化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甲壳虫”、学生运动、“嬉皮士”和鲍勃·迪伦(Bob Dylan)。它们直接指涉到音乐、身体、革命、反叛与乌托邦。

  在1968年5月巴黎街头的墙上,涂满了“社会是一株食人花”之类的口号,游行队伍里除了戈达尔(Jean-Luc Godard)、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这些文化激进派,还有卓别林(Charlie  Chaplin)、雷诺阿(Jean Renoir)这样的老头。反叛的年代到处是抗议,到处是切·格瓦拉(Che Guevara)。美国作家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ein))说:“我们的怀疑和批判的思想是六十年代最经久不衰的遗产之一,反权威与反传统在东西方有着相似的地方。”在西方首先发难的是先锋艺术家,他们选择了格林威治村过那种波西米亚的生活,以此和体面的生活隔绝。西方六十年代文化的解放与波普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开发有关,六十年代艺术家消除了“高雅艺术”在通俗文化之前的神圣,一个艺术民主化时代轰然降临。

  作为“红旗下的蛋”,林晓明他们当然无法具备同代的西方反叛者所拥有的那种世界胸怀。他的绘画是自闭自足的,具有一种宿命般的孤独感,这是从小郁积成的一个始终打不开的结、一道无解的方程式,它牢牢地萦绕在林晓明的心头,贯穿其整个成长的过程。无论是在喧嚣嘈杂的人群里,还是在觥筹交错的场合中,它随时都会突然袭来,让一时的喜悦和满足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若有所失。这也是六零一代中国艺术家不可逃脱的宿命和悲剧。

《开过花的树-1》 200cm×50cm 布面油画 2012

  内心的丰富和充盈与不容抗拒的情境所产生的冲突、矛盾,构成了林晓明绘画的叙事方式。青春飞扬、白衣飘飘的年代已成为追忆中的憧憬,纯真的恋情、梦中的少女已成为生命永远的痛楚。林晓明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往往在还没有适应前一种变化的时候,后一种变化已经接踵而至。身体的年轻和心灵的衰老是如此不相谐调,他的绘画不时流露出一种不为人知,难以名状的孤寂,既难以排遣,又不可言说。这不是虚妄的激情,也不是失落的安慰,而是对梦想永不停止的渴望。

  荒芜英雄路,孤身夜行人。作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林晓明身上还留有一种浓郁的自恋情结,心中始终留有一块不容践踏和亵渎的、只属于自己圣地。正如美国作家哈罗德·罗森堡(Harold Rosenberg)在《荒漠之死》中所说:“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重压下死于荒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林晓明绘画所流露出的“六十年代气质”,看成是一种琥珀般的、值得珍惜的气质:艺术家内心的梦想纯粹精美、忧伤孤独,这是一种来自艺术家心灵的像琥珀一样的优美与灵性,一种源自成都这个逍遥自在的城市日常生活的浪漫诗学。

  2014年10月1日于大理

作者:管郁达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