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4 00:00
程然:奇迹寻踪 2015-06-04 艺术界LEAP 艺术界LEAP 艺术界LEAP
《关于场景的猜想和假设2》,2015年,1/6,灯箱摄影,66×160×5cm
程然:奇迹寻踪北京麦勒画廊 2015.04.25-07.12
文:刘溪
图片提供:麦勒画廊
程然在麦勒画廊的第五次个展“奇迹寻踪”,如同此前他的所有作品、展览,仍然是一个充满援引、互相指涉的能指锁链。这八件作品可从主题上分为三个部分,讲述艺术家过去两年间在荷兰的经验,以单件作品的空间考量,而非视觉上作品间的结构关系,分布于四间展厅内。
#FormatImgID_1#
《关于场景的猜想和假设1-6》,2015年,1/6,灯箱摄影,6×66×160×5cm
《现代自然2》,2015年,混合媒体(帆、木头、帆船配件),455×240×60cm
如同展题所揭示的,整个展览核心的部分,当然围绕程然目前尚未完成的大型项目,一个九小时电影计划的制作。“奇迹寻踪”,借名自具有悲剧性色彩的荷兰艺术家巴斯-简-阿德尔的最后作品。巴斯-简-阿德尔的创作经历与谜一般“悬置”的结局,构成了这部长片的触媒。与叙述的“探寻”主题一致,展览呈现了程然在建构这部影片时的“寻找”经历。在确定取景地时,艺术家自身也探访、重历山川海岛。灯箱摄影作品《对场景的猜想与假设》(2015),以摄影术对雪山进行多维度、幻影似、史诗般的分层呈现,传达出程然在面对自然盛景时,近乎神谕性的感悟。程然将“奇迹寻踪”中的“寻找”置换为“过程”,寻找的重要性在这里等同于过程性。这是有意将这部电影长片的创作过程用两件作品:21分59秒时长的高清绘画影片《分镜头电影》(2015),以单独的展厅、大型屏幕,影院式的空间布置;及《有用的、没用的》(2015)打印数字手稿装裱并置于展厅墙上,如此隆重、庄严呈现出来的原因。
#FormatImgID_3#
《有用的,没用的》2015年,1/6c-print,拼贴,尺寸可变
《在入睡之前》,2013年,超级16毫米胶片转单频数字高清录像(彩色,有声)
在展览的第二部分,最重要的作品为超级16毫米胶片转单频录像输出的彩色四屏录像装置《在入睡之前》(2015)。改编自伊索寓言及克雷洛夫寓言,拍摄于荷兰驻留期间。在绝对自然的环境下,演员以近乎舞台化、稍显僵硬的表演,配以似乎无指意,脱离情境的台词。观者很难于其中看到所谓“真正的”荷兰经验,在地性的抽离与艺术家似乎想要不断触及当地文化的努力构成一种有意刻板、空洞的观看体验。程然及他这一代的许多年轻艺术家(如鄢醒、刘诗园等)在其影像创作的过程中,大胆、无顾忌地使用西方面孔。使用异国演员如同使用外语。演员面孔、肢体所带来的会是一套另外的文化符码系统。但同样可能会造成作品深度可能到达程度上的肤浅、表面与展示上错位、空洞的危险。
#FormatImgID_5#
《三个时代》,2015年,现成品,电影DVD,音乐CD,书籍,及书架,尺寸可变
西方/异域面孔制造出与西方/异域文化符号上的直白对应。与上一代中国艺术家对西方文化影响的对抗、遮掩、自我辩白不同,程然在他的作品中一直以对其大量的直接援引而毫不避讳地展示他所受的影响。在他的所有作品中,程然总是化身为一个贪心、自傲的收藏者,展示自身的文化陈列。他的很多作品概念上并不复杂,其价值更在于这种对文化身份的主张。当批评界在质疑其作品与西方过度联结的同时,也在忽略艺术家这种刻意的历史性成因:这是一个有意展示的被建构过程,它在表达一种对文化身份自我选择的坚持。它也当然是自恋的:这是在对政府、社会常识不断建构的民族身份意识形态的对抗。这也是本次展览第三个部分中看似并不起眼的作品《三个时代》(2015)具有典型意义的原因。其中揭示的有趣错位在于,一个在国内易被忽略的现实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在高度的文化管控之下,国内能看到的西方文化,往往是经过筛选的。《三个时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互联网之前,中国境内西方文化的接受史。
惘闻乐队的实验音乐表演现场
在程然个展第一个开放日中,迎来了一次从未尝试过的声音即兴实验,在庄重肃穆的巨大空间内,400平方米无尽的水面,不断下沉的船只,黑暗、绝望、空洞、海、枯树、伐径……这是一次从未尝试过的声音即兴实验,而程然的探索还不止于此——近日他在中国北京、东海地区和西藏以及瑞士和阿姆斯特丹拍摄完成了长达9小时的电影新作,5月31日这一天也正是完成最后一个镜头杀青之时,之后新作将于2015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首映。
原文刊登于《艺术界》2015年6月号 展评栏目
来源:艺术界LEAP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