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写生之我见——造型vs感觉

  写生在当代中国画教学中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基本上每一个有成就的画家都离不开写生。但就我自身的写生实践和教学经验来看,中国画写生教学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表现在写生标准的模糊性。

  众所周知,西方的写生体系自其产生发展到现在是相当完善的,并且其写实体系由透视学、色彩学、光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体系作支撑,有它自身存在的“样板”和可参照的写实标准,如安格尔的画,就可以成为他们写实绘画的标准。但这点在中国画中却很模糊,何为写实?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为写实等等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都是模糊的,我们也无法从前辈大师的作品中找到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一切都是在一个模糊的、假设的标准中进行。这种做法对于艺术家个体来说无可厚非,但如果成为教学的范本则是行不通的。教学的性质和创作的区别就在于具备这种可能性,因为写生不像创作,创作凭感觉,画不画写实都能成立,它只是作者的观点和追求。但教学具有研究价值,具有可能性,必须是经典的、可供学生借鉴参考才能进入教学。

  而且中国画的写生训练是在遵循“写实”基础上,以解决造型和笔墨这两个方面的课题而入手的。这之中就会存在一个矛盾:如我们画一个人,头像讲究结构,但衣服要注重笔墨,那么在训练中面对模特的时候,如何能既训练造型又训练笔墨以及线条的组织、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就成为我们无法忽视且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在中西问题上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平面的标准;一个是体积的标准;交叉在写生状态里就需要有一个空间去研究。概而言之,我们这种训练模式和方法,面对模特时是视而不见得。所谓的“视而不见”指的是不见其人只见其形,即不管是画素描还是画水墨,我们面对所描绘的模特时首先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人,在理解“人”的基础上,再去考虑骨骼、结构、肌肉、衣纹以及笔墨,这样产生的作品才更有意义。而目前的写生训练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以艺术类院校课堂写生为例,很多写生在面对模特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如何把人物的鼻子画出来、体积画出来,学生在画的时候看到的不是人的鼻子,而是体积、空间、块面、形体,这种训练的结果无疑就是大同化、模式化。学生舍弃感悟,进行的是形体训练,而不是感受训练,这涉及到对基础理解和认识的问题,也是目前写生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

  写生不是单纯的为了训练造型,而是训练我们的感觉,特别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写生即为画感觉。也就是说,当我们去野外写生时应该忘掉笔墨、忘掉造型,这样自然而真实的东西才会在我们眼前呈现。与此同时,写生还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即在不伤害感悟的情况下还需进行学理性分析。如纯技术性的研究,积墨法、泼墨法以及画面经营、环境设置,空间安排等。当我们面对一张白纸时,无论大小,每一个空白都是需要关注的部分,并不是只关注一个人,而置其他于不顾。墨法、笔法、勾法以及对形的感觉,都应该有一个特别理性、具象的分析和研究。简言之,写生是为了强化画家面对生活时的自我感受,进而提供出的最理想的表达方式,是感性形态的理性呈现。

作者:刘进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