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8 00:00
吴松的瓶子萌动于酒吧内灯红酒绿下的情感宣泄,或孤寂、或喧闹、或艳丽、或消沉,如芸芸众生之象,又如情绪沉溺于自我内心后的现实映射。在百态横生间,总能让人在形态各异的“瓶子”形象中搜寻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寄托。
今日美术馆3号馆2层吴松展览现场
吴松《狂欢》系列 180×480cm 油画 2009-2010 6月27日,香港艺术家吴松绘画作品展“灿烂的感性”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学术主持彭锋、艺术家吴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策展人Miguel Benavides共同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展览是吴松继2014年深圳个展后在内地举办的第二次个人展览,展出了其近年来创作的21件架上绘画作品,在这些参展作品中,除了最受大家所熟知的“瓶子”系列外,还包括了两幅以“花卉”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左起:艺术家吴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学术主持彭锋、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策展人Miguel Benavides、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
吴松 《牡丹》 180×160cm 油画 丙烯 2012、《蓝牡丹》 180×160cm 油画 丙烯 2013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吴松在而立之年选择了定居香港,在初入香港之时,或许是源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又或是对艺术前行方向心存不确定,彼时的吴松将“兰桂坊”酒吧当成了自我心灵休憩的港湾,而之后一切就如同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般,让昏暗灯光下摇曳生姿的酒瓶成为了叩响吴松创作道路上的灵感之石。从2000年开始,吴松专注于酒瓶,此时的创作还停留于现代主义艺术下的客观呈现;2005年之后,吴松将除酒瓶之外的背景虚怀,逐渐使之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2008年,吴松甚至将酒瓶的形象也进行了打破,不再局限于酒吧中的酒瓶形象;2010年,吴松对空间概念的加入,似乎又营造了一种新的情感氛围,显得更加肆意,更加自由和欢愉。
吴江 《瓶子08-1》 136×136cm 油画 2008
吴江 《两瓶茅台》 130×110cm 油画 2014
吴松 《瓶子2014-7》 100×80cm 油画 2014 “开始需要勇气,结束需要智慧”是学术主持彭锋对于艺术家吴松艺术创作状态的一种总结。一个艺术家完成一件作品快则几天,慢则数月,而在吴松这里,半年完成一件作品是一种近乎奢侈的状态,而跨年完成则几乎可以被视作一种常态。反复修改使得吴松的很多作品在视觉上显得极为厚重与深沉,这也与吴松近乎苛刻的自我创造状态密不可分。在吴松的观点当中,“作品所承载的情感永远都只会停留于其完成的那一刻,而艺术家的情感却是每天都有变化,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尽可能完整的将我所想表达情感呈现出来,但现实往往很难尽如人意。”
吴江 《瓶子2014-2》 180×160cm 油画 2014
吴江 《瓶子 2014-4、3、5》 100×80cm 油画 2014
吴松 《烟斗》、《茅台》、《雪茄》 30×30cm 布面油画 2014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程玲<em,class="more",title="作者:程玲 "></e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