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 饰 性:★★★☆☆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冯莹,1988年生于湖南长沙,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一工作室。作品《墙系列》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下乡成果展,获得优秀奖,同年 《数字化思考》、《同类对比》入选“大艺网”大学生版画作品展。 毕业创作丝网版画《一刀未剪的时光系列》获得学院三等奖,校方予以收藏。
《偏差之三》60x70cm
在毕业那年冯莹就举办了自己的个展。在展场里一头黑发,黑色上衣,没有什么笑容。她和自己的作品一样,酷酷的却少了几分女孩性。那次展览的名字,叫《一刀未剪的时光》,听着像电影胶片的名字,记录自己生活里发生的场景。画面看起来像一场场呓语:室内安插一盏树一样的灯,孔雀站在窗边的桌上照镜子,或是人从机械化的管道里骑着骏马落下,有时,只是一扇开启的门……生活里的司空见惯,在她笔下总有一些方式来破坏,让人产生异样感:怀疑,好奇,和想探求而无门的困窘。张桂林老师曾用这样三个词来形容她的画,梦想、幻想、理想。
一、从甜到苦的八零后
八零后是很值得提起的一个标签,虽然它在风口浪尖的日子已经过去,人们反而越发冷静的开始审视这个人群。他们有最甜的童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独生子女的双重政策,这一代有着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和父母的专宠。他们被家庭精心呵护长大,当做最珍贵的树苗栽培。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另一种呼声也越来越强烈,那就是:他们是最尴尬的一代人。
在他们上小学的时候,读大学是不收费的;而他们升到大学了,各种费用每年层出不穷,越来越繁杂。他们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包分配的;而他们毕业需要就业了,却赶上扩招带来的负效应--一岗难求。他们不赚钱的时候,房子是单位的;需要买房了,房价已经不可企及……一切的一切都在不需要的时候成就,走到面前就变为困难。这种社会变革带来的尴尬,让八零后有着比以往青年人群更多的精神压力。在当代艺术当中,他们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和平的、安逸的,并非重大的历史时期,所以骨子里缺少痛感带来的深沉和厚度,也缺少刻苦环境培养出的坚韧。这让他们的作品思考性和深入性都不乐观。但当他们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来创作时,又被贴上了卡通一代,垮掉的一代的标签甚至不被称为艺术。这于他们,是另一重创伤。时代造就的肤浅,让每一个个体遭遇困境。在今天看,这种顺利甜蜜的成长经历,让他们长大成人后面临了更严峻的环境。
《偏差之一》80x80cm
二、作品赏析
作为尴尬的一代,他们的生活除了消费带来的快感,更多是无聊和各种形式的压力。很多青年的精神是迷茫的,他们选择对压力的规避、无视。那么梦境这种题材就可以理解了。梦境与幻想只有一线之隔,不同的是,幻想是可以操纵的,梦却是潜意识的真实写照。青年艺术家在作品里描绘种种想象,正是对现实的无力、沮丧、抵触的释放。
冯莹的作品往往色调阴郁,带着时间静止的美感,充满了超现实的幻想画面:窗边的高大鸵鸟、无头奔跑的女学生、屋内的枯树……整体色彩的明度较低,营造了一个压抑的情绪氛围。其中并没有选择特殊化的场景,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小觑里注入“不同”,来打破寻常的无聊。其中《偏差》系列非常有代表性。
在《偏差之三》中,主要人物的女性面向前走,将狗扛在肩头。画面外伸出的一只手显得突兀、神秘,让人在猜测他的身份。也许他拿剪刀是想伤害小狗,却用错了对象,剪到的只是墙面上的狗影。这种行为的错位,产生意外的效果。也许是无意识的创作,却增添了一些趣味。冯莹说,“我喜欢纯碎和轻松的绘画语言。所以我的创作可能也偏向于此。我是想用晦涩,轻松,无目的性的语言说一个我这个阶段所思考并且焦虑的事”。她有自己的见解,且不想在作品中如其他女性艺术家一样重描绘,轻思考。于是利用巧妙的“改编”,让作品更有戏剧化。在作品《偏差之一》里,同样是日常生活中“特例”的记述。主人公鞋上沾着泥,提着袋子仿佛刚从散场的早市回来。整个场景描绘非常朴素,只有人物的半身,地板,和手上拎着的袋子,而打破这个无趣的恰恰是一个尴尬事的发生:袋子破了,鸡从里面掉了下来。这个窘境,是日常生活的偶然,却是冯莹作品里常见的主题:尴尬与不堪。在另一幅作品里《偏差之二》里,情节亦是如此。
《偏差之二》70x70cm
你心里有什么,眼中就会看到什么。在冯莹的作品里,尴尬,窘境虽然被描绘的轻松甚至带点笑意,这种情绪本身却是低沉的。她近期的作品通常都室内发生,利用大的色块和点线面区组成一个环境。或穿插生活中的特别瞬间,或主观表达自己臆想的空间。在冷眼描绘下透露的是这一代青年面临的生活压力、焦虑、不安。这些创作并没有受限于她的经验,而是打开心灵之眼随时在体察和吸取来自周边的启示。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As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