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影像拍卖:突围之路谁主沉浮

2015-11-30 10:08

  与其他艺术品相比,影像一直以来都是拍卖市场的配角,很多藏家似乎也并不了解这一门类,它的成交情况也偶尔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随着国际影像市场的日臻成熟,国内影像市场在其熏陶以及画廊、拍卖公司、投资机构等价值挖掘下,也大刀阔斧地拓展开来,横向纵向齐头并进,在渐趋完善中突围。

  大刀阔斧 纵横并进

  2015年11月15日,华辰影像秋拍以总成交额712万元落幕。其中,印咸拍摄的“毛泽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的原版照片以80.5万元成交。新入场的藏家携充裕资金进入影像艺术品市场是此次专拍的一大特色。而在入场资金的推动下,影像专场成交额与2015年春拍相比增加了10%。影像艺术品市场似乎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人士和资金的认可。

  实际上,中国摄影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当代艺术风潮的渗透下,就缓慢张开了幼小的翅膀。1971年,拍卖巨头苏富比在英国伦敦举办了首次摄影专场,得到了买家的认可,随后他们确认了摄影作品的投资价值。此后各大拍卖行开始纷纷效仿。2011年11月,佳士得影像专场上,德国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于1999年拍摄的《莱茵河2》以近434万美元成交,成为那时最贵的影像照片。彼时,国外博物馆收藏摄影作品早已成为惯例,美术馆举办的相关展览也层出不穷。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正式被人们所接纳。

  而在国内,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邮品钱币拍卖会上上拍的上海外滩景色长卷和英美舰船行驶在黄浦江上的两张老照片最终以14.8万元高价成交。此次拍卖为中国的影像艺术品市场开启了一扇门。

  2006年秋季,北京华辰拍卖首次成立影像专场,正式拉开了中国摄影收藏的序幕。自此,国内影像市场真正稳步而韧性地开辟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吸纳着越来越多的藏玩阶层介入。

  最初,华辰培育影像市场设定了一个五年规划,从倡导以学术引领市场伊始,就希冀每场拍卖都给买家提供新的尝试和参考要素,并针对历史文化需求做专题性梳理。

来源:凤凰艺术-收藏投资 作者:王妍妍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