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3-17 09:13
人的内心常发生冲突,是因为被各种欲望诱惑,却又希望自己的行为能符合社会价值。英国艺术家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以心理学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本我”(id)、“超我”(superego)的理论为灵感,分别创作两个系列艺术品,让人能重新检视自我与社会角色。
透纳奖2007年得主马克·渥林格
追寻“我是谁”的答案,是一辈子的课题。今年,透纳奖(Turner Prize)2007年得主马克·渥林格以“本我”(id)为题,在英国豪瑟&沃斯艺廊(Hauser & Wirth)展示一系列油画、录像、雕塑等作品。展览展至5月7日。
马克·渥林格《本我》
“本我”是人类原始的欲望与冲动,像愤怒、饥饿、性欲等需求,马克·渥林格便以随兴、直觉的方式,用黑色颜料绘制一系列抽象画《本我》,把图案弄得“四不像”。他希望人们能凭着过去经验与情感,想像《本我》是画了人脸、黑色甲虫,还是两隻黑猩猩面对面等各种图像。
有人认为这系列作品是艺术家的自画像,因为《本我》每幅画作的大小都是长1.8公尺、宽3.6公尺,符合马克·渥林格的身高与双臂张开的大小。但也有人觉得这系列作品是仿效达文西《维特鲁威人》,以抽象图案将完美的人体比例搬入画布中。
相较于追求快乐、欲望的本我,“超我”是有理想、道德感的立场,希望自己能获得社会认同。马克·渥林格用镜子创作大型装置艺术《超我》,象徵人透过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感,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试图达到更理想的形象。
马克·渥林格《超我》
“超我压抑本我的冲动,让人类变得更文明与完美。”马克·渥林格表示,《超我》外形模拟苏格兰警场的标誌,整个装置则不断旋转,代表一种无所不在,监控社会的权威与力量。
马克·渥林格拍人影动态,思索自我认同
马克·渥林格除了创作《本我》与《超我》外,也透过拍摄人影的动态,探索自己是谁、如何自我认同。影子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掠过柏油路面与迎面而来的人群,彷彿拥有生命,但这道影子却可以是任何人,没有自我意识。
马克·渥林格《影行者》(Shadow walker)
在录像《影行者》(Shadow walker)中,一道高大的人影与穿凉鞋的脚共同漫步,和周围的事物有了交集。但影子比脚佔的空间还要大,彷彿影子才是主角,取代了正在行走的人,控制下一步的动向。
同时,这道影子属于谁也无法辨别与确认。虽然影子有穿着宽鬆上衣、戴眼镜等特徵,却不晓得影子的本尊是谁,就像人会质疑自己是谁,而没有唯一、正确的解答。
来源:艺术国际-新闻过眼 作者:邱家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