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4-15 23:29
4月9日,“击鼓传花——黄可一个展“在今日美术开幕。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黄可一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展开了一次对“最受中国大众喜爱的艺术品”的追踪,透过“国画牡丹”这一传统艺术样式在大众审美与商业链条之间的传播模式,黄可一试图对当下复杂的艺术生态进行一次介入式的观察。
黄可一对牡丹的兴趣,源于他身边有很多非艺术圈的朋友,他们总是向黄可一抱怨“看不懂”当代艺术。黄可一于是很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是这个社会大众最能接受的艺术?黄可一在淘宝——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搜索“最受中国大众喜爱的艺术品”,他发现40多万条记录中绝大部分是牡丹花作品,这些廉价又符合中国公众审美心理的牡丹花,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被什么样的人创作出来的?它催生出了怎样的互联网艺术品消费模式?带着这样的疑问,黄可一在淘宝上找了一家卖得最好的画店跟他们聊天,并且购买了一张他们的作品。从中,黄可一了解到了位于河南洛阳的“农民牡丹画第一村”。在洛阳市平乐村,几乎一整村人都在画牡丹。
黄可一找到了“牡丹村”,并走访当地的画匠,沿着这条线索,艺术家寻找中国牡丹的起源、国画牡丹图的历史、国民传统审美的样式,以及一系列元素在网络时代形成的新系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的典型符号,牡丹肇始于人工培植,其美学也建构于近千年中国人世俗哲学的吉祥心理。在今天,伴随着商业和消费的迅速崛起,流通渠道对生产和消费两端都带来了作用,它催生了对牡丹图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也加速和推动了大众审美的趣味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被加固了,但却脱离了其内在的历史性,变得彻底消费化,符号化。但艺术家意不在于呈现这种艺术消费中的媚俗与肤浅。而是旨在透过牡丹图消费现象对当下的艺术生产进行反思,展现大众审美与当代艺术之间的沟壑,通过对照与沟通去弥合二者之间的隔阂与距离。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里,艺术家以网上最为流行的牡丹图作为样本,将之在电脑上用3D建模,制作成立体的、水晶质感的牡丹花,与之相配的另一张,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打印出黑白的水墨效果。这一去笔墨但保留图式的方式,无疑消解了传统牡丹图中的精神性含量,使之变成纯粹的物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平乐村的绘画生产模式,那些被批量生产在网上售卖的牡丹花虽出自人手,但亦是出自于一种程式化了制作,其步骤分解为可以速成的教程,供人在几个月的学习后快速掌握,展览甚至呈现了这种人工“PS教程”——《十步画牡丹》。
复制者取代了创作者,主体精神离场后,审美样式作为一种凝结着人类精神内核的象征物,此刻变成了主体。那些3D制作的牡丹图有意突显了其立体感,画面中的牡丹看起来并不像牡丹,深红色的颜色更让其显得阴郁,而毫无传统的吉祥之意。这是一种变异,但艺术家显然希望提供这种变异以更多的视角,所以在每一幅3D彩色牡丹图的下面,是黑白打印出来的水墨效果,又使立体变回平面,在此,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翻转被呈现出来。
网上最为流行的牡丹图
3D效果的牡丹图《击鼓传花 NO.04》
水墨效果的牡丹图 《击鼓传花NO.011》
展览的第二个部分主要展示了黄可一搜集的关于“牡丹”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艺术家对平乐村画匠进行的采访和调研,与我们通常印象当中的古老村落不同,平乐村显然并不封闭,政府扶持的集体经济模式与全球化的网络商业并入到了平乐村不断推进其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在某些关于艺术的商业运作思维方面,他们与当代艺术无异,也在思考如何将作品的价值最大化。在这一部分,牡丹图成为了一个切入点,由此展开的横切面,实际上是经济发展与文化面貌的一个缩影,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问题复杂融汇在多个层次的断裂而又奇异的共生关系中。
徐渭《杂花集》中的牡丹局部
平乐村牡丹图产业链相关资料
艺术家在平乐村采访牡丹画师的视频
《十步画牡丹》分解了牡丹图的制作步骤
展览的第三个部分,进一步将3D制作的牡丹图在电脑上抽取、复制、叠加成不同的抽象图案,这些图案被制成不同的视觉效果,有些具有奢侈品的装饰效果,有些又吸取了波普与艳俗的色调,还有一些则被赋予了宗教感的神秘纹理。这是吉祥图式牡丹花的“未来式”变形,它已经彻底脱离其内在历史性的文化“母体”,变成了纯形式。这一视角也让人思考,特定的载体对中国传统艺术意味着什么?在现代性与后现代的意识流变中,中国的艺术本体概念如何厘清自身的形式与内容。
最后,展览多层次的呈现方式值得注意,其空间分割也对应了对同一主题不同的讨论语境,其中既有社会学角度的田野调查,也将歌舞表演带进了精英化的美术馆;既有对文化传统及视觉的微观考古,亦包含了对“产品”的线上众筹与出售等开放的项目型实验,这种多角度、跨学科的展览方式围绕着艺术的传播性这一主题,在“击鼓传花”的过程中,精英艺术与大众审美之间的彼此陌生与紧张关系,或许得到了一种释放。
《击鼓传花NO.22》
《击鼓传花NO.31》
《击鼓传花NO.40》
展览现场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熊晓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