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9-15 06:21
【编者按】八月十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要说中秋节的主角是谁?“月亮”肯定当之无愧。你看赏月、拜月、吃月饼这么多习俗都是围绕着“月亮”展开的。农历十五是月圆时节,八月又正值收获季节,我们的先人就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和祈盼丰收之情。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中秋节直到唐代才出现,而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和欣赏,却比这要早得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秋的主角——“月亮”。
从农耕文化中演变中的月亮崇拜
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一样,对月亮抱有如此深刻的感情了。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农耕文化的产生,中国的先民就开始了月亮崇拜。《后汉书》中提到:“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就是比喻天体运动的永恒性,这足以让先民们震慑和膜拜。可爱的原始人不仅把对月亮的观察记录到岩壁之上,还将其刻画在亲手制作的器具上。对月亮符号的刻画也成为“月亮崇拜”的一个萌芽。
漳州龙文区月亮岩画
河套岩画——太阳神和月亮神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上的月亮符号
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不仅是因为它代表着宇宙的幽远神秘,更因为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月亮的圆缺周期组成的时间周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这种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的记载,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商周时期的古人在青铜器上刻下铭文,以月亮的变化作为时间的刻度。王国维老先生考证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的“四分术”,是青铜铭文中常出现的时间节点。从原始人类的刀耕火种到晚清以前,中国的小农经济延续了几千年。需要掌握晴雨规律的农民,也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了解未来的气象情况。“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不仅是陶渊明的田园牧歌,更是大多数平民百姓的日常写照。
“嫦娥奔月”的浪漫幻想
古人在“举头望月”与低头劳作之间,俯仰一世。月亮也在中国人的心底投下不可磨灭的光影,天真烂漫的古人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想象力,为它制造了无数浪漫传说。“嫦娥奔月”就是其中最有名的神话,也是古人崇拜月亮的一个重要方面。
“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易占》之《归妹》记录了嫦娥偷吃长生药、卜奔月之事。《秦简》也提到:“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攴占。”嫦娥的丈夫是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他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老药,嫦娥成仙心切,偷食了药物。等后羿发现时,嫦娥已经飘离地面,飞落月亮上成了仙。这个故事在千年的演变中变成了一个关乎悲欢离合的哀艳故事,还增添了蟾蜍、玉兔、月桂树等要素。
南阳汉画像石上的“嫦娥奔月”(拓片) 59×143cm
这块汉画像石上刻画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画面左上方刻着一个月轮,内有蟾蜍,右侧刻一女子为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正飘向月轮。
马王堆汉墓的T型帛画(局部)
“嫦娥奔月”的形象在马王堆汉墓的T型帛画非衣中也可以看到。如上图的帛画,左上角绘有月牙,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一女子凌空飞舞,双手攀住月牙,就是嫦娥的写照。
“蟾蜍玉兔” 瓦当。汉武帝延寿宫遗址出土。取意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
周文矩(传)《仙女乘鸾图》五代
五代的周文距画的《仙女乘鸾图》,也是“嫦娥”题材。图中一只鸾凤于薄云淡雾中振翅飞鸣,背上一仙女正茫然回首目视身后的一轮圆月。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将仙女回眸的一刹所显露出的怅惘之情刻画非常生动传神,又利用它使圆月和鸾凤之间产生一种内在的呼应关系。
唐寅《嫦娥执桂图》明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唐寅笔下的月宫仙子嫦娥,裙带飘拂,神形温婉,如月光般皎洁优雅,一扫孤寂之态,多了一份美好。
蒋溥《月中桂兔图》清 故宫博物院藏
蒋溥的月兔图用温暖的色调为冷月寒宫增添了几许暖意。把月中玉兔、桂树的优美传说演绎成一件精美的风俗画作品。
从皇家祭月到全民拜月
古人不仅想象出“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还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拜月活动。《周礼》言“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即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在“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佚名《浣月图》卷轴 五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于五代的《浣月图》中,明月皎洁,高挂天际。庭院深处,种着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手捧明珠。旁立侍女三人,或临案焚香,或捧奁,或荷琴,神情庄严静穆。
刘宗古《瑶台步月图》 团扇 宋 绢本设色 25.6×26.7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宫廷画师刘宗古的这幅画描写的也是中秋时节仕女登台拜月赏月品茶的场景。
杜堇《祭月图》明 中国美术馆藏
杜堇《祭月图》描述的便是中秋夜人们面月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对月拜祭的情景。
《中秋佳瑞图》(局部)清 故宫博物院藏
《中秋佳瑞图》也是描绘中秋拜月的作品。特别的是画中对月亮不着一墨,专注于借祭月而尽情游戏的仕女和孩童,欢愉团圆之情跃然纸上。
文人赏月:从眼中之月到心中之月
在漫长的岁月里,“月亮”多了许多独特的内涵。安土重迁的中国人一旦离家远行,总会不由自主地会从内心深处萌发对故土的依恋。“中秋思乡”成了中国人自然流露的情怀。而儒道杂合的中国文化,强调“以柔克刚”,推崇含而不露、温文尔雅的理想人格。月亮的柔和,月光的朦胧,月夜的幽渺,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朦胧、空灵、妙悟的诗性思维方式。这颗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就这样责无旁贷地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人化自然”,被文人们赋予了多重意象。
古代咏月诗文可谓浩若星汉。早在《诗经·陈风》中就有“月出”篇,屈原在《离骚》中更是“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以风月为马,潇洒至极。特别是唐宋赏月风气盛行起来后的中秋之夜,文人墨客成群相邀,赏月咏月,诗兴大发,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王献之(传)《中秋帖》晋 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这件以“中秋”命名的法帖,现仅存3行22字: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虽然断句未达成共识,但表达思念的情感隐现其中。
诗歌盛行的唐朝是历史上极为繁荣的一个时代,而唐代文人笔下的“明月”除了常见的对坎坷仕途的不满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外,还代表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君王的怀念等。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白,情意绵绵的李商隐,还是忧患郁抑的杜子美,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月光的温抚下,还原出人性的本真。可惜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唐画中,我们已经很难看到月亮的身影,后人也只能从诗歌中遥想唐代的月亮。
宋代的文人同样沉醉于“月”。特别是苏轼,他留下的三百多首词中,写月的就有五十多首。从“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的苦闷,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豁达;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凄冷,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苏轼在书写不尽的人生构筑了一个月之情结。与诗歌异名同体的宋代绘画同样留下许多文人与“月”的故事。这些作品无一不简洁爽朗,丰富宁静,充满古代文化人那种清雅脱俗而又孤高寂寞的审美情调。
宋徽宗赵佶《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法帖是对中秋月的吟咏。诗文从与中秋相关的桂花、月亮等因素中生发出美好之意,营造出关于月夜的独特意境。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借月抒情是其抒发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法,作为皇帝又是典型文人的宋徽宗,亦少不了这种情怀。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宋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米芾在《中秋诗帖》中引用了“吴刚伐桂”这一典故,谈到若非吴刚日复一日不停砍伐桂树,快速生长的桂枝必定撑破月轮,以此暗喻仕途常为人阻,才华无法施展。
李嵩《月夜看潮》宋
图绘中秋夜观赏钱塘江潮的情景,华美单檐歇山两层阁楼矗立右方,上层四周通透无壁,适合远眺赏景。
马远《月下观梅图》南宋
南宋的画院待诏马远画过不少高士赏月的画作。《月下观梅图》是一件团扇小景画山水作品,构图是典型的“马一角”,焦墨勾勒的树干和大斧劈皴的山石也是马远的特色;画面的右上半边清清爽爽一轮圆月,隐隐约约几剪梅影;左边一持杖高士,悠然自在地坐于山石一角,一携琴童子,紧随高士身后,两者皆静静享受月夜。
马远《对月图》南宋 立轴 绢本淡设色 149.7×7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对月图》(局部)
马远的《对月图》描写的是一位遗世独立的高人,在崇山峻岭间邀月共饮的场景。山高谷深,皓月当空,松荫蔽天,这些布景都围绕着那位坐在悬崖边举杯邀月的高人展开。
马麟《楼台夜月图纨扇页》南宋
元明清以后,文人画确立和发展起来。文人画崇尚品藻,讲究诗画一体。因此在元明以后绘月的画中,诗词所占的比例逐渐加重。如明代著名的吴门才子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图》。年逾花甲的老画家与二友人小醉后,起步中庭赏月雅会。事后他不仅对这次夜游绘图以记,画出清幽秋夜的明澈超脱,更是意犹未尽,作长篇题跋于其上,记下“明河垂空秋耿耿,碧瓦飞霜夜堂冷”。
文徵明《中庭步月图》
文徵明《中庭步月图》局部
我们知道,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有“夜游”的独特爱好,比如王子猷雪夜访戴,苏轼承天寺夜游……特别是“夜游”达人苏轼,几乎将每次“夜游”都变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事件。文徵明的这次夜游就是承接着苏轼夜游的精神。秋声飒飒,明月在天,万物寂籁,披一身月光的人,与自然合而为一,何分物我彼此?中国文人已经将缥缈月色游成一部风度翩翩的文化史。
沈周 《有竹庄中秋赏月》 明 水墨纸本 手卷
沈周的《有竹庄中秋赏月》则描绘沈周与友人在其居所有竹庄中秋饮酒赏月的情景。画面上明月高悬,山水清胜。书法部分则是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兴致勃勃地书法中秋赏月时的复杂心情。画与书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幅画月的煌煌巨制。
金农《月华图》清 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清画月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构思。《月华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出画家强烈的感情。传统作品中月亮往往被赋予神话色彩,内有嫦娥、玉兔、桂树等形象,在文人画中,更多的是作为补景出现。《月华图》却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张庚《国朝画征录》曾评金农画道:“非复尘世所见,盖皆意为之。”此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钱杜 《浔阳月夜》清
汤禄名 《明月种树图》清 立轴 纸本设色 168.5×86.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汤禄名的这件作品中,一个文人手拿着一把锄头斜靠在一株倾斜的梅树上休息,似乎是因为种树疲劳了在休息。文人举头仰望夜空中的一轮悬挂当空的明月,陶醉在那美妙的月景之中,怡然自得、愉悦安祥。
余集《梅下赏月图》清 上海博物馆藏
高剑父《中秋月蜻蜓》 1940年 立轴 设色纸本
当代的月亮需要换个角度来欣赏
时间推移到当代,人们对月亮的欣赏角度和观看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1969年阿波罗登月那一刻起,月亮已经不再是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对象。从“月亮”到“月球”,这个变化伴随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现代人知道月球的直径、质量、距地球距离,也知道月球上没有嫦娥、玉兔和广寒宫。不过,中国人从老祖宗那里遗传下来的拜月情结却并未消失,当代的艺术家也试着将人文的、浪漫的情感融进现代科技。
邱志杰《我心相印:“嫦娥三号”登月软着陆器 + 公元三千年倒计时表》 不锈钢 高3米 最大直径1.5米
邱志杰《我心相印》
邱志杰的雕塑《我心相印》是为 2012 年中国探月工程中将发射的月球软着陆器所做的外观设计。他将杭州西湖著名的风景点“三潭映月”的三个石塔在水中的倒影,“凝固”成为雕塑。一块电子表牌放在雕塑下方,从公元 3000 年 1月1日零时开始倒计时。邱志杰想用这个倒计时来告诉人们,不要老想着这几天、这几年的事儿,其实自然的时间中没有什么迫切的。
何岸《月亮的暗面》,钢材、广告牌、白铁皮、灯,行为装置,圆筒长6m, 直径1.5m, 底座长15m,2014年
科技的进步还向我们呈现了月球的全貌。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由于地球的潮汐锁定,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对于月亮暗面的观察是近几十年才得以进行的。艺术家何岸也用他的方式呈现了月球的另一个角度。他的作品《月亮的暗面》像一台巨大的电弧反应器,闪闪发光。
不过,科技的发展虽然让人类突破肉眼的局限,但另一方面,工业社会的大气污染和灯光污染却让传统的观月方式受到了冲击。今天的人们没有古人的福气,能够享受纯天然无污染的月色。另辟蹊径的艺术家就开始想办法寻找月亮的“替身”。
卢征远《房间里的月亮》 110×140cm 灯箱摄影 2010年
卢征远的《房间里的月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某年中秋节,北京霾害严重,人们无法出外欣赏月亮,他便上网搜寻满月的图像,并关掉屋内的灯光,再利用手机拍摄电脑中的满月,让人们改在工作室里观赏月亮。
王郁洋《人造月》2007年
王郁洋《人造月》2007年
而艺术家王郁洋则挑战“造物者”,用许多节能灯组成一个巨大的可以被多角度观看的人造月亮。这也是一件关于环保的作品,人类对于月亮的模仿和崇拜催生出电灯,但当过多的电灯出现在地球的每个角落时,资源的耗费又逼迫人类发明出节能灯,或者希望连节能灯都不用,让月亮重新照亮人类的夜空……人类在发展中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自身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也许是一个要永恒面对的话题。
黄玉龙的户外装置《月亮》
黄玉龙《月亮》
艺术家黄玉龙同样创造了一颗属于自己的月球。他用细腻的手法将月球表面的坑纹,呈现在灯饰之上,几可乱真。关于月亮灯的由来,黄玉龙说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一本儿童绘画,其中一幅画面是一个人被许多月亮环绕,他突发奇想:“如果我的家里时时刻刻都悬挂一轮月亮该多好。”
【结语】中国人看了几千几万年的月亮,却怎么也看不腻。我们有众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我们也有许多关于月亮的艺术创造。何夜无月?何夜的月能像今夜之月一样令人心动?今夜,不妨抬头欣赏一下久违的中秋之月吧!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