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周大为收藏展:万有引力”展览现场
3月22日,Cc基金会和Cc艺术中心举办今年首场展览“周大为收藏展:万有引力”,展览收录四位艺术家——Donna Huanca、梁曼琪、Neil Beloufa、石至莹的重要录像、装置和绘画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是作为在艺术机构中的首次亮相。
“万有引力” 主题灵感来源于牛顿1687年发现的自然科学定律,本次展览和一系列的公共项目立足于非叙事性的呈现,参与当代艺术的“互动性”与“隐喻性”的讨论。通过实验电子音乐、行为艺术、剧场、装置、影像、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串联,试图将观众纳入艺术本身,重组艺术与生活的交互方式,以更加多元化的引力牵引、推动艺术作品的呈现。在具体作品方面,展览精选最具有臆想世界特征的四件作品展出,包括火星表面的土壤,具有未来几何感的坚石,抽象线条以及多维空间的日常对话。
下面,我们一同感受作品的魅力。
唐娜·胡安卡《菱沸石水晶》
在胡安卡的创作中,身体和皮肤一直是创作的焦点,艺术家把它们作为画面和材料。被图画的表演者通常与她的作品一起出现,以一种伪装的状态伪装在各种元素中;它们在感知和感知之间的转换能力构成了对身份分裂的一种寓言。
梁曼琪《黑色能量》
艺术家早期关注几何学和个人内在神秘力量的关系,试图阐述自身对能量的凝聚、吸引、分解、扩撒的理解。
尼尔·贝卢法《顶尖事物、决心、热情、变迁及生活》
就表面看来,是贝卢法跟某小区居民所做的一系列访谈,很明显这些居民来自北美某座城市新盖的住宅区。这件录像作品被投射到移动的银幕上,移动着的银幕同时也干扰了影像的多维视角。这件录像作品旨于探索地方与人们对二十一世纪憧憬之间的关系,它们模糊了真实生活、想象与被赋予神话性(品牌语言与生活风格模式)之间的界限。移动中的银幕与录像画面同步,同时也会随着太阳移动(跟录像里面一样),倘若这些画面只是反射或仅是录像的一部分,观众就会对影像的性质产生疑问。
石至莹《火星》
“自然界的形状”一直是石至莹在绘画里较为长期的一个研究方向,“石头”系列即是其中之一。“石头”系列以形态各异的岩石为载体,呈现了石至莹对物质及感知的存在状态多样性和具体的绘画性表达。此系列的早期作品较多展现了单独存在或广延场景的矿物岩石。画面中的空间结构、和虚实不一的笔触共同作用,强调着“显现”和“消失”间的互换。艺术家以可供沉思的图景,捕捉在画面内容、绘画本身的物质感和个人痕迹状态之间发生的节奏不一但持续缓慢进行的转变,邀请观者体会有限画面之外的深远与无尽。这组“火星”的三联作品是“石头”系列中较早期,尺幅最大的一件创作。
据悉,展览持续至5月19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