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委员专访:王易罡

  王易罡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艺委员会委员

  个展

  1992 “九十年代早期——王易罡作品展”北京

  1994 “王易罡个人艺术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

  1996 “王易罡个人艺术作品展”北京·红门画廊

  2003 “长在红旗下”双视觉画廊 美国·加州

  2004 “中国山水”双视觉画廊 美国·加州

  2012 “在色彩与情感之间——王易罡个展”北京

  联展

  2000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展”北京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百年回顾展”北京

  “中国北方当代艺术邀请展”

  2001 “学院与非学院”中国画坛精英展 上海艺博画廊

  2003 “时间的一个点”湖南 长沙

  2004 “国际艺术双年展”加州 美国

  2005 “亚洲艺术节”、“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北京

  2006 “时间的一个点”湖北 武汉

  “美国制造”程昕东艺术工作室

  从“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第三空间”抽象绘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

  编者语

  圈子艺术中心作为独立的艺术机构,在展览、研讨以及奖项的运营思路及执行中,始终希望不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水平,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渴望业内专家和学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批评,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务实,以期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所贡献。尤其是在《圈子艺术青年奖》奖项的设置和推进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更加透明、公开、公正,更加能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都需要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与意见。

  因此,我们将逐一对第二届圈子艺术青年奖推荐委员会的50位委员进行采访,邀请委员们围绕当代艺术与社会进程、当下艺术生态、未来艺术发展以及圈子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民营机构应当如何更好地推动艺术与社会的紧密结合等方面提出看法。

  以下为专访实录

  圈子:在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当代,您如何看待艺术的社会作用?

  王易罡:好的艺术家一定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会通过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角度去反映社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圈子:当代艺术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其它专业领域有更好的交流?

  王易罡:当代艺术现在越来越多地跨界到其它的专业领域,很多艺术家在探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等,这都为艺术拓展了新的存在方式和认知方式。

  圈子:在摄影器材越来越普及的时代,影像艺术发展是否有新的方向?

  王易罡:影像这种媒介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科技也随之越来越智能,影像艺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突破以往的观看和感受方式,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方式,而这种变化是非常快速的,它在不断超越我们以往习惯的视觉欣赏方式。

  圈子:策展人一般与机构合作的比较多,请您谈谈艺术机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王易罡:每一个艺术机构都会存在自身的问题,在当下自媒体发展迅速的环境下,艺术机构对艺术家的主动权似乎会受到影响。

  圈子:圈子一直注重艺术作品的社会性以及所呈现的问题性,因此我们主张在展览的学术研讨成员结构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从社会的角度讨论艺术。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王易罡:我觉得这样的组织架构非常好,这样对艺术的选择上会更加丰富,不拘泥于艺术本身,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也可以更好的打开我们的审视角度。

  圈子:最后请您给《圈子艺术青年奖》提出一些建议。

  王易罡:希望在展览的形式上能够多一些变化。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