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时间:2015年11月17日15点58分
地点:碧水庄园M3艺术空间
人物:孟先生、各位艺术家及文艺爱好者
晴空万里,祥云兆瑞。恰逢孟先生六十大寿之际,他苦心经营了5年之久的M3艺术空间也终于落成!庆典当日,高朋满座,鼓瑟吹笙。
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丁杰先生亲临落成大典,肯定了孟老对于艺术使命和责任的坚守精神。随后,原国家画院院长、著名画家龙瑞先生发表了真情演讲,并称赞孟老堪称时代“大担当”。鹤岗市市长梁成军先生,更是不远万里赴京,亲自为孟老送来百万家乡父老的祈福。
“五年磨一剑,今日试锋芒”,又逢宾客云集,亲人陪伴,共同见证这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幕,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孟老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五年来的心酸疲惫在这个午后被一扫而光。他奔走着,欢笑着,讲解着,说到兴处甚至手舞足蹈着。那一刻,他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又像年轻时一样,做一个斗志昂扬、乐此不疲的艺术“传教士”。
多想时间定格,让这欢喜和青春常驻。一路走来,恐怕也只有我们这些追随陪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M3艺术空间的建成对于孟先生的意义。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他将李可染大师的谆谆教诲铭刻于心,这句箴言在孟先生这里早已不再局限于绘画,而是内化为一种精神支柱,支撑着这位斗士,不敢丝毫忘忧国。即使在花甲之年,仍要披坚执锐,鏖战苍穹。”
正如孟先生自己所说:“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从东北的穷山恶水中,从一贫如洗、几经磨难的困顿之家中,一路摸爬滚打,披荆斩棘而来。正因如此,他才深谙成功的不易,也更懂得一个公平开放的艺术平台对逐梦的年轻人有多么重要,又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也只有像孟老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才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祖国盛世,这千辛万苦打下的“艺术江山”。
“可能大家不太懂我,我站在这里五年了。北京的这个时节,枫叶正红,已经接近了黄的尾声。为何要选在这样的一个日子,因为正如大家都知晓的,这是我接近六十花甲之时。”
孟先生沉默片刻,接着说:“五年里,我常常会一个人站在二楼未竣工的平台上遥望西方。看那漫天云霞,夕阳西下,不禁感慨韶光易逝,人生已近暮年。每有感于此,哀恸的哽咽就会紧紧锁住我的喉咙,很久很久……有一次,无意中热泪流到胸口,我扪心自问:孟祥顺,你为何哭泣?思索良久,我终不能用一言一句来说清楚。是啊,五年的辛酸苦辣又岂是几句话可以概括的呢?”
“这五年来,我可以说是顶着压力,举步维艰。这期间有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也有许多别人体会不到的欢乐。从蓝图的绘制,到监理建工,我亲身参与了每一个环节,可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无不浸透着我的心血。”
孟先生一连用了三个“五年”,或许在听众耳中,五年只不过是岁月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节点。然而,五年意味着什么?是1825天的夜以继日,是千万块砖瓦的片片铺就。对于一个花甲老人,人生还有多少个五年可以用来战斗呢?
几百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孟先生这种“鞠躬尽瘁”的大担当,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动容。
“我从不去妄想,我孟祥顺会因为修建M3艺术空间而彪炳千秋。我只是做了我能力范围内能做的,我认为有益的事情,为祖国的艺术事业略尽绵薄之力,为像我曾经一样为梦苦战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平台,为祖国绘画艺术的传承保留一片沃土。建馆筹划时,就有精通经济的老朋友奉劝我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谨慎投资,在他看来这明显是收不回成本的投入。我庆幸自己不懂经济学,更不懂什么市场价值回报,看似愚蠢的我才少了份束缚,多了份勇气,才有诸位今日之所见M3艺术空间之落成。今天,我可以傻笑着告诉各位,我成功了!”
这时,一架飞机呼啸而过,孟老抬头望着天空,突然用手指着飞机的方向;“飞机,你可能见证我这瞬间的激动的心情?!”拳拳浩然之气,全然不像是花甲之人。在场嘉宾无不为之感动,唯有以最热烈的掌声回敬这不老的“斗士”。
唯有真性情,方可做国之脊梁。这是一次没有演讲稿的致辞,也许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因情绪激动而略失逻辑,但这的确是我迄今所见的最令人震撼的演讲。
忽然想到了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五年来,孟先生既是这宏伟蓝图的设计者、艺术的引领者,也充当着监理、建工的角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他的心血,因此他对这,爱得深沉!
【展馆现场照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