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对于艺术从业者而言,2018依然是马不停蹄的一年。不是在看展览做展览,就是在看展览和做展览的路上。
纵观这一年的展览,值得记取的是对艺术行业及艺术史富有意义的展览。在艺术机构迅猛发展的当下,怎样的展览可以同时获得专业观众和大众的认可?商业品牌和艺术展览的合作模式是否有了建设性的进展?对于艺术家而言,如今的展览生态是否更有利于创作?
若要归纳这一年艺术展览的关键词,依然脱离不了:大牌、名牌和品牌。有的展览生产景观,有的展览生产思想,有的兼而有之。
“世界大牌艺术家+大美术馆+大制作”方程式
要做能够获得行业口碑和观众青睐的展览,“世界大牌艺术家+大美术馆+大制作”的方程式依然有效。这一类型的展览中,艺术家的名字往往是展览标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1月在上海昊美术馆开幕的《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X白南准》拉开了这一年大展览的序幕。这是一个在专业口碑上收获巨大的展览。这个展览呈现了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与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的重要代表作品。约瑟夫·博伊斯在西方当代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白南准是当代影像艺术之父,此次展览挖掘了两位先锋艺术家在20世纪艺术浪潮中的密切关系。这个展览带给了2017年9月开馆的昊美术馆极大的行业关注度与作为国际平台的声誉。
2018年4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忆所》,是法国国宝级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轰动一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大胆使用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富有挑战的空间,将展览搭建成为一个凝重的回忆隧道,观众徘徊在了幽暗的记忆之中,思索生死的终极问题。其中的《心之档案》中的心跳采集室成为了一时的“打卡”之地,观众的心跳声将被储存下来,成为艺术家在日本丰岛的心跳档案室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叩问生死的展览,入口处的机械手臂无休止地抓取着六吨重的衣物,抓手举起又放下,探讨着命运的偶然和必然。如此晦涩的命题,由于出色的策展和呈现,观众对展览和艺术家给予了巨大的认同。这个展览毫无疑问让中国的专业观众重新思索艺术的定义和价值,不要总是纠结在概念和形式中,而是重新感知来自感性生命的压倒性力量。
2018年11月初在上海龙美术馆开幕的《路易斯·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是2018年底在体量和质量上都上乘的大型展览。作为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路易斯·布尔乔亚的人生故事和艺术作品都直击人心。这是这位艺术家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回顾展。举办这一展览所需成本惊人,作为私人美术馆的龙美术馆几乎不计代价。展品之一是巨型的蜘蛛雕塑《母亲》,是直接从英国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借出。另一重要雕塑作品《情侣》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公开展出。这一展览的策展人说,这是他策划过的最满意的路易斯·布尔乔亚的展览。
对于有实力和能力的中国美术馆而言,举办世界范围最重要的艺术家的第一个在中国的展览,成为了目前非常有效的展览策略之一。
另外一条成功的展览策略,则是举办大师群展。这两年的上海博物馆在现代艺术的展览上颇有作为。比如引进了泰特美术馆的馆藏珍品,在5月举办的《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让观众甘心排队,其中不乏特纳和康斯坦勃尔的杰作。在9月底开幕的《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也是极为优秀的展览,为爱德华·霍普的杰作《夜游者》就值得专程去看。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博物馆在展览教育上的尝试,比如为《心灵的风景》录制了线上的系列英文课程,帮助观众进一步理解风景画的来龙去脉,比如研发了下载量可观的 APP,让观众在滑动屏幕时感受风景画家的构图乐趣。这些对艺术展览的有价值的内容延伸,值得其他美术馆和展览学习。
商业品牌与艺术展览的合作更深入
2018年的重磅艺术展览中,品牌的参与越来越深入,并且积极探索更为成熟和克制的结合之道。
2018年4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展览,精选了卡地亚基金会过去34年中收藏的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呈现了其收藏的丰富和多样性。其中,雷蒙·德巴东、森山大道、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大卫·林奇、蔡国强、黄永砯等世界一流的艺术家都在名单之列。对于专业观众而言,这个展览几乎是一种模式示范:一个艺术基金会可以具有的全球视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基金会在和艺术家合作时,秉持着谦逊的态度。卡地亚基金会与艺术家合作时,积极鼓励艺术家追寻自己未曾尝试的方向。基金会不干涉创作,反而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艺术家实现职业生涯的突破。在展厅中有个细节格外打动人,在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旁,展签上写着:“卡地亚基金会有幸发现和收藏了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对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尊重和支持,让人心生敬意。尽管卡地亚基金会独立于卡地亚企业,但观众由此产生的好感,以及对展览铺天盖地的宣传与赞誉,其积极效应必将延伸至品牌。
2018年6月在上海明珠美术馆开幕的《读书行路——
2018年10月在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的《艺术家此在》(The Artist is Present)展览,是另外一个品牌介入艺术展览的成功案例。这个展览由古驰( Gucci)邀请了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担任策展人,探讨“复制的价值”(the value of copy)。卡特兰邀请了30多位中外艺术家,从各个角度探讨复制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在这个展览中,古驰的品牌呈现非常克制。展览的主题和主体都是艺术和艺术家的作品。卡特兰在古驰的支持下,进行了天马行空的创作,其中包括了西斯廷教堂的小型复制。这个展览从展览的策划、呈现以及对主题的展开和讨论而言,相当饱满。让专业观众钦佩的是,这个展览挑战了当代最神圣的艺术原则——原创性。在这个所有一切都能被重复生产的时代,并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保有原创的光环。
这个展览其实雄心勃勃,但对自己的策展企图闭口不言,只对能在展览中找到线索的人展开展览的隐藏含义。展览的呈现非常精致,被打造得非常合适拍照,年轻人在门外排起长队买票。这个对大众观众和专业观众可以呈现完全不同含义的展览,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品牌做艺术展览并不少见,但做到可以输出艺术价值观的地步,是一种新的升级。当品牌的商业系统全力配合艺术的专业策展系统和生产知识的能力时,可以释放惊人的能量。
华为与上海当代艺术馆 MoCA 一同合作的《影像成诗》展览则是另一种品牌与展览的合作模式,美术馆邀请艺术家以华为手机进行创作,并在美术馆展出。Prada 基金会在上海的荣宅策划展出了刘野的个展《寓言叙事》,这是一个相对单纯的艺术展览。刘野的作品与荣宅的气氛相映成彰,是展览的亮点。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深入与艺术展览的合作。当艺术家与品牌合作时,其中的分寸依然是一道见仁见智的难题。
艺术家个展可圈可点
值得记录的还有艺术家的重要个展。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的徐冰个展《徐冰:思想与方法》是一个出色的个展,这个展览对重组之后的尤伦斯艺术中心的定位和影响力而言尤为重要。外滩美术馆林天苗的个展《体·统》中,艺术家尝试了新的媒介和题材——玻璃和液体。一直用陶瓷创作的刘建华在12月的个展《物镜》中,创造了众人一同踩在数吨重的玻璃上的景观。上海玻璃博物馆对当代艺术的积极介入,影响了一批艺术家的新创作。
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的徐冰个展 《徐冰:思想与方法》
每年11月,上海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和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将全世界的顶级画廊、收藏家和艺术家聚集到了上海。今年扩容之后的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体量惊人。有市场参与和推动的生态,才可能是真正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生态。
2018年极为重要的一场展览,是上海双年展。2018年上海双年展的主题是《禹步》(Proregress)。来自墨西哥的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意图探讨面向历史不确定性中的艺术创作,以及在当代艺术与文化对抗当下时代复杂性的过程中,时代前进与后退之间的复杂关系。展览的英文标题“Proregress”是美国诗人E.E.卡明斯于1931年在诗歌实验中创造的词语,中文译名“禹步” 源于中国古代神话的神秘步伐。面对加速发展的世界,艺术如何不停留于艺术的小世界里,而是直接回应我们所处的当下,在思想价值的生产链条上,双年展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这次上海双年展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一同举办了《“回环”Detour》 国际论坛,呼应“禹步”,意在让艺术与哲学进行深入的对谈。因为面对这个时代,它们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在这一次的上海双年展中,有26个国家的67组艺术家参展,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出拉丁美洲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其他场馆推行欧美大牌的策略下,能够看到那么多平日不熟悉的拉丁美洲艺术家的杰出作品,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体验。
当上海渐渐成为世界的艺术中心之一时,另一种趋势正在慢慢产生。《成都-蓬皮杜:国际艺术双年展》是11月在成都举办的大展。主办方最初希望展览落地上海,因为这次策展的主题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于是就选择远离北京和上海,选择落地在了成都。
面对艺术展览,犹如面对无尽的清单。奉行大牌和名牌是一条安全有效的道路,但是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提供思想的另一种可能和心灵的另一个宇宙。看展览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另一种可能和另一个宇宙。我们期待2019年更多的可能。
作者:沈奇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