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当下画坛在民族艺术精神的发扬与正统画脉的延续方面,应该说确实存在着一种缺失,对于当今中国画的理论研究者和创作者来说,这是一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在为中国画的“正本清源”而努力探索和创作。大土三阳即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他以自己的绘画方式和图式文本,关照自然,表述情感,表达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复归于朴的精神性追求,更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源和文本内涵的深化。大土三阳深谙谢赫六法,以哲学本体论为其学术旨归,对于“气韵生动”之创作原则及其美学精神精心体会,对于“气韵”这一术语的外延和内涵多方考究,学术钩沉,并从笔墨实践上予以拓展。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中都谈到“气”。老子讲“冲气”,孔子讲“血气”,孟子讲“浩然之气”,庄子讲“通天下一气”,《管子》讲“精气”,《黄帝内经》讲天地之气和五行之气,《淮南子》讲“宇宙生气”。汉代的董仲舒、王充、扬雄、张衡等讲“元气”。魏晋以来,玄学家则以“有无”来论气。到了宋明理学,“气”的意味更浓。气的哲学观念,在形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过渡,也是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中的重要话题,更成为杰出画家境界追求的努力方向。大土三阳在其绘事努力和“大匠之道”之美学高境界的大力开拓过程中,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在其《砚边随录》、《题画诗抄》、《五代宋元中国山水画论》中关于“气”的美学阐述,随处可见,多有独到的见解,如“画者,必心高极度,以心凝神,笔随心运,格调超逸,笔下气象方才不惑也”(大土三阳画跋);再如“夫画必须神居胸臆,气统物游,风雨天地,酣畅如歌”(大土三阳画跋);还有“吾画之求:旷达逸群之神气,恣散冷寂之风韵,忘形写心之大道”(大土三阳画跋),等等。这些绘事论点,皆属于对古典哲理的链接,属于对南朝·宋王微《叙画》“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本乎形者融灵而动”之灼见的理论生发和推广。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高度的审美标杆和从艺旨归既已明定,大土三阳便从技法层面开始创设可操作性的笔墨施为,从其“笔墨五韵”出发,格外用心地进行意境营造,追求一种寂然凝照、淡冶如诗、简远神丰、素雅明净的写意美境。就其创作的总体倾向而言,笔墨日趋娴熟化,取象不惑而极具代表性,而以娴熟笔墨为其精选的审美景象进行造型状写所形成的诗一般的凝练的意境,则充分表明画家本人可贵的创新锐气,即状物以求形简,形简而神丰,神即丰盈,则气韵自生。这就从“本乎立意”到“归乎用笔”的数个创作环节,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个表达气韵和气韵丛生的艺术逻辑。从而,在这一统筹兼顾性的艺术逻辑下,大土三阳近些年创作出一幅幅气韵生动、神气兼得的系列山水佳作,引起世人的瞩目赞赏。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近几年,“大匠之道——大土三阳中国山水画精品巡回展”应邀先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关山月美术馆、北京荣宝斋等高等学术展馆举行,展出大土三阳近年来创作的数十幅山水画作品,几处展厅观众纷至沓来,得到他们的好评。所展精品,无一不体现了画家个体艺术上的尽心用功和匠心独运,可谓真正贯彻了其独到的绘画思想,将其“笔墨五韵”的一贯学术主张在技法和精神层面做足做实。结合着其学术理念,在美学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在大土三阳的山水画中,“点、线、墨、神、韵”属于既独立又统一的五个美学范畴和艺术体系,每一个范畴都有成套的技法讲究,对应着严格有序的画法和步骤,而点韵、线韵、墨韵、神韵等五个范畴的有效结合往往在整体的创作实践中难解难分,浑然一体,相互交织,综合作用,共同趋向于“大道至简”的美学旨归,造成一种气韵生动的画境,以及又从这种画境中生发出来的一种神元之气。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在大土三阳看来,欲得“神元之气”,则需尽心,在心物合一的前提下迁想妙得,用心造境。五代山水大家荆浩阐析“气韵”二字:“气者,心随笔韵,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笔法记》)受此启示,大土三阳从宇宙哲学观的角度思索实和虚的辩证之道,其审美的观照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观物写象极有讲究,有层次,精到而凝练,炼形而写气,在其学术创造思维的作用下使得主观心绪与客观景致圆融为一,物象与情韵有机结合,独造一派苍郁深秀之境。从中可领会到画家的理论阐发:“神”是灵魂,“气”是旋律,“线”是纲领,“点”是节奏,“墨”是血肉,山水灵,树木活,景随情转,诗意盎然,可谓在虚实相生的审美辨证关系中习得自然造化的神元之气,分明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山水文化的深入体味和对中国写意精神的独特领悟,令观众耳目一新,可赏可游,畅神心旷。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从词的源流上讲,“韵”的本意是指和谐的声音,从文体分类上属于最抽象的一种,后指风度、气质、情趣。有学者研究指出,“气韵”在文人画兴起之后便具有了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造化本身所具有的气势和韵味,即客体气韵;二是指画家的主观意识和精神,即主体气韵。而这两种气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联系到大土三阳的中国画艺术,可知他不论画树,画云,画雪景,抑或表现水流、石壑,均通过对自然造化种种气象的凝心观照与贯通性的艺术联想,将自然客体气韵转化为个人的主体气韵,再通过其高格调的水墨画创作和写意的提升,把其个人本我的主体气韵转换为图式文本中的客体气韵,从而产生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可谓把谢赫六法的首要原则及其代表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予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欣赏大土三阳最近画的《雪洒太行地 枫留重阳香》:纯以水墨画成,笔触洒脱无羁,生动写就了“风舞云天低,栩然树有神”的高旷飒然之诗一般的意境。画面上,皑皑之雪,遥接云天,一望何极?老木萧萧,透发出一种劲节,身置苦寒地界,犹可冒生几丛红花。在其近期代表作《松柏贵节图》中,大土三阳以大写意手笔,把握对象的精神气质,营造山水宏大气象。而就在其大气象的精心营造过程中,把自我隐化在对象里,通幅凸显生机、生气,令观者感到一种连绵遒举、有余不尽的气韵。故而在这个美学意义上,与其说画家本人画写雪景,毋宁说他在画写自我,迥超世俗,传达生命之美。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全面的文化修养为大土三阳写形画气、开辟写意的闳约深美境界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其山水画不仅以其较高辨识度的视觉美感形象供世人以丰富的审美愉悦,而且巧妙借鉴有益于其创作提升和深化的文学元素,绘色更绘声,以通感的修辞手法摹写声音,生动可感,有意会难传之妙。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借用通感手法,大土三阳将水流表现得有声有色,观水流之形,如闻其声,或潺潺涓涓,或哗啦叮咚,或咆哮如雷,水声与山色交织在画面,水鸣山更幽,更给观者带来一种生命的静美,而内美静中参。许多山水画面上动与静、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产生响的感觉。不惟画面外在的题款形式上,喻示了水声,更以通感手法将水声画好,传出画外,耐人听赏。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管氏地理指蒙》云:“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山如君,水如臣,山如主,水如宾,宾主雍容,情味相亲。”由此而论,大土三阳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在其山水创作的形而上层面由心源生发,写形画气,出色地表现出各地各种山水的气象万千,有气势,有节奏,有韵味,如诗歌,如音乐,使山与水在其画面相互环抱,如上所述宾主相亲,令人惊叹。
大土三阳山水作品
可见,大土三阳的山水画既得一“心”字,又得一“气”字,可谓大写山水之形,画得神元之气,从而具有一种适合国人气质与性情的卓然的时代气象,为中国画正本清源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带来有益的诸多启示。我们坚信随着厚积薄发之势的继续发挥,大土三阳必将在其大匠之路上为我们这个时代创作出更多的山水佳作!
作者:上官爵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