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实地考察
唐代三彩在中外享有盛名,也是一些收藏爱好者喜欢收集的文物之一。-千多年前唐朝盛世所烧造的唐三彩,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瑰宝,由于它的造型逼真,釉彩艳丽人物与动物俑神态与众不同,变化万千。虽说是陶器,然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些人,而且文物价值逐年走高,成为-些藏家相爭收集的文物之-。
在收藏过程中,任何东通过实地观察,收获还真不小。 凡东西只要有名气,有价值,就会有人仿制,造假仿古在文物界己成为公开的亊实。但这里面有两个差別。-是仿古,将古代文物复制成仿古艺术品,作为家庭摆件,也很不错。原因是真品既少又贵,-般人看不懂也买不起。二是造假,将文物复制品通过-系列造假手段,仿制成-件出土文物,看似真品实为赝品。通过讲故亊,耍手腕,冒充出土文物使人上当。从以获取暴利,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慨念。
如今市場上出现的唐三彩品种很多,除了三彩马骆驼,骑马俑外,最多的还是仕女俑,天王俑,胡人俑,歌午俑。这机彩色艳丽造型逼真的唐三彩究竞是真还是假?大家心中无数,在这其中当然也有出土真品,但绝大部份为现代仿品。
由于高科技的渗入,如今所看到的再也不是二十年前去洛阳所见到的用石高做的陶马,小俑之类的工艺品摆件。展现在伱面前的是一批造型逼真,真假难分的工艺杰作。假如不通过加工,由于沒有土沁,釉光贼亮,-看便知新的。但如果通过一系列人为加工作旧,如去光 打磨刷泥 开片等手段,使这些工艺品顿时改变了面貌,加上土埋几年后拿出来。就成了一件件地道的出土文物。这正是要什么 有什么,做什么 象什么。
笔者在该村呆了两天,目暏了这一切,使自己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老相信那些书上的专家评论,也不要道听途说,只有眼见为实,深入实地考察,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我们研究唐三彩,首先是看它的造型是否古朴,但如今摆在面前的这些仿品也很古朴,而且比例也合适,假如从它的胎土耒看,这里做唐三彩用几种材料,有瓷有陶,陶噐烧造温度较低,-般在850一900度左右。而且当地大都采用馒头窑,窑温可自由控制。
以前用石高加水泥,还用红色陶土作胎,有的是用白色粘土,然目前却使用墓中陶土为原料用来做胎。其中用墓土作胎的是较难鉴定的,它甚至可通过机检达标。
唐三彩目前仿品泛滥,以河南省洛阳附近的孟津县南石子村为例。在全国已小有名气。南石子村是-处比较偏僻的山村,只因在该地发现了唐三彩窑址,因此当地人们就以仿制唐三彩为业,仿制已有数+年时间了。
不久前笔者在朋友的陪同下去了洛阳顺便去该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看-下唐三彩是究竞怎样仿制的。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九朝古都,在洛阳以北的邙山,自东周从以来就是帝王和达官贵人的殡葬风水宝地。民间有邙山墓多无卧牛之地的说法。
南石子村地处北邙腹地,由于清朝末年修筑铁路时在该处挖出不少唐代三彩器,这些色彩斑烂的陶制品,-下子轰动s了该地,从此该地成为修补仿造唐三彩之处。並渐成规模,南石子村从此也闻名于世。 如今的南石子村再也不是山村小屋,眼前只见一排排装修讲究的小楼。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两尊唐三彩摆件,有马或骆驼,或人物俑,而屋脊上也用三彩陶装饰。在院落门囗都挂有牌子,始知这些都是三彩加工厂。象样-些的加工厂就有二十余处,而小加工厂更多。这些年来他们仿造唐三彩,家家都发了财。他们除了仿制三彩工艺品外,还 进行做旧仿造假文物。
只要你有实物或者图样,都可以照样施工,无论什么器型都可仿制,有些东西十分逼真,水平很高,通过-系列手法,甚至可瞒过机检和专家的眼晴,凡器物上的土沁,开片,包浆以及磨损,都能做出,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真是不看不知道,-看全明了。一般陶噐三彩遍体都有开片,非常细密,俗称 蒼蝇翅,分佈自然。如今作旧之物也有开片,但片纹较大,不及真品开片自然。
真三彩大多为出土器,经过千年土埋,土已吃到胎里,一般泥土结合紧密,用刀都剥不下来。然作假的唐三彩往彺用粘土加胶水将泥粘在上面,只需用水-浸,泥土就会全部脫落。这也是区分真伪的方法之-。
有的唐三彩侧面看去都有一层银光,这是反铅现象,这是釉料经过长期土埋而内在的一种自然反映。在开片的间隙中都比较干净,大多含有石灰。並且片纹上翘,而仿品三彩为了达到这个特征,用高猛酸鉀溶液浸泡,做出铁锈色再加上土埋等手段,有-些也的确能迷惑一些人。 真品唐三彩釉色自然沒有刺眼的光,开片细密,胎体厚重,造型生动,比例正确,线条流暢,轮廓清楚 ,土沁结合紧密,非常古朴。通过这-系列的对比,还是可以分辩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鉴定须有实物,理论必须结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悟出真缔。
唐三彩仿品在这里很便宜,小的十元-件,大的五十元,而造假好-些的马与骆驼上百元,-般俑类只有二三十元一件,但到了地摊上就要上百元,有的冒充古物可买千元左右,为此要格外小心,以免上当。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