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您是如何步入艺术殿堂的?是偶然的机会还是从小对艺术着迷?
小时的事,听父辈讲我自幼就喜欢涂来抹去,特别是每当随父母去过动物园后,回到家便拿粉笔一类的东西在地上画起大象、狮子等一类的动物,没完没了,大人叫吃饭或做其他事情都听不见。不过我想那时画的一定是鬼模鬼样的。
我真正对画产生浓厚兴趣的激发点是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有一天我母亲为我们准备换季的服装,我看到我妹妹的一件小棉袄,那布面印有各式各样的米老鼠图案,当时觉得漂亮极了,有坐在小汽车里的,有跳舞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玩有趣的东西。我真是喜欢,便拿笔、纸照着画,好像画了许多天。后来,自己觉得光照着描摹不过瘾,便自己改编这些小布袄上的图形,画些自己想象中的米老鼠故事,这些童年的事把我对绘画的执着与兴趣一下子就激活了,就有一种强烈的学画愿望,从此就在北京市少年宫、文化馆进行较为正规的学习。
在青年时期,绝大多数青年学生都要下乡插队劳动,我也不例外。在田间劳动的间歇,我经常望着天上白云,随着它的浮动、变幻想象着各种美妙的画面,渴望着把它们一一画下来。可以说在那艰苦的岁月,绘画是我的唯一精神支柱。我把一切劳动之余的时间投入到绘画中,很少休息,再累也画,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
正是这种忘我的痴迷与不懈的努力使我有幸在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步入了我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2、您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的经历是否也对您的油画的构图产生了影响?
建筑设计,既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它还需要理性的支持,否则这个建筑要么无法实现由图纸向实体的转换,或是个短寿的庞大物体。
古希腊建筑与雕塑典雅、美观、耐看,它们是具有相当的理性因素,在比例上很讲黄金分割率,但又有很高的艺术性与欣赏价值,如雅典卫城神庙门柱设计成少女形象,衣带纹饰飘逸,虽是静穆的雕像,远远望去很像是一队行进中的少女。
画画是平面与静止的,写实绘画需要让平面变为立体和富于空间感,要让画面人物动起来,具有生命力。绘画也是同样需要有理性的支持和分析与琢磨,如构图、人物造型、不同色彩的分部,在思考方面与建筑设计有共同点。
学习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识对画家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例如出色的建筑设计师通常要考虑到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与建筑所处的环境,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绘画也是这样,不同的是所设计的建筑要如何适应它周围的环境,怎样利用环境烘托建筑;绘画通常是人物周围的环境在安排与设计上服从于人物主体,环境是可以任意改动的,在这方面可以讲比建筑师来得更自由、主动。
我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工作经历,在某些方面对我现在的画风是有影响的,总喜欢把人物画在某个大自然的环境中,而不是简单地在人物背景上涂块重颜色,在思维上也是像建筑师那样要考虑到建筑物体的360度。我在画面上虽只表现的是人物或物体的一面,但在构思与构图时养成了360度的旋转思考方式,即人物的背面是怎样的?都要考虑到,具有画面中物体的合理性与耐看性,经得起推敲。在这个琢磨和思考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3、您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有哪些?在这些作品背后,有着什么的动人或曲折的故事?
对于画家来讲,每幅画都是有生命的,并非只是一张纸、一块画布,而是从他心灵中诞生的一个孩子,起码对我来讲是这样。对父母而言,都希望自己的每个孩子完美、好看、众人喜爱。
我在创作每幅作品时都是尽心竭力的,反复思考、塑造,直至自己满意。记得在我创作《飘落的玫瑰》时,画到手换了好几位模特都不如意,总没达到我心中所想的状态,就连晚上睡觉都在想我从哪里可以找到一双如愿的手?突然想到了学院的餐厅,学生们买饭不都得伸出手吗?我何不在售饭窗口等,第二天一大早赶到学院,在早餐窗口等候一个多小时无功而返,中午找到食堂管理员,讲明来意,为了看得真切,按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穿上白大褂,站到售饭窗内,身边是大师傅卖饭,我在一旁监督,那情景很滑稽,窗外买饭的学生表情怪异,大概以为我被组织上调到食堂,负责改善学生的伙食,我抬眼望去,几个窗口就我这队人多,当一名戏剧表演专业的女学生伸出手来时,我眼睛一亮,心里叫好,立刻脱去大褂,追了出去,随即监督卖饭工作结束了。
我每年都要到农村山区写生,因为我喜欢将人物画在某个环境中,这就需要有风景画的支撑。有一次在安徽泾县一个小山村写生,背着画箱翻越一个山坡,崎岖狭窄的山路仅容一个人勉强通过,无意发现坡下的一个农家小院的景色很有表现力,生动、有趣,我想画,很想画,可看看脚下无处可站,我沿路上下几次寻找立足点,小路陡峭,无法立足,更不用说支画箱了,如果再过个山民,不是我掉下去,就是他下去,可不画此景心不为快,在心里这关过不去,既然心被这个景抓去了,一定要找回来,晚上我返回驻地找房东老大爷借锄头、铁锹,老人家问画画也要锄头?我把缘由讲了一遍并说这回我要当愚公,把山坡修理一下,老大爷对此事也挺有兴趣,我随嘴开了个玩笑,您不是有个小孙子吗?带上!咱们老少三代上演一出新时代的愚公移山。
第二天一早我们老少三人真的开始挖山,干了近三个小时,硬是铲出三、四平米的平地来。这幅画画了,虽然挺累,但内心满足,如果不画,心里总想着,肯定睡不好。
我画《梦境的展现》这幅作品的起因是有一年我过生日,这幅画上的那个女孩子送我一件礼物--一块用过的调色盘上贴了周一至周日的日历。喻义是我日复一日以画为伴。这件礼物我很喜欢,我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一天晚上,我看着调色盘想,这就是画家的终生伙伴,画家都是依靠它演变出神奇的世界,创造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境界,我为何不把调色盘就当成画布,直接画在上面呢,不是有更好的表现力和喻义性吗?第二天我便找木工做了个特制的调色盘,二个月后我的《梦境的展现》这个孩子就出世了。
4、您的作品画具有理想境界中的美,超凡、脱俗而绝尘,这是否正是您心灵的写照?
应该是这样,因为“画如其人”。这主要源于个人的经历、气质等方面造就而成,在画面上也是一个人的喜好和情感上的追求与需要自然地流露,并非在画面上刻意去表现,就如同久闷于心的话,不吐不为快,而且所讲的话,必是自己内心所想的。
我自幼就非常喜爱看动画片和童话故事,像安徒生的、格林的,它们不仅教我要有善良之心,而且,让我自小充满多样的美好幻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超脱现实的美的追求愈发强烈,特别是在工业文明,现代生活节奏的挤压下,自己更渴望感受到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与超凡、脱俗理想中的景象,作为一个画家就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内心的热望。
5、能否谈谈您下一个计划、展览或作品的形式及设想?
我深知我这种绘画风格在意境上与技巧上的难度。首先它是超脱于现实的,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抄摹写,而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美浓缩、凝聚,尽力极致,既要符合现实规律,又要超越现实。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在创作中把艺术的结晶一点点地凝炼出来,在典雅、柔美中进入理想境界。
在技法表现上,要将人物、风景、静物多种画种集于同一画面中,从技巧上讲具有相当的难度,正是有了多方面的难点,才具有意趣,激发进取心。
我想在日后逐步增加画面多方面的含量,既有情感和内容上的,又有人物数量上的,并增加故事情节,更好地表达某种意境或是文学故事情景,具体如:霸王别姬等,具有一定浑厚与体量感。作为一个画家当然喜欢举办个展,但个展要取决与作品的创作进展情况,当然希望这天早日到来,对于我来说不会为了举办展览而展。根据创作内容的需要可能会在唯美的情调中融入更多的象征主义因素。这一切都要基于我个人的真情实感。
6、您最理想的艺术境界是什么?
那是一种画家--作品--观众三者交融在一起,难于分舍,在情感上相互依存的景象。
对于画家而言是一种忘我的兴奋状态,这种忘我的兴奋状态未必是手舞足蹈或是歇斯底里,有时候会是外表相对平静,但内心激情涌动,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我认为画--我相融,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画中,浸润着每一笔的色彩,自由地、充分地表达心中唯美的世界。用精妙的绘画语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真言,并由此感染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显出它的光彩,这是我理想中的艺术境界。
7、您最推崇的艺术家是谁(历史范畴)?
说实在的,我所喜欢与推崇的画家很多,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很值得我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更何况是那些经过时间筛滤过的大师们,他们的作品总让我着迷,百看不厌。
我仅举几位,比如说荷兰画家伦勃朗,他的作品具有史诗般的魅力,雄浑苍劲,堪称画家中的王者。
法国画家布格罗,他是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美妙生动,造型精准,用色娴熟,让人过目不忘。
英国画家米莱斯和莱顿,他们同属于拉斐尔前派,他们的作品具有内在的感染力,情调上脱俗,带有神秘主义的气息,让人回味无限。
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的确是我们人类艺术才智的结晶,艺术殿堂里的瑰宝。
8、您认为中国唯美主义油画同西方唯美主义油画的不同之处在哪?
西方的唯美主义绘画主要是英国十九世纪上半叶在画坛上出现的一个艺术流派,即拉斐尔前派,它所崇尚与追求的艺术情感是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之前的艺术,他们所推崇的画家如波堤切利,代表作“维纳斯诞生”等。欧洲的唯美主义很注重通过绘画表达一种诗意,追求文学性,多以圣经、神话或是以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
中国的油画历史短,至今没有形成唯美的艺术流派,但在戏剧、文学方面早就具有这种倾向,像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徐志摩的诗,其实像明代大画家唐寅的作品也具有这种倾向。
在表现形式上,西方唯美主义绘画注重写实,东方注重写意。西方的唯美主义绘画相对古典主义绘画来讲是比较感性的,它是受到人性论的影响。唯美主义是人性的追求,个人情绪的表达,同时它也融合了理性主义,带有象征主义因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追求理想中的艺术境界,某种幻想性,高于现实之上,把理想精制化,物像完美化,把现实理想化,其实追求美是人类的本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