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北京保利拍卖202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2月8日至15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办。古代书画部分更是汇集全球私人珍藏的唐代至清代名家之传世力作三百余帧,并辑成“艺林藻鉴——古代书画”“想见风流——明人尺牍诗翰”“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三个专场以飨艺好,题材广泛,精彩绝伦。
◆ 古代书法名家云集
在2023春拍中,北京保利推出的书法名迹——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令人印象深刻。而本季推出的书法作品亦是亮点频频,朱敦儒、米芾、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王铎、邓石如、赵之谦等历代书家赫然在列,更有“想见风流—明人尺牍诗翰”专场呈献。
宋人书札传世不易,良可宝藏。在“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中,由张珩、谭敬、徐安、张文魁、张五常递藏的《与益谦郎中札》为南宋名士朱敦儒(1081-1151)传世书迹中“尺幅最大、字数最多、面貌最典型的一件”,并被张珩审鉴为“较前帖(指朱敦儒《尘劳帖》)尤精”,是目前仍未收归公库的唯一一件朱敦儒墨迹,必将引起新一轮的鉴藏效应和深入研究。
首次面世的一册孤本《松桂堂帖》为北宋米芾曾孙米巨㝐以家传法书摹刻上石,清之前均无著录,现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此本《松桂堂帖》与故宫所藏《松桂堂帖》无一重复,两册墨色相同,皆沉静黝黑。本册所收全为米芾(1051-1107)作品,29开,58页,其中墨纸22开,字行极高(半开纵36.9厘米、宽17.7厘米),纸墨古旧,经折装,历代鉴藏为宋拓本。仅遗失米书《蝶恋花》首开一页三行,其余皆存。而此本《松桂堂帖》的出现,对探究故宫藏《松桂堂帖》首卷之版本源头,以及研究宋拓米帖的原貌,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个冠冕一代的艺术宗师,赵孟頫(1254-1322)存世书画绝大部分已经被博物馆收藏,能够流通于市的极为珍罕。继春拍推出赵孟頫《临黄庭经》后,在北京保利2023秋拍中又推出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卷,都是不可多得、首次露面的真迹。尤其《真草千字文》是可流通赵孟頫书画中,体量最大的作品,字数超过2000字,帖芯长度超过5米,是极其罕见的精品。
此卷《真草千字文》中,赵孟頫钤印三枚,皆真,最特别的要数“吴兴世家”印。据考,赵孟頫“吴兴世家”印的使用上限为皇庆元年(1312),下限为延祐三年(1316)七月,可说是使用时间短。然而,此印并非每书必用,因此这类作品极其稀少。目前看来,钤盖“吴兴世家”的作品,仅有三件。可于市场流通的仅此《真草千字文》一件,殊为难得。
明代文徵明(1470-1559)同样是诗书画俱佳,本季保利秋拍亦带来一卷文徵明大字作品《草书诗三首》,行草书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仔细审度可见其自赵孟頫上窥二王,而终成自己面目的风范。尤难能可贵的飘洒之态中,展现的是文徵明书写此卷自首至尾无一懈笔,无一率笔,其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其扎实的功力和纯熟的书写技巧,其超人的精力,都可作后学的典范。
明代王铎 行书《作官文语》,尺幅阔大,品相完美如新,涨墨、浓墨一任自然,变化无端,气势雄强,为王铎创作型书法的典型风格。
另外,曹仲英旧藏董其昌 行书《后赤壁赋》十屏钜制,为董其昌八十岁杰作,纵观董其昌一生亦极为罕见此种形式之力作。《后赤壁赋》所代表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或许契合了董其昌此时的心意,他的尽情挥洒,更像是代表了董其昌对前尘往事的告别。
“与董其昌齐名”的陈继儒(1558-1639)工书善画,尤以行书闻名于天下。其书法用笔甚活,自成一家,于紧处藏锋,且十分注重神韵,具笔外之味,有骨有趣,为晚明松江书派的大家代表。即将于北京保利上拍的《修身格言册》就是陈继儒书法成熟时期的完美的展现。
经由徐炘、吴桂丹、钟葆珩、潘宝鐄、苏若瑚、谭祖任、吴远基递藏的陈子壮、伊秉绶《陈文忠公十四札册》传承有绪,涵括陈子壮致欧主遇札14通(20页),及伊秉绶临陈子壮札6通(6页)。另有伊秉绶、黎湛枝、温肃、朱汝珍题跋。信札内容丰富,凡诗词酬唱、书画往来、访客覆信、雅集燕饮、京口归舟,不可枚举,涉及张居正、诸邦宪、何洛文等,均为明代嘉靖时期政治人物。
清代书法是唯一真正能以碑、帖书风在同一时代交替发展作为主流的时期。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伊秉绶(1754-1815)和邓石如(1743-1805)为清代碑学“开山作祖,允推二子”。
朱彝尊(1629-1709)的隶书主要取法《曹全碑》,又融入欧阳询书体,运笔以圆为主,柔中见刚、结体舒展,虽飘逸飞动,然不失端庄凝重,饶有书卷之气。
金农(1687-1764)对金石及碑学的推崇,心领神会,汲取《国山》《天发神谶》二碑之精髓,形成一种间于楷隶、以拙为妍的八分书体。其楷书《友论》册,共二十开,纵观全文,字字跌宕古朴,稚拙可爱,并极富篆籀遗势。
在明代中叶之后,尺牍的结集非常兴盛。本季保利秋拍,特别呈献“想见风流——明人尺牍诗翰”专场,以飨艺好。
即将上拍的《明贤十札》手卷即是其中的典范。此卷集结了朝廷重臣、学术巨擘和书画大家十通尺牍为一卷,展现了明代名望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同门之谊、庇主之恩、为亲请托、官场应酬、结社唱和、书画鉴藏等各个“场域”。在十通尺牍中,无论是表达感恩、或是寄望求职、或是直言相托,又或是保持距离又欲言又止的各种态度。字里行间显示了明代名望人情世故的“洞明”和“练达”。细读此卷,十位明贤的话语情态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正如《明贤十札》钱谦益卷后题跋所言“读此卷,洵征诸公为人龙而粉饰太平,具见一斑(班)矣”。
董其昌《书札十二通》手卷,可以借用王时敏“题董宗伯尺牍”一则来形容:“文敏公文章翰墨妙天下,书法包举晋唐宋诸贤,而神韵特超,故为一代临池之冠。”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亦是书法名迹荟萃,精彩绝伦。由裘思芹、即山、龚心钊递藏的董其昌(1555-1636)行书临《兰亭序》,书写于绢本之上,创作于1614年,正值董其昌60寿辰之年。书此卷时,董其昌笔法融合颜真卿、王羲之、以及多用米芾之法,结字用笔都毫无疑问地带有董其昌本人的书法特色。或者,董其昌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长卷本临《兰亭序》为第五本存世董其昌临《兰亭序》,它无论是对“兰亭”文化,或是对研究董其昌书法艺术创作,甚至是对董其昌的思想研究都有极为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清代碑学运动有力的实践者,赵之谦(1829-1884)魏碑书风的形成,使得其清代碑学技法体系进一步升华。纵观赵之谦楷、行、篆、隶诸体,皆以其魏碑体为根基,且诸体交融,风格极为统一。
金石名家翁方纲(1733-1818)行书《济宁州学观碑歌》与碑文、《得碑十二图》之《济宁学宫升碑图》相互印证,可见翁方纲、黄易这两位金石名家相交之情谊,文物流传之故实。
◆ 仇英领衔古代书画、多帧“石渠重宝”呈献
本季的古代书画焦点亦有历代书画巨擘极具艺术及历史意义,著录清晰、传承有绪的书画珍品呈献。
在“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中,经王鏊、何良俊等人递藏的元代曹知白(1272-1355)《为六良作山水》,是其晚年故里隐居之作,钤盖“云西老人”一印,题诗字里行间,透露着静谧空灵的隐逸趣味。
明 仇英(约1498-约1552)《东溪雅集》以“叙事性绘画”手法描绘文人士大夫阶层雅集畅游之乐。此卷是以细劲流畅的行笔,迅速捕捉了这17个人物的“动态”与“精神意蕴”,形成了“形态”与“神态”的统一。对明代人物画有挽衰振弊之功,给人物画创作以新的生机。
蓝瑛、陈洪绶、祁豸佳等合作《山水书法册》共八开,十六页,描绘隐士的恬淡与幽静。以友人间的唱和为主,并且带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清宫旧藏并《石渠宝笈》著录,一直是书画收藏市场备受关注的焦点。本季亦有多帧“石渠重宝”呈献,宝之珍之。
清代 沈源《御题〈灯市行〉诗意图》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该作绘元宵灯市之繁、人物之盛、民俗之新,历历在目,宛然可亲可感。整幅线条流畅,人物神情动作均极栩栩,其风情堪称——小巧的《清明上河图》。乾隆亲题范成大《灯市行》诗,可见其歌吹太平之心。在以后的流转中,沈源此轴历尽劫难竟尔重现人间,殊为难得。
《石渠宝笈》著录之弘旿(1743-1811)《翠屏云绣》亦见载于《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赏溥杰书画目》,是目前流入拍卖市场的第5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弘旿作品,从目前流传来看,此件作品是极为精彩的一幅。《翠屏云绣》风格上受到董邦达青绿画风的影响亦不同于他的水墨或浅绛设色作品,可称“谢赫六法”完备,格调清雅旷古,是弘旿艺术创作臻至成熟的山水代表作品。
此外,清初“四僧”之石涛(1642-1707后)、八大山人(1626-约1705)、弘仁(1610-1664)的佳作亦汇聚北京保利2023秋拍。
石涛《黄山文殊院》为金农、羊汝德旧藏,张大千题跋。黄山对于石涛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也是这位画坛奇才笔下贯穿一生的重要题材。此卷酣畅淋漓,水墨氤氲,云山弥漫,或是大雨初霁。展卷见奇松与杂叶引入山间,山体长皴横直交错,苍茫坚实,而浓墨点苔最是醒神点睛之笔。
弘仁《湖山清逸图卷》以平远式构图表现,岩壑奇秀,奇松点缀其中,沿江景物,用笔瘦硬,皴染枯淡而墨韵清润。
此外值得关注的清代书画珍品还有:清代恽寿平(1633~1690)《花果册》描写了四季十余种花果,分别有莲藕、竹笋、板栗、银杏、橘子、枇杷、萝卜、姜、芋、佛手、荔枝等。笔触真实生动,富有生活的妙趣和田园气息。
倪瓒山水画成为中国文人画的典型和最高逸品的代名词,在中国画坛上产生最深最远的影响。即将上拍的吴历(1632-1718)《仿倪山水卷》是画家学倪瓒画法中比较成功的接近于倪瓒空旷萧条之感境界的营造,是吴历学倪瓒山水,得其神髓的逸品之作。
清代绘画史中,“二袁”一直是界画领域的翘楚。本季呈献孙阜昌旧藏之袁耀“界画”的典范之作《宫苑图》立轴,十分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傍依山脚而建的曲廊、回廊环绕的庭院、造型繁复的楼阁、门殿以及其上的平座栏杆。其间点缀有巨石、古树,前后层次清晰,虚实对比,疏密有致,既富有园林气息,又有浓厚而庄重的皇家宫苑意味。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专场同样为古代书画之藏家呈献富含历史、美学与文化意义的艺术珍品。汇集陈洪绶、朱耷、王翚、恽寿平、郑燮、吴振、梅清、任伯年等名家佳作,题材广泛,精彩绝伦,亦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艺术盛宴 。
郑燮晚年作品《兰竹石图》墨竹清瘦劲健,竹间结构清晰。题款中“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的意向及“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刚之美的同时,依旧可见明中期吴门画家兰草之内敛秀逸。
明代陈继儒、陈元素、文震亨等于 1618/1619年作《书画合璧册》或为当时文人雅集之所得。此册中绝大部分为苏州人,既有吴门文氏一脉的书画诗文艺术,也呈现出松江笔墨灵性的神采。可谓“万壑争奇,众山皆响”。
即将上拍的八大山人《双鹿图》与国家博物馆藏庚辰(1700)所作《松树双鹿图》同观,其款书以及画作风格,二者应为同期所作,即八大人生最后十年间(1694-约1705)创作。八大山人以鹿为题材画作计有二十八件,散藏于海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是八大绘画作品的重要组成。他画鹿,不仅是自古以来“鹿”作为吉祥的象征,其深意更是和自身的身世相关,他的父亲朱太冲自号“鹿洞”。
PS:雅昌拍卖图录APP将全景呈现三件重磅书画珍品,高清还原、纤毫毕现,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全景大图,零距离品鉴书画珍品!
古代书画拍卖日程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12月13日 10:30
想见风流——明人尺牍诗翰
12月13日 18:00
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
12月13日 19:00
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拍卖厅A
作者:李保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