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EXPO座千峰(装置) 黄致阳
"这是一个没有残山剩水的展览",策展人高岭说。虽然用艺术与自然的主题消解掉了"传统"狭隘的民族主义概念,但是广州三年展第二回项目展"第三自然中国再造"仍是劲挂中国风。
从门口黄致阳的竹山开始,我们就能清晰的闻到中国风的味道。史金淞的"园",蓝正辉的巨幅泼墨"四时心跳图"、邵帆的"停"、洪磊的"墨山"•••策展人用17位艺术家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同语言手段对传统的再造。"我们不能再拿传统的中锋用笔的传统基调去和国际进行交流"高岭格外强调这些艺术家的积极态度,他们不是陈陈相因的照搬传统,或者是挪用国际流行符号,策展人更看重其中艺术家的创造力。
开幕现场除了十多位参展艺术家,广东正佳集团董事长吴定酒,龙门雅集的老板李亚俐以及近年来参与讨论中国性的学者批评家皮道坚、王林、岛子、王端廷、彭峰、李公明等也悉数到场。广东美术馆还别开生面的展开了艺术家为观众讲解作品的活动。
"您为什么要做墨山",一位观众问洪磊,"这源自我的一个梦"洪磊说。正如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所言,"传统"自在艺术家的心中。这种血液中流淌的基因不需要机会。和八十年代时中国乡土艺术家回归乡土从民族性上进行挖掘传统不同,之前的中西之争已经演变成当下的古今之辩。洪磊还是在作品前用英文写下了"曲径通幽处,坐看云起时",正说明了这一点。
"当下艺术家对于传统的提倡更多源自于对未来的茫然,对现实的逃避。记忆构成的美好境界,在现实中不行,自然会回溯到复古的图式传统的语境中",罗一平这样批判的理解当下"中国风"流行的原因。"我们永远不可能回到传统"罗一平几乎完全否定了笔者关于传统复兴的提问,"魏晋是传统,汉唐也是传统,民国也是传统,我们要回到哪一个传统?"在罗一平看来,传统是变化的传统,但正是因为有着历史的堆砌,传统会一直跟随着我们一路走下去。
从栗宪廷的"春卷论"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了强烈的找自己的过程,广三展几乎把前半部分的大戏都给了关于中国性的讨论。而即将开幕的三个水墨艺术家的个案更是直接回到了传统语言的本身,古今之辩的答案似乎已经在批评家和艺术家之间成为一种共识,但是这种可能是更简单的方法一定奏效吗?
作者:卢可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