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福建画坛,王来文的花鸟画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种独树一帜表现为王来文的花鸟画总是有很好的构思,明确的指向,和谐的画面和优美的意境。一幅好的花鸟画作品绝对不是一张动植物挂图,它不能停留在对花鸟表面形似的描写上,而是要写物言志,缘物寄情,抒发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好的花鸟画应该是一首无声的诗。而读王来文的大写意花鸟画,恰恰给人留下的就是这样一种印象。王来文的作品不喜欢那种所谓的文人画的小情调,小聪明,玩技巧,他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大的气象,大的格局以及自然的生命力。其实,自然界的丰富远远要大于我们有限的想象,因此,要想将作品画得生动,有趣,耐看,你就必须认真向大自然学习,并且要带着一颗虔诚的心。
著名画家吴悦石在《快意斋论画》中写道:“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工力者。天趣者,非得之于人,实受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吴先生在这里谈到的天趣,确实是一个让人回味的东西。我之所以引用吴悦石先生的这段话,是想说明,王来文的花鸟画具备了这种天趣。无论是他的大写意荷花,还是大写意紫藤,都体现出一种机趣的风骨,自由的表达,古法的新用,灵秀的笔墨。王来文出版过一本画册,书名叫《藤情荷韵》,在这部作品里,王来文通过他的大量水墨作品,充分地展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文化致思。我以为,要释读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要从一个较为合适的角度入手,才能找到其中的堂奥。而我以为,从他的作品的美学气质入手,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首先,王来文花鸟画作品的美学气质体现为:他的作品既尊崇传统又链接现代。所谓传统,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它的相对面是现代。众所周知,在中国画坛,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探索一直是个争论不休而又经久不衰的话题。近年来,中国画被放置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中,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中国画的可解读性与表现力的优异性显而易见。但是,如何对待丰厚的历史积淀,如何解决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接轨问题,许多画家作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具体的实践。王来文就是其中之一。在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的水墨语境,精神向度,主观意念等等都是深思熟虑的。由此,这些作品所呈现的,是线条、墨色等形成的节奏韵律、情感的自由释放和境象的特殊营造,既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热爱,又表达了对现代和当代艺术的接纳。
在我看来,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中,从传统走向现代,融合中西、走向国际化等等,似乎都是无法绕开的主题。如果说“笔墨当随时代”,那么,在王来文这里,未尝不是一种勇敢的探寻与较为成功的实践。就此而论,也许用“传统式的现代水墨”这一说法来概括王来文的花鸟画较为恰当。中国水墨花鸟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花鸟画家走出禁锢和自我精神约束,以开放的意识大胆革新传统,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以求适应变化发展的新时代。因此,画坛上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争奇斗艳的新局面。在这画家如林、画作如海的当今时代里,王来文在中国水墨花鸟画领域探索创新中独到的建树可以说有目共睹。他以其根植于中国传统又直面当代,将传统与当代进行融合的尝试无疑是有意义的。
品读王来文的花鸟画不能用纯粹的传统的美学观和我们所熟悉的画理画法来衡量。观赏他的作品不仅要用眼去看,更要用心灵去感悟。他的作品的不凡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家学渊源的画家,他熟知中国绘画传统理法,但又不受传统规范的约束,大胆突破,大胆想像,大胆创造。王来文花鸟画的不凡之处在于他能透过事物的自然现象,发现其内在精神的本质意义,他是用心灵和智慧作画,无论是大写意荷花,紫藤还是其他具象物,他画中的艺术形象都是他心声的外在符号。
其次,王来文花鸟画作品的美学气质体现为:他的作品言简意赅,其对“写意精神”的探求具有目标明确的追寻。一般而言,西方绘画理论中的“具象”和“抽象”并不适合描述中国画,特别是中国花鸟画,因为中国花鸟画是自成体系的“意象”。“意象”即“写意”。中国花鸟画的本质是写意的。在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中,特别关注写意花鸟画独特的笔墨形态及其所构成的画面结构样式,这其中的核心便是“意”,所谓“意象造型,写意性,意在笔先,画尽意在”,都是强调“似与不似之间”那种语言的抽象性所表达的造化与心源,形与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写意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它也是笔墨形式语言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具有一种诗性的气质,这种气质体现为他的作品总是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对待自然、看待世界。古人认为作画必先立意,无论工笔画、写意画都有立意的过程。将天地自然视为美的对象。形与神一直是中国花鸟画的灵魂。捕捉感觉中的那种真实恰恰是“以形写意”的另一种表达,在王来文的花鸟世界里,着意描绘的不仅仅画花、画鸟,还有像婉约派诗人那样营造的诗的意境。王来文笔下的墨荷和紫藤,有一种特别的风神,这正是中国花鸟画最核心的“写意精神”。其画心、画意、画情的心灵表达,正是一种灵的境界,心灵的时空涵蕴着一种深深的永恒的精神期待。无论是花萼、花蕊,叶脉、叶茎,它的生长、转折,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形状;它的深、浅、浓、淡,都在表现自己的情感与意趣。用花之美、鸟之神,雨露、晨雾来描绘,升华为一种艺术境界。这种生命精神不能由任何逻辑语言加以表述,只能通过画家本人的审美和艺术修养,才能得到完美的表达。
第三,王来文花鸟画作品的美学气质还体现为: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面貌,笔墨的承载力和表现力多姿多彩,体现出丰盈的“胸中气味”。对一位画家而言,无论是个性面貌,还是笔墨的承载力和表现力,都需要个人的修为,而中国绘画方式的最高境界正在于个人修为,这种个人修为是和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即所谓“胸中气味”。“气味”积蓄的厚薄关系到个人对外部世界感悟认知能力的深浅,故古人云:“故胸中有气味,所作必不凡,而画工之笔,必无神观也。”作品的气味往往通过作品散发出来,若胸中无气味,则流于“众工之等”了,对一位画家而言,胸中气味的养育在于先天的感悟认知能力,更在于后天的博学苦修。王来文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涉猎广泛,喜欢读书,正是得益于这样一种修为,使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具有了超越物象之外的精神性——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正是“胸中气味”的体现。
有什么样的“气味”便有什么样的境界,境界虽是画家情怀的自然流露,但又需要相应的方式手段去营造,不然“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而不形于手”(苏轼语)。境界的营造蕴涵于畅达舒展的笔墨书写中,隐含于制作过程的一笔一墨中。我特别欣赏王来文花鸟画作品对画面虚实的处理,“虚实”是花鸟画艺术最重要的语言形式,它最能体现艺术作品的意境和神韵。一幅上乘的绘画作品应该有实有虚,以实为虚,借虚见实,在虚实变化之间,有律动的抒情之美,有形式与精神的和谐之美,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震撼心灵的、深层次的美感享受。王来文的花鸟画基本做到了知白守黑,虚实、疏密、轻重,相互交错,关系互变,因而,他的画开境大、结构密、体积厚,把中国花鸟画大开大合、大黑大白的气势推向一定的高度,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同时,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注重以书入画,以诗入画,注重线条的粗细,刚柔,断续,轻重等变化,化境于“迁想妙得”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单凭高超的绘画技巧,还需要具备深邃的思维和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从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些方面的艺术修为和胸襟养育。正是基于此,王来文的花鸟画,与一般画家区别开来。
2012年10月30日于福禄坊意园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美术评论家,编审)
作者:林公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